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棚劲训练随笔》

 智汇百川 2019-11-20



夫太极拳者,如太极拳者论(王宗岳),及武氏等诸家论,皆视“棚劲”为根本,现代洪均生提出了“太极是棚劲,运动走螺旋”的理论,说明棚劲是“太极拳的根本,无棚劲,则阴阳开合,虚实俱失,不可能做到手慢打手快,更不可能耄耋老人御敌之众,然则棚劲如何训练,如何上身,如何运用,历代武者语焉不详,致学者无从下手,或致观念错误,路径不对,误认棚劲为力量,为弹性力量,以致在技巧、速度上去追求,导致终身白练,愈偏愈远。
首先要明白,棚劲来自内气,是意、气、力结合的产物,而非单一的产品,而训练方法则从关节入手,乃至全身关节松开,从外致内,触动气源,这一过程,我们姑且理解为硬件的重装,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太极的认识,以有为致无为,从大动致微动,以轴动代替局部动,从而达到意、气、力的充分结合,因此,太极棚劲的方法:
第一:拉开关节
人的全身,关节由三大部分组成,躯干、上肢、下肢
躯干:脊椎、颈椎、胸椎、腰椎、尾椎
上肢:肩、肘、腕、指
下肢:胯、膝、踝
拳论中言,中节之位
而胯是全身最重要的中节,更关乎气源,因此,习练者首先须要开胯,如何开,陈氏传统中有雀地龙一式,专门的练开胯,然而,习练者往往在过程中用力量,紧张去拉,做不到放松的练习,是导致不能开胯的根本原因,开胯的目的就是拉开胯与大腿根的连接韧带,让他们保持更大的角度与弹性,做到下肢与身体脱节,能独立运动,其次,腿根拉开,则会阴能动,可以上提,能动气海,让这个微小的能量,沿身体脊椎上升,过夹脊分配至肩、肘、腕,上达百会,这就是所谓内动,内气,内动的产生与开始。
陈鑫讲,在开裆前,一丝一毫亦算开裆,不会开裆者腿岔开三尺亦不算开,皆过来人语,所以开胯不是腿脚灵活,不是降低重心,而是产生内气的萌动的条件,一旦内气产生乃至培大,产生真正的中轴,从而做到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气沉丹田、下达涌泉,然而这仅是初步,尚须通过专门练习,培养内气,使之变大,充满全身,才可谈得上运用。
孙禄堂先生言,拳道即丹道,亦过来人语,绝不虚妄。
中国人是智慧的,人在承重之下,对下肢的训练拔长不可能直拉实现,只有螺旋缠绕才能保证关节间韧带的拔长,从而实现节节分家,节节贯穿。
膝得关节同此理,不再谈过。
上肢中节曰肘。
传统陈氏太极也“八字圈”一法,专事训练上肢关节,一般习者说为缠丝训练,其实这是表象,核心实质是拉开上肢关节。
沉肩附肘一说,多数学者,主要在一个沉字,习者往往用力下拉肩关节,其后果导致肌肉紧张而非放松,适得其反。
其实,太极拳练习特别注重放松,从有意识的初步放松,到关节拉开的放松,到无意识自然的放松,陈鑫曰:行于手,足之动,惟以意思领起,拉转运行则可。
肘关节的训练:主要 也是通过缠绕完成,一是拉开则肩自然放松,肘可定位,而小臂之股骨头与肘可以形成整体运动,确保小臂应敌运化功能。
上肢关节中,不可不辩之有,肘分二部,腕亦分两部。肘一部分是大臂,一部分是小臂,组合而成。腕有小臂股骨头与掌根之分,平时运动,多用股骨头带动,而非手掌手指带动,这样一是保持小臂的整体运化发放之功能。
其次,上肢多出掌根、掌心、指等,可以更加巧妙的进行运化发放。
躯干、脊柱:
拳论讲,力由脊发。
首先,这个力是意、气、力合一之掤劲,而非我们理解的力量,拙力、僵力是不可能做到力由脊发的,其次,要做到力由脊发,则脊柱要做到节节分家,节节松沉,节节贯穿。
臂如我与人在接触之时,欲要发人,则意思一动,这是意,然后,气已蓄,力已至,三者合一,猝然而发,对方无从反应而跌出,所以脊柱是主宰,气源为根本。
其训练方法则只有在前述基础上反复进行单式,套路训练才可以做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单式、套路部分为训练关节之用,其次则训练掤劲之用,而非训练技巧与技击方法。
这一掤劲的结果,就是可以确保自身在遇敌瞬间,爆发而出,也是太极唯一自发力,也是太极人所不见之阳,有了掤劲的基础,才可称得好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学者不可不详辩焉。至于开合、虚实、进退、转换,乃用之法,皆源于此关。
2018年端午节后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