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局》⑥ | 好命的女人,从不指望任何人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19-11-20

昨天我们读到,我们可以多和愿意帮助自己的人交朋友,因为“一个帮助过你的人,比一个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主题和自己有关。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最想做的事情可能是和历史上的贤良有识之士进行对话。古希腊的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就是其中一位。

大家可能对第欧根尼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也许有些人只是听过或看过这个名字,但想不起他的思想和行为。

不过,你可能知道古希腊有位哲学家住在木桶里,这个行为古怪的哲学家就是第欧根尼。


人们现在给第欧根尼贴的标签是犬儒派哲学家。顾名思义,犬儒派就是提倡像狗一样活着——这里的狗并没有贬义。
该学派在早期提倡根据自身的道德原则蔑视世俗的观念,返璞归真,不受各种习俗和规定的限制,也不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这和古代道教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我总体上并不赞同犬儒主义,因为它发展到后期过于愤世嫉俗,而且丧失了赖以信奉的道德原则,变得无所谓高尚,也无所谓下贱了。
不过在第欧根尼身上这些特点并不明显,他的一些智慧一直影响着我。

成为自立的人

第欧根尼来自古希腊的锡诺帕,因此在正式的场合他被称为“锡诺帕的第欧根尼”。

他是一位古希腊贵族,在当时,古希腊贵族有很多奴隶帮助他们做事,而贵族自己只需谈天论道,有点儿像中国六朝时期的士族文士。

有一天,第欧根尼将他的奴隶都释放了。人们问:“没有奴隶你怎么生活?”

第欧根尼说:“奴隶没了主人可以生存,主人没了奴隶反而不能生存,这倒奇怪了。”

还有一次,第欧根尼见一个贵族正让仆人帮自己穿鞋擦脸,第欧根尼对他说:“他为你擦鼻涕的时候, 你才会真正感到幸福——不过这要等到你的双手残废以后。”
我在大学时读到第欧根尼的这些故事,受其影响才渐渐成为自立的人。
在此之前,我对家庭和工作单位多少有一些依赖,很怕自己孤单的时候活不下去。

我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是否有过这种担忧,如果没有,那说明他们比我有出息。


我在大学里有一些闲暇时间,可以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我用心体会第欧根尼的那些话之后,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就没有了。
人立于天地之间,必然有出路。有了这个自信,我才敢一会儿离开这个单位去读书,一会儿离开另一个单位去做自己的事情。
我在社交网络上有一句签名:千山我独行(不需相送)。

我并不是要独来独往,而是不介意孤独,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随大溜。这是第欧根尼给我上的第一课。

要有真本事
 
第欧根尼去旅游时,被强盗抓了起来,在奴隶市场上被卖掉了。
 
将他买回去的主人问他会做什么,第欧根尼说:“你要奴隶没有,要主人倒是有一个。”
 
对方听到这句话,对他肃然起敬,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位智者,然后赶快让自己的儿子来拜师。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原来第欧根尼最大的财富是他的头脑。

我走遍了中国各地,接触到各种人,发现浙江人普遍有一个优点,就是无论贫富多少都强调靠手艺吃饭。
 
我和当地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有过接触,他们很多人起于贫困,上一辈人传给他们的只有一个价值观,就是人必须要有真本事——火烧不了,贼偷不了,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因此,浙江有很多低调但是很能挣钱的企业家。第欧根尼遇到了强盗,他的全部财富都在身上,贼抢不走。
 
如果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富豪遇到了强盗,钱财被抢光了,身家也就清零了。这算是第欧根尼给我上的第二课。
 

保持自由人心态
 
人有了立于天地的本事,才能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否则不论地位多么高都是奴仆。
 
后来第欧根尼到了雅典,那时他的名气已经很大了。亚历山大大帝听闻他的大名,派人去请他,希望能和他聊一聊。
 
第欧根尼说:“从雅典到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所在的地方)的距离,和从马其顿到雅典的距离是一样远的。”
 
意思是说,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想聊,可以到雅典找他。这是真正自由的人的想法, 只有在金钱和地位面前丢弃掉奴性,保持自由人的心态,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
 
我后来在换工作时,总是和新单位讲:“如果你们要找一个雇员,不一定非要找我,能干活的人多得是;如果要找一个合作者, 那我们可以接着商量。”
 
这样的表白可以过滤掉绝大部分用人单位,过滤出真心欣赏我的企业。
 
即便短暂合作,双方也应该是平等的。


一些单位希望我给他们讲课或者做顾问,我同他们讲:“你们是否可以来我这里谈呢?”
 
倒不是我摆架子,而是如果对方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上门,我的建议他们也不会看重、不会听。
 
因此,很多时候,哪怕对方开的条件再好,如果没有诚心,他们都和我没有关系。真正的合作,是建立在尊重彼此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一些朋友问我,是否应该为了利益牺牲掉一部分自由。
 
从短期看,这么做或许容易得到一些物质利益,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名利做事情,将难以获得可叠加式的进步。
 
人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因为它们除了帮我们获得一些金钱(有的甚至连钱也得不到),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力。

一些朋友问我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有必要做,我的标准是,那些花了精力做的事情要尽可能对自己将来的进步有益。
 
一些人爱蹭热度,见到某个知名人士或者知名企业就凑上去,除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实没有什么益处。这是第欧根尼给我上的第三课。

不要过分追求物质
 
第欧根尼觉得很多物质的享受都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就住在一个木桶里,自由自在。

我一直不反对通过钱财和物质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但是我反对过分追求物质,那会成为生活的负担。
 
生活中有很多物质需求其实可有可无。大部分时候,对物质看重的程度只要稍微轻一点点,幸福感就会增强很多。这是第欧根尼给我上的第四课。
 
第欧根尼曾经生活在科林斯城,赶上了当地和其他城邦开战。城里的人忙于战争,第欧根尼无事可做,就把他的那个“窝”(木桶) 从城东滚到城西,再滚回来。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你们都在忙,我也得做点事情。”其实他是在讽刺那些忙于战争的人。
 
第欧根尼的这个举动曾经让我反省战争的必要性。


小时候,作为一个男孩子,我免不了有想当将军、统帅、拿破仑的情结, 但是长大后,我逐渐变成一个彻底的和平主义者,因为绝大部分战争不仅不必要,而且可笑。

就拿科林斯城和希腊其他城邦的战争来讲,事后看起来不过像庄子说的那样,是生活在一只蜗牛的两只触角上的人们之间的战争。
 
在世界历史上,文明进步才是人类的主旋律。虽然历史书上记载了那些所谓影响国运的大战,但百年后冷静地回顾一下,输了或赢了对那个地区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太远的不提,就看甲午战争,日本完胜,中国惨败,但是 120 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日本讨到什么好处了吗?

中国不还是崛起了吗?现在中国的 GDP 大约是日本的两倍,靠的是这 40 多年的和平发展、文明进步。
 
再往远处看,德国在二战前的很多诉求现在都通过欧洲一体化实现了,而 70 多年前德国诉诸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灾难。
 
这是第欧根尼给我上的第五课,其实输赢不重要。

自由和平等
 
第欧根尼最后还是和亚历山大大帝相见了。
 
这位千古一帝带着大军进入雅典,见到了他心仪的哲学家,而当时第欧根尼正坐在大街上晒太阳。
 
亚历山大大帝问:“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吗?”
 
第欧根尼说:“你挡着我晒太阳了。”意思是亚历山大大帝挪挪地方就好。
 
亚历山大大帝感慨地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也会做第欧根尼的。”
 
第欧根尼自由和平等的意识,让亚历山大大帝对他另眼相看。
 
我小有名气后,总有人邀请我吃饭以表达善意,大部分时候我会告诉对方,心意领了,吃饭就免了,有事情不妨直说。
 
要对我表达善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占用我的休息和工作时间。这也是我从第欧根尼身上学到的,算是他给我上的第六课吧。


人其实都有两面:想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一面和想成为第欧根尼的一面。

生活应该是这两方面的平衡,只不过我们通常更在乎亚历山大大帝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
 
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底下的三层是和生存有关的基本需求。

在此之上, 人们希望获得尊重并实现自我价值,而大部分人能够想到的就是学习亚历山大。
 
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将个人的幸福、荣辱和成就放到一个很大的时空中去考量,就会发现,纵使成了亚历山大,那点儿成就也显得微乎其微。
 
在历史上,亚历山大的帝国在他死后就迅速解体了,而让他能够出现在今天历史书上的主要原因,反而是他在无意中将希腊文明带到了周边地区,从此历史上有了一个被称为“希腊化”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