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粮食运输该如何管理?扒一扒明朝的运粮制度,漕军制为何转变

 思明居士 2019-11-20

要了解从粮长制到漕军制这个转变的原因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这两种制度究竟是什么,而他们本身又有什么样的特点。粮长制,是中国明代在各州县设置的由粮长负责征收税粮的制度,是明代时期重要的田赋制度,主要是为了征收田税。它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指定的,它划分粮区,在每一个粮区设立粮长,负责处理征收税粮任务。

而中国古代粮食运输的方法多种多样,漕运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种运输粮食的途径。而漕运自从在秦汉时期产生之后,各个王朝都在不断在进行了发展与完善,在明清时期,独立而完备的漕运组织——漕军正式形成。

而明代最初是采用的是粮长制,但是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发展,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口数量的增加等种种情况,使得粮长制的发展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毕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粮长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被淘汰,被漕军制所替代。

古代粮食运输该如何管理?扒一扒明朝的运粮制度,漕军制为何转变

一、漕运进步加快转变脚步

中国是一个河流较多的国家,除了主要的天然航道——长江和黄河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人工建造的人为河道,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隋朝隋炀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这条连接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天然水系的黄金航道,是贯通南北的优秀漕运航道。

在明清时期,统治者重新疏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为漕运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客观资源。漕运当中的水运,为相关的漕粮调配、收缴、发送、押运、下卸、进仓储备等方面提供了各方各面的地理条件,使得漕运在不断的因地制宜、进一步更新发展,大运河的疏通使得粮食运输的体系更加的完善,从而漕运体系逐渐发展的更加完善。

同时,明代的漕运法治体系也在逐渐的发展完善起来。明代的漕运主要应用过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支运法、兑运法、长运法。其中尤其是长运法,是在后期漕运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农民不再参与运粮,但要增纳所谓的过江费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家对漕运的把握,也增加税收,但也减轻了老百姓的部分生活负担。

古代粮食运输该如何管理?扒一扒明朝的运粮制度,漕军制为何转变

二、不断变化的漕军制

明代不论是什么制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就算是发行了明确的律法和规定,但是明代的朝令夕改现象数见不鲜,而漕军制就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但是这种情况却是有原因的;

由于运粮的粮食数量,还有粮食交运的地点时常有变化,所以导致漕军制的律法要不断的指定,同时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方法,用以适应当地的状况,这就使得漕军制的不断变化,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变化,使得漕军制不断的完善,更加适应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的风土人情的变化,而粮长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它的发展已经逐渐跟不上社会的脚步,故步自封只能被淘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可能一成不变,它不进步,社会必然会将它淘汰掉

经过层层的更改,漕军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最终漕军制的制定已经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漕运的要求,因而,漕军制被广泛应用,使用的质量已经明显高于粮长制的实行的质量,因而漕军制取代粮长制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明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古代粮食运输该如何管理?扒一扒明朝的运粮制度,漕军制为何转变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明代在浙江等南方地区的手工作坊中首先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冲击了小农经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小农经济的增长,明代手工作坊中的原料多是从小农经济中衍生出来的,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商品,商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仅仅是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地手工作坊生产的需要,这就需要从全国各地采买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因而对材料运输需要更好、更快、更强的要求,而粮长制已经不能够满足他的需要,这就是促进运粮制度从粮长制到漕军制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漕军制也在不断的转变,用以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粮长制的止步与滞后就导致了商品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够完全自主进步,简单的来说,就是粮长制在不断的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拖后腿,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步和提升。

古代粮食运输该如何管理?扒一扒明朝的运粮制度,漕军制为何转变

同时,漕军制的自身完善进步,也已经逐渐顺应了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要求。统治者借此将社会经济发展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税收,提高国家后备资源,同时,他也能够加强对整个国家的掌控,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漕军制不断的进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完善。

总结:

明政府对漕军的编制极为重视和讲究,它不仅将漕军制视作军国大计和治世之要务。漕运的重任交由漕军承担,而且还规定了一系列严密和慎重的制度和措施,用此来保证关系明朝生存的漕运的畅通和安全,在当时的条件下,漕军的存在对稳定明朝的统治和维持漕运的畅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粮食运输该如何管理?扒一扒明朝的运粮制度,漕军制为何转变

明代的运粮制度经历了从粮长制到漕军制的转变,这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所不断的转变的,而且这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倘若没有这种变化,整个社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止步不前,停留在一段时间内,逐渐落后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能够在世界上站立。因而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参考文献:

《明代漕军制的形成和演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