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一县,县名“大田”因何而来,设县于何时?

 老刘tdrhg 2019-11-20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相邻,同宝岛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省境呈“依山傍海”之势,自古为我国辖区比较稳定的地区。福建,古为闽越地,秦朝时置闽中郡,但并未施行有效统治,西汉灭闽越国后开始设县,为会稽郡之地,三国吴时设建安郡,而得名建安郡辖区基本与今福建省域等同。

福建一县,县名“大田”因何而来,设县于何时?

福建之名始于唐朝,两宋设福建路,而元朝为我国行省制度开端,福建元朝时即已设省,沿袭至今。福建多山,随着汉人南迁及两千多年的开发,建制渐多,尤其是县越来越多。两宋至明朝中期,福建曾长期有八个二级行政区,因此福建又有“八闽”之称,但随着人口越多,大县划小县,自明朝中期又开始析设直隶州、府等,到清末福建省共辖九府、二直隶州,而今三明大田就设县于明朝中期。

福建一县,县名“大田”因何而来,设县于何时?

大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西侧,其设县于明嘉靖年间,初属延平府(治今南平),现为福建省三明市辖县。大田是著名的“闽中宝库”,不仅煤炭、铁矿等自然资源丰富,还是典型的山区县,名为“大田”县境却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峰峦叠嶂、山峻水秀,也是著名的高山茶区,其中“大田高山茶”被授予2016年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

福建一县,县名“大田”因何而来,设县于何时?

大田县域多山,历史上长期人烟稀少而并未有统一建制,今县域大部自五代南唐属剑州,两宋属南剑州,元为南剑路、延平路所辖,明朝则为延平府之地。明朝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大田县域地处延平府、泉州府、漳州府相交之地,分属尤溪、永安、德化、漳平四县,由于距离各县县治都十分遥远,析四县之地置大田县,县名以县治所在“大田里”(为山间盆地)而得名。

福建一县,县名“大田”因何而来,设县于何时?

大田设县后属延平府,清初袭明制。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县升为永春直隶州,大田县改属永春州。民国初废州为县,大田县属南路道、厦门道,后曾直属于省。建国后,大田县先后为永安专区、晋江专区、三明专区、三明地区等所辖,1983年三明地区撤销设地级三明市,大田县属之至今。

福建一县,县名“大田”因何而来,设县于何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