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邀“百鸟”来争鸣!李炳亭《六个要点让你通透“高效课堂”》

 春华秋实4570 2019-11-20
精彩导读
或许在全国范围内,有些人,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对“高效课堂”不屑一顾,但不管怎么说,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这个词是高频率词。本号在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下,特推送李炳亭老师的一篇新作《六个要点让你通透“高效课堂”》,意在分享和争鸣。邀请全国更多教育同仁,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来此“百鸟”争鸣。鲜花、掌声可随意奉上,砖头、鸡蛋可随便乱扔。

1.新课堂是围绕“学中心”构建的

新课堂新在哪里?“新”在学生主体,它与旧课堂最大的不同是重新建构了教学关系,即从“教中心”变成了“学中心”。旧课堂是围绕“教中心”建构的,新课堂是围绕“学中心”建构的。它们之间性质的不同,很像关于新旧社会的表述。

然而,遗憾的是,明明是以“学中心”而建构的新课堂,却在学生主体之后加上了“教师主导”,难道新社会也是由旧社会的“封建帝王”主导的吗?真是让人大惑不解。

试问,如果课堂仍然是教师“统领全局”,作为“事物主要部分”的学生,该如何找到自己的“角色”,他们又发挥什么“作用”?在教与学之间,他们如何选边、站位?是一脸茫然,还是自信从容?

当我们在主张学生主体时,事实上并不是在排斥教师的作用。专家们在批评我们“去主导化”,其实是专家们在二元对立。实际上,他们压根不了解,教与学根本不是存在在同一“维度”里的,就像云是云,水是水,水里的云只是云的影子。“去主导”只是一个名相,“去主导”非“去主导”,是“去主导”。

学是教学的别名,无学则不能名之曰教学。同样,无教也不能名之曰教学。教与学如果各执两端,则难免会出现对峙的尴尬,如果“水火不容”,则连专家们都会陷入庸俗的谬见里不能自拔,更何况没读过新课堂理念的一线教师呢?

我所谓的不同“维度”的存在,则完全可以避免教与学彼此的对立。比如牛肉炖西红柿据说是食物相克的,但为什么明知相克却仍然一意孤行?我们能否智慧些,不让它们出现在同一个锅里,隔着锅,请问还相克不?

教育是必须要发挥教师的巨大作用的,尤其是在德育领域,离开了教师“主导”是不可想念的灾难,但一切均由教师主导,也是一场灾难,比如被控制的人生,被压抑的精神,被扼杀的活力等等。

学习原本是一种本能,本应不该被人“主导”,从本质上讲,学习就是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接受。把牛肉与西红柿隔开,就是说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如果实在需要“主导”,那应该是在另一个“维度”里体现出教师的价值,比如情感的陪伴,爱的温暖,对学生自由成长的呵护,对儿童的尊重,与儿童平等的交往等等,或者在儿童遇到困惑时,给予他们的引领、点拨、建议等等。这还不够伟大吗?如果我们非得在儿童那里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那说明我们仍然陷入旧社会那种思维里,是“封建帝王”梦在作怪。

主体就是主体,中国教育不需要“被主导的主体”,这不是正的真主体,我们的下一代需要学知识,更需要学会中国现在缺少的东西,中国缺什么,课堂里就要注入什么,这就是课改的价值。

放手就是“放生”,不仅是给孩子,也是给老师,给中国放生。世界终究是孩子们的,就放手让他们去建设自己的新中国吧,他是希望和未来,教育和教学当然应该是“他们中心”,我们这些人也就是打打下手,“主导”什么呢,明智一些吧。

2.发展学生是高校课堂的终极目标

高效”是一个“诱饵”,借此把对教学改革有兴趣的校长“诱引”进来。但高效课堂可不止是依文解意仅仅为了浅薄的“高效”。

我们一直在重复强调高效课堂是“人学”,立足点是“以人为本”: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解放、利用不讲了,已讲过太多了。今天只讲“发展”。

发展学生的前提是“发现学生”。也就是把学生首先视为一个平等有尊严的人,而尊重他的兴趣和价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关心他们的快乐与悲伤,了解他们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学生。但这样还不够,还需要把他们成长的权利交给他们,让他们自由而没有压力,真实而不带功利地享受他们的每一分钟,即便他有过痛苦,但他的心灵是透明的,他的生命是鲜嫩的,他在为自己的成长储蓄所需要的一切,你无需担心或者过问,不是不爱他们,恰恰是因为爱他才需要这样做

对儿童来说,懂得他们比给予他们更加重要,或许我们大人并不比儿童更了解自身的需要。发展儿童,未必就是一定让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只要他幸福,他有权成为谁,也有权不去应付各种索然无味的教育,有权不去每天面对那些冷漠面孔。这有什么呢,生命原本就很短暂,何必在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那些所谓的世俗的“成功”?

但一个人终究是来到这个世界上了,这本身就值得庆贺和珍惜。因此,人生最好不要虚度,可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人学”就是启蒙和传播这个的。

“人学”志在培养有“三格”的人,以道德和智慧为“三格”的堤坝。“三格”的培养路径正是课堂。所以,高效课堂才被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们从来不准备拒绝“高效”,否则被诱引进来的人就会揭竿起义。但知识性的教学也从来都不应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是通往“三格”的一条路径,学生正是“通过学习知识”而抵达“三格”彼岸的。“学习的过程,是修心、强志、练胆、开智的过程”

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也很容易。只是它真正的挑战依然来自于应试教育的干扰,知识性学习远比培养“三格”容易得多,也“实惠”得多,在扭曲的教育评价体系当中,教育往往越是背离“人”越能博取世俗的成功。

杜郎口的意义是巨大的,可惜没有人有耐心去“透析”模式、小组、黑板背后隐藏的东西。是什么在障碍我们?一是内心的傲慢,二是体制本身,三是价值观扭曲导致的对改革者的怀疑。毕竟我们有太多的以权谋私都是打的改革的旗号。所幸,今天还有人在做事,把国家、民族、人类装进自己的人生使命里,不被理解也没什么,埋头去做就是了,我们还相信未来,相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

要不,我们就不会这样推动课改。

3.“思维”是载体,道德是目的地

教育是为了转凡成圣,这是“人学”的唯一目标。

这个目标首先是通过“知识”完成的,知识在高效课堂里只是“载体”,在三维目标里也将此列入“基础”。但“知识”仅仅是“课本知识”吗?不,还包括“外本”的“生活的知识、交往的知识”等,这些“外本知识”就粘连在学习的过程中,“外本”知识有些是无形的,有些是有形的。有些以细节的方式呈现出习惯,有些呈现出规则,有些则呈现出素养,还有一些呈现出技能,如果我们眼里只有“知识点”而忽视这种“外本”的“知识点”,则课堂显然是“有缺点”的。好的课堂可能是一种“咖啡+方糖”调制而成的,“外本”犹如“方糖”,没有方糖的咖啡会“苦”,这是基本常识的判断,课堂也离不开这样的常识。

当然“外本”的那些教学目标,可能不是具体的一节课能完成的目标,但如果离开了一节一节的课时,就永远达不了标。

三维目标是空的吗?不,从来不是。但它又似乎是空的,因为道德、智慧、慈悲这些都量化不了。别以为能量化的就是好东西,不,不是的。道无法量化,“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但只要能找到一条路径就能通达道之所在,这个路径是什么?

过程和方法就这样凸现出其伟大的使命。一方面,它肩负着“道术结合”和“法术结合”的双重任务,另一方面它又得体现出自身的“意义”,这就是它作为“法”所被赋予的价值。

“法”是流程,是理。

“法”有三部分组成:流程、方法、解结构。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方法是独学、对学、群学;结构是课前、课中、课后。“法”是转知成智的“关键”,是“术”成为“道”的天梯。“知”“术”变成“智”“道”是质变,也是量变,这个关键是“思维”。但是如果课堂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上,课堂也就是“思维课堂”而非“智慧课堂”,但它较之“知识课堂”显然是一种质变,“思维课堂”到达“智慧课堂”也是一种质变。思维仅仅是作为媒介而发挥作用,就像知识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也充当着智慧的载体

有了“思维”这块方糖,第三维目标就有了路径。如果说教育是为了转凡成圣,思维则是为了转知成智,而知识呢?则是明心见性,或者说,明心见性才是真正的“思维”,具体的说,思维即流程、方法、结构。

流程育习惯、规则、标准、素养;方法育能力、合作、气质、品格;结构育道德、智慧,合起来就叫“思维”。

思维有能检测的部分,比如指向知识的,而“外本”的尤其是道德的则不好检验,这才是思维的核心价值。不要再刻舟求剑试图检测思维了。

知识的超市,这个“超市”也是指向“思维超市”,生命的狂欢也是“思维狂欢”。离开了思维,知识只是“术”,道德也只是玄而又玄的东西而已。但仍然不要忘了,思维是“载体”,道德才是思维唯一的目的地

4.高校课堂是“道法术器”合一

光讲道,不是教育;光讲法不是教育;光讲术,不是教育,器更不是。就像只有“知识”不是教育,只有技能不是教育,只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教育,多媒体更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道法术合一”。其是“法”,过去我们重视不够,也未能充分认识到“法”与“道”“术”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法”由三套系统组成:一是结构(课前课中课后),一是流程(自学展示反馈),一是方法(独学对学群学)。

法是“道与术”的介质,是两者约会的“密道”,是知识发生质变的催化剂,是“道”的基石,是“术”的统领。

“术”当然俯视而是,但有三大“关键术”,一是小组,一是黑板,一是环节和细节的规则。

道的核心是育格,即育三格,性格是“不放弃”,指向毅力意志;品格是“求最好”,指向规格标准;人格是“共同好”,指向道德智慧。

厘清了教育的“道法术” ,再做课改就容易很多了,导学案只是“术”,术可以有多又少,不过多关注,可有可无。

“器”是“术”的“工具”,比如“双色笔”、“纠错本”、“多媒体”设施等。这些工具的工具,只是一种“应用”,随手而用,顺手的就要,不顺手的就丢。

5.学生主体、学情主导、教师助学

学一知、得一法、悟一理、通一类。

新的模式,是在原有五步三查模式基础上,改进“反馈”的形式与内容,增进教学融合度  ,经由师生共同合作,重点围绕如何“把知识转换成智慧”发力。

在这一环节中,强调专注其中,点石成金,思维相荡,灵感迸现。旨在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以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创学的飞跃。从而促使“知识”变成“能力”,“能力”变成了“智慧”,学一知、得一法、悟一理、通一类。这样的一节课才算完美收官。

简单概括,新模式仍然可以分为大三步,即自学——展示——反馈。必须提醒,初期课改学校,仍需要从五步三查入手“临帖”,帮助教师“从无入有”,建构基本的方法技术,然后才可以尝试新模式,最后再抵达去模式的自由王国。

可以这样预见,假如课堂满足了三大条件:强大的主体意识、优秀的学习素养、超强的解构与建构能力,则课堂教学只会呈现一种形态,即始终贯穿到底的“自学”。这样教室就变成了图书馆、阅览室,甚至最终连教室都显得多余,因为学习可以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自然发生,这样的课堂是一种理想。

新模式的高效课堂,能比较理想地体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一理念。

新模式即非“教中心”,亦非“学中心”,它摆脱了二元观的纠缠,是教学一体、师生共建的课堂,是“人学”的完整呈现。它凸显的是这样的教学观:学生主体、学情主导、教师助学,从而体现出教育的育人价值,完成了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6.追求高效课堂的校长要做行动家

校长要具有三个“有”,育人“有目标”,对人“有爱心”,对事“有行动”。

有目标,即校长究竟想要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爱心,即善待每个人,接纳每个人;有行动,即率先垂范,成为“做人的标准,做事的规格”,而不是只会开会,只会写文章,只会指手画脚的抱怨教师。

高效课堂要求校长先做行动家,带头打扫厕所,带头上课,带头包办,带头反思,带头改变。

校长要学会有智慧的做事,一个阶段只抓一件事,“一事不优,不做二事”,比如课改往往不是急于改课,而是先做好课改前的准备,课堂是攻坚站,是“最后”的堡垒,不扫清外围的阻力怎么“攻坚”?

扫清外围有两件事必须抓好,一是黑板,一是小组。两件事先抓实了,不可同时而做,因为没有谁能同时抓住两只兔子。黑板的核心价值是建规格,以此育“品格”;小组的核心价值是建机制,以此育“性格”。

攻坚战的关键是流程。流程承载了三重意义,即培养“三力”:一是基于学习习惯、素养的规范力,一是基于合作与创造的学习力,一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流程也可以叫模式,没有模式就没有教学。模式承载了新思维、新观念、新思想。

这也仅仅是对一般校长的基本要求。教育是校长修炼自己的法门,伟大的校长心里装着的不是一校,而是“一国”,乃至于“一道”。

他谦卑到只有“明”而从不求“名”;他包容一切,却不是“水”也不为“风”,他无形却一直存在;他坚持一切却又从来“不争”,这就是他的“目标”。名和利都是目标,但从来不是他的目标,他的生命意义里没有这些,尽管他也需要吃饭穿衣。

不能因为暂时没有这样的校长就拒绝这个目标,有些人已经开始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了,这就是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