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ix

 日子smh 2019-11-20

背景介绍

Dix-Hallpike试验是诊断垂直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的金标准。 由于Dix-Hallpike试验可以引起几乎所有半规管内的结石运动,甚至诱发椭圆囊的结石进入半规管,其眼震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水平眼震,旋转眼震伴垂直向上成分或垂直向下成分, 单纯垂直眼震。如何对Dix-Hallpike试验所诱发的眼震进行判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生理知识

后半规管支配同侧上斜肌和对侧下直肌肉,兴奋性刺激其同侧眼震慢向为内旋下跳,其眼震快向为外旋上跳。
上半规管支配同侧上直肌和对侧下斜肌,兴奋性刺激其同侧眼震慢向为上跳内旋,其眼震快向为下跳外旋。
一侧上半规管与对侧后半规管处于同一个旋转平面,互为共轭半规管,一侧上半规管抑制等同于对侧后半规管兴奋,反之亦然。
因此, Dix-Hallike试验悬头位诱发的眼震垂直成分向上考虑后半规管兴奋或上半规管抑制, 垂直成分向下考虑上半规管兴奋或后半规管抑制。通常强烈眼震考虑为兴奋性刺激。

BPPV物理引擎研究

图1 Dix-Hallpike试验 患者从坐位快速躺下至平卧右耳向下位置,头部后仰30°。 侧面观察。
图2 眩晕眼震分析

分析:Dix-Hallpike可以诱发水平眼震和旋转眼震,分析如下:
1.诱发水平眼震,考虑外半规管BPPV,通过Roll maneuver进一步明确。
2.诱发旋转眼震,可包括上跳、下跳成分,眼震的方向还有背地和向地两种形式。但是通过重复Dix-Hallpike试验可以发现,前后两次试验眼震一致表现的只有两种眼震表现:旋转上跳向地和旋转下跳背地。前者考虑同侧后半规管BPPV,后者考虑对侧上半规管BPPV。提示动态的眼震观察非常重要,有助于对不典型眼震进行鉴别和耳石定位。
因为只是理论和模型研究,还需要临床数据的验证进行证实,更是需要了解各种眼震表现的占比。

文献复习和讨论:

吕恬等对100例 Dix-Hallpike试验阳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共纳入患者100例,均诱发出眼震,其 中男35例,女65例,男女比例为 1:1.9,年龄 25~75岁,平均(53±13.09)岁。
眼震分析最重要的发现是Dix-Hallpike试验悬头位出现垂直向上成分者占63%, 出现垂直向下成分者占54%。
作者根据双侧Dix-Hallpike试验悬头位眼震方向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将Dix-Hallpike试验诱发眼震分为9种类型,并进行机制探讨。
1.作者认为52例“一侧逆 (顺) 时针伴垂直向上成分, 一侧无眼震”患者, 符合后半规管BPPV的诊断标准, 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但作者随后分析 Dix-Hallike试验悬头位诱发的眼震垂直成分向上考虑后半规管兴奋或上半规管抑制。如果考虑上半规管抑制, BPPV物理引擎研究显示可能是椭圆囊结石进入对侧上半规管,坐起可以自发复位。
2.其他不典型的眼震,包括
a. 健侧Dix-Hallpike试验时患侧后半规管内的耳石运动诱发,包括“一侧逆 (顺) 时针伴垂直向上成分, 一侧逆 (顺) 时针伴垂直向下成分眼震”、“一侧逆 (顺) 时针伴垂直向上成分, 一侧下跳性眼震”、“双侧逆 (顺) 时针旋转伴垂直向上成分”,总共11例。由于我们对Dix-Hallpike试验进行了改良,采用低头平卧Dix-Hallpike试验(图3),健侧Dix-Hallpike试验时患侧后半规管的结石在壶腹部短距离滑动,没有明显流体力学效应(图4),这些类型可以转为“一侧逆 (顺) 时针伴垂直向上成分, 一侧无眼震”的典型眼震。

图3 低头平卧Dix-Hallpike试验B.头部前俯60度
图4 D.快速经坐位躺下至平卧右耳向下位置,头部不后仰

b.一侧逆 (顺) 时针伴垂直向下成分|一侧下跳性眼震, 一侧无眼震,总共29例。
这个突破了常识,但是没有客观的数据进行验证。
如果是上半规管结石,复查Dix-Hallpike试验或者行Epley复位时应该为阳性。但是根据理论和报道,上半规管少见,我们在临床中更是几乎没有诊断上半规管BPPV。
如为后半规管抑制,通常为椭圆囊的结石进入后半规管,在坐起后应该自行复位,所以复查Dix-Hallpike试验或者行Epley复位时应该为阴性。但是我们在临床中首次Dix-Hallpike试验阳性,复查Dix-Hallpike试验为阴性的几乎没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视频眼震记录仪的使用提高了微弱眼震的发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类眼震的强度较弱,平均最大慢相速度为6.23°/s。罗伟国对视频眼震电图仪和肉眼观察诊断BPPV进行了分析,认为视频眼震电图仪可以准确检测到单凭肉眼看不到的在强度<7°/s的微弱眼震。
故此,似乎可以推断此类眼震为椭圆囊的结石进入后半规管,在坐起后应该自行复位。不排除其中包括上半规管BPPV。
c.其他双侧下跳成分眼震8例。

表1 按Dix-Hallpike试验悬头位眼震方向和时间分类及例数
表2 Dix-Hallpike试验眼震垂直成分各参数比较

论文没有说明复位操作的时候有没有记录眼震?这一部分患者其眼震表现如何?

季冉对510例后半规管BPPV Dix-Hallpike诱发眼震参数进行了分析,患侧悬头位垂直眼震方向向上,持续时间13.7±7.1 s,强度29.5±12.7°/s。这个吕恬的数据持续时间15.06±5.42 s,强度15.19±9.26°/s在眼震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季冉的眼震观察中没有包括下跳眼震。

张云美在《眼震视图在多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精确定位中的作用》一文中有部分眼震原始数据。

image.png

结论

采用低头平卧Dix-Hallpike试验,重复试验前后两次眼震表现一致,旋转上跳向地考虑同侧后半规管BPPV,旋转下跳背地考虑对侧上半规管BPPV。

[1]吕恬,姚青秀,王会,罗琼,于栋祯,时海波,殷善开. Dix-Hallpike试验中眼震特点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14:1086-1090.
[2]罗伟国,李琴,韩丽,陈秋桓,崔洁萍,潘燕贞,蒙玉兰,张巧仪. 视频眼震电图仪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眼震特征及定位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8,03:250-253.
[3]季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两种位置试验的眼震特征[D].天津医科大学,2017.
[4]张云美,杨振栋,于亚峰.眼震视图在多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精确定位中的作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18):1435-1437+14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