分享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飞虎catzbc 2019-11-20

2019/11/1216:28

导语

说到书法,人们熟知的有行书、楷书和草书等。但是,说到先秦的鸟虫篆书,就鲜为人知了。无论是学者还是书法大师们对鸟虫书的了解几乎都停留在书法价值上,却很少有对先秦鸟虫篆书有过深入的了解。有幸,小呆君得到了一名研究鸟虫篆书教授的指导,并有所收获,所以小呆君在这里尝试从汉代装饰中的鸟虫篆书入手,与大家一同领略先秦鸟虫书的艺术风采。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先秦时期的鸟虫书

春秋晚期,社会动荡,周王朝控制力减弱,诸侯国各自为政。政治、经济、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书法革新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土壤。因此,鸟虫书便诞生于南方诸国之中。所谓鸟虫书就是以鸟纹、龙纹、凤纹、虫纹装饰的文字,变化莫测,富有装饰趣味。

先秦时期,鸟虫书主要嵌错在青铜器上,如兵器、乐器等。因其图案化的字形和样式的优美,不能独立地展现书法美,所以很大程度上美化装饰文字逐渐演变成可独立作为器物的装饰。郭沫若曾认为:“鸟虫书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风尚,当自此始。”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楚国较早使用鸟虫书作为装饰,如《楚王孙渔戈》、《楚王酓璋戈》。其中《楚王酓璋戈》用鸟、虫二体作为字体装饰,繁简疏密巧妙结合,使酓璋戈上的铭文富有灵动的韵律感。另外,受楚文化影响较大的曾国,鸟虫书作品《曾侯乙三戈戟》,其字体特征、装饰风格和《楚王酓璋戈》字体相仿,其中的“乙”字的设计,显然是为了与整体铭文相协调,故意拉长字体,使其看起来和谐统一,这反应了鸟虫书作为装饰的灵活性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而说到先秦时期将鸟虫书在文字装饰中发挥到最极致的国家,是越国。例如越国的《越王勾践剑》,上面的字体排列工整有序,鸟、虫装饰效果与线条的流动性和谐统一。由于字体为错金镶嵌,使剑更加华美富丽。越王州句时期,越国的鸟虫书更加美轮美奂,为其他各国所不能比拟。其中《越王州句剑》剑格上的鸟虫书文字,极具图案装饰效果,线条肥瘦变化明显且飞舞飘逸,具有动态美。至此,先秦时期美化装饰字体水平达到一个巅峰。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汉代装饰中的鸟虫篆书

汉朝时,鸟虫书更加兴盛。西汉六体中有虫书,新莽六书中有鸟虫书。在古代,“虫”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狭义上的虫,还包括了一些飞禽走兽。

“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而汉代以鸟虫书为装饰的器物较多,主要有玺印、瓦当方砖、铜镜。而小呆君将一一介绍鸟虫篆书在这些器物中的装饰特点。

  • 玺印

我国的印章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并使用,它是人们在社交中处理事物的凭信,而印章在汉代被称为玺印。汉代用鸟虫篆书来装饰玺印成为了当时的一种风尚,善于鸟虫篆书的人还可以步入仕途。

“献赋一篇,或鸟篆盈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酷吏列传》

这段文字记载了东汉灵帝喜好文学及鸟虫篆书,曾引召能文赋和工鸟虫篆书者于鸿都门下,优秀者被授予高官,甚至还能封侯赐爵。统治者的审美风尚自然会被广泛效仿。因此,用鸟虫篆书作为装饰的玺印兴盛一时。

汉代玺印打破了战国时期使用单一鸟纹或者虫纹来装饰玺印的装饰格局,将各种动植物形象来装饰同一个文字。不仅如此,汉代玺印以正方形居多,在方寸之地,能工巧匠们以独特的构思,将鸟虫形象巧妙与字体紧密结合,既符合了人的视觉审美感受,又增添了浓厚的装饰趣味。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汉代鸟虫篆印在构图上,可谓寓静于动,奇趣盎然。例如“夷吾”印中的“夷”字上部是两条矫健盘旋的龙,下部是两只展翅欲飞的鸟,观赏时我们仿佛看到一幅龙鸟相斗图,而忘记了是在欣赏文字。另外,在构图上利用了繁简疏密的处理,体现了整个印面的主次感和虚实感,这种错落有致的笔画安排,使印面简而不梳,繁而不乱。再如“王武”二字长线条以龙饰之,短线条以虫饰之。整个印面层次分明,变化多样。由于印章方寸有限,又会受到字形的限制,为了使印面与字体协调统一,往往会化繁为简,在简笔的起收处勾勒出鸟的首尾,或者将点画刻成鱼形,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巧妙运用线条是鸟虫篆书装饰是最显著的技法特征,柔婉流动的线条在方正稳定的布局中屈曲盘旋,构成了极富特色的视觉效果。汉代鸟虫篆印装饰性极强,美术意味突出,以方寸之地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千姿百态、飞舞灵动的世界。

  • 瓦当与方砖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汉代瓦当装饰艺术可谓登峰造极。而汉代瓦当中文字瓦当最具时代特色,其中装饰字体有篆书、隶书、鸟虫篆书等,而鸟虫篆书装饰艺术效果最为华丽生动

汉代瓦当上的鸟虫篆书装饰,无论大小、形状都与玺印不同。瓦当不同于玺印的方形,而为圆形或半圆形,所以在装饰多个字体时,面积会被分割成扇形,这对装饰字体的难度很大。汉代书法家和能工巧匠们为了适应圆形、半圆形或者扇形的要求,采取了夸张、变形的手段来适当改变字体结构,并形成了完美的章法布局。如“永受嘉福”瓦当利用鸟虫篆书中线条的变化,适当增加笔画弯曲度,填补因瓦当面积较大而略显空疏的视觉效果。一般来说,以鸟虫篆书装饰的瓦当,线条屈曲程度不像玺印那么繁复,主要因为瓦当面积大,所以在装饰上更显疏朗和宽博。由此可见,无论是装饰玺印还是瓦当,都可灵活自如地运用鸟虫篆书。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汉代多用吉祥语作为器物的装饰,最常见的就为“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然而,相同文字装饰在不同器物上,鸟虫篆书也多有变化,很少雷同。例如“千秋万岁”瓦当好“千秋万岁”砖,虽文字相同,装饰意味却大相径庭。“千秋万岁”砖,由于本身方正,故装饰的鸟虫篆书也追求工整,这却使文字与砖四周所饰三条边框形成疏密对比。如果此砖鸟虫形象装饰过于多的话,则会使砖面失去了疏朗简洁的效果。“千”字竖划反复盘曲,是为了保持砖面的整体均衡。而“千秋万岁”瓦当上的字体设计,为了适应圆形,字体靠近外缘的部分适当拉伸,靠内缘部分则缩短。“千”字上面作鸟头状,中间一横弯弯曲曲的,就像一只正在爬行的蚯蚓一般,下部两边各饰三点,既填补了扇形下方的空白,又让“千”字马上变得犹如一只张开翅膀飞翔的鸟,使得整个瓦当的装饰画面立即活跃起来。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 铜镜

汉代是铜镜铸造史上的鼎盛时期,那时的铜镜背面很多都是用图案与文字相结合来装饰。鸟虫篆书与花纹相结合是其中富有特色一种,而我国目前藏有的富贵铭鸟篆草叶纹镜是最为独特的。此鸟虫铭镜为圆形,方形钮座。钮座周围饰宽带纹两周,间饰铭文一周,每边三个字。铭文为“常富贵,安乐用,天羊至,毋相忘”十二字,每个字都用鸟纹装饰,而且每个鸟纹几乎都装饰在文字的上半部分,即使是文字内部的装饰也是装饰上半部,这可能是篆刻者为了追求文字装饰的统一性。此外,由于空间的限制,每个字都呈正方形,对角巷处的空间用两个相对的三角形回纹装饰,使字体与回纹疏密结合,而字体上的鸟纹装饰又打破了全是方形的呆板格局,并且还与外围的草叶纹内外呼应,使得整个镜面背部装饰活泼富有生机。

富有装饰趣味的“先秦鸟虫书”,如何在汉代装饰中得到演变与应用

结语

无论是先秦还是汉代,鸟虫书都被作为器物上的装饰图案,但是先秦时期所使用的器物相对较少,而汉代不仅将鸟虫书运用到了各种器物的装饰,还在文字装饰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动植物形象。但总体来看,汉代鸟虫书装饰风格与先秦迥然不同,它一改先秦瘦劲飘逸的装饰风格,而注重浑厚质朴的审美倾向。

究其原因,汉代鸟虫书装饰风格的变化主要是受到时代特征的影响,汉代质朴大气的审美风格是时代气息和汉人天性的自然流露。

参考书籍:《战国玺印》《后汉书》《中国书法史》《鸟虫篆印技法解析》《常用鸟虫篆书法字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