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亚讲坛】辛军教授谈PET/MR胸部恶性肿瘤诊断探索

 zskyteacher 2019-11-21

写在前面

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肺癌居全国恶性肿瘤粗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位,严重危害国民健康。近年来肺癌诊断和治疗进展迅速,PET/CT在临床指南中被评估为原发性肺癌诊疗最佳方法之一[1],但对神经系统转移敏感性相对较差,建议联合MRI提高诊断效能。

一体化PET/MR可以同时同步进行PET与MR双模态扫描,具有优秀的组织学分辨能力和多种丰富的MR序列,虽然目前临床应用不及PET/CT普及,但仍是胸部肿瘤的良好检查方式。苏黎世大学研究证明[2]:PET/MR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准确性相似;在精心设计的序列选择前提下,PET/MR扫描时间通过有效的控制与PET/CT全身检查时间相近,其中包含LAVA-Flex,STIR,T2 Propeller,整体时间约16分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是一所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数字化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拥有我国首台正式安装使用的GE TOF  PET/MR,在体部肿瘤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期盖亚讲坛特邀辛军教授为大家解析PET/MR胸部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盖亚讲坛

盖亚小编

辛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为我们带来这样一期精彩的讲座。请问目前PET/MR胸部扫描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

辛军教授

盖亚俱乐部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为了克服MR扫描时间较长、呼吸运动影响等问题我们做了对应的序列设计,PET/MR单床位胸部扫描目前用时10分钟左右。我们科室采用的PET/MR胸部扫描方案具体如下所示。

辛军教授

详细解释一下。

LAVA-Flex是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波,一次扫描呈现4种对比度,包含纯水相,纯脂肪脂肪相,正、反相位,在胸部我们采集LAVA flex water 相当于T1脂肪脂肪抑制图像进行使用,呈像速度快,图像质量稳定,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COR T2 SSFSE(单次激发快速SE序列)用时约24s,通过3-4次屏气完成快速扫描,可控制呼吸运动伪影,用于显示纵隔病变。

T2 Propeller是GE公司研发序列,可以在平静呼吸条件下采集到清晰度较高的图像,我们考虑到扫描时间,设置的层厚比较厚,4.5mm层厚条件下只要5分钟;对1cm以下小病变显示如有所欠缺,以后可以减小层厚尝试,或者同时加上CUBE T2序列替代。

CUBE T2是非呼吸门控的3D序列,可以获得连续的、各向同性的3D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很容易重建化为任何平面,从而取代了多个2D扫描。高信噪比的薄层图像可以帮助观察微小的病变。

而其他会应用到的功能磁共振技术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呈现IVIM-DWI等,所获得的ADC等参数可与PET-SUV值相结合,协同发挥作用,增加诊断效能。

盖亚小编

明白了。您可以举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PET/MR在胸部肿瘤的评估价值么?

辛军教授

目前我们应用PET/MR用于肺内原发病灶的显示、鉴别纵隔淋巴结转移、胸膜受侵评估、全身远处转移评估等等,我用3个病例来做具体说明。

Case 1 对肺内原发病灶的显示

老年女性患者,左肺下叶混合磨玻璃病变,病理示肺腺癌(高分化)。在PET/MR上,T2 propeller显示较好,磨玻璃成分病变显示清晰;右肺门可见FDG高代谢淋巴结,DWI图像呈弥散受限高信号。

CASE 2 对纵隔及胸壁受侵的显示

老年男性患者,右肺门占位,纵隔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包绕右主支气管,累及右肺动脉,右肺阻塞性肺炎,冠状位CUBE显示右主支气管受累,左侧肋骨转移灶范围较PET/CT清晰。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 血管流空效应、纵隔内脂肪的高信号特点,形成了优良对比;

  • MR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占位病变具有特别的价值;

  • MR对胸壁占位、炎症亦能很好地显示

  • MR弥散和灌注技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独特的优势。

Case 3 对胸膜转移的显示

PET/CT显示右侧胸膜增厚,对应FDG代谢增高。在PET/MR图像上,高灵敏度PET对胸膜转移灶显示更清晰,T1及T2 Propeller可见对应的软组织信号影,DWI呈弥散受限高信号。

辛军教授

另外我还想与大家补充一些来自文献研究的证据。

有一项对比PET/CT与PET/MR对非小细胞肺癌分期能力的研究[3],讨论了两种设备的TNM分期,基本上M分期差不多, N分期PET/MR要优于PET/CT,由于PETMR显示细小结节的短板,可能会造成患者T分期的下降,但是N分期及M分期高于PETCT,综合起来看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些利用PET/MR多参数的优势展开的对比研究,SUVmax与ADCmean和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对我们临床诊疗方案、患者预后判断可能产生影响。

盖亚小编

非常感谢您的全面分享!可以请您做一下总结吗?

辛军教授

从目前我们的实践经验及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来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结论:

  • PET/MR较PET/CT在胸部肿瘤诊断和分期方面具备相同诊断效能

  • 虽然PET/MR对细小病变的检出能力低于PET/CT,但是对临床治疗方案无明显影响

  • PET/MR对于纵隔内及纵隔旁病变、近胸膜病变显示优于PET/CT

  • PET/MR对于肾上腺、肝内或颅内转移灶的显示优于PET/CT

  • 利用PET/MR的多模态和多参数可以对肿瘤诊提供更多帮助,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科研潜力

盖亚小编

是的,针对临床对胸部肿瘤诊疗精准度提高的需求,GE TOF PET/MR致力于PET显像与磁共振技术的革新*,希望在我们诸多领袖用户的实践带领下,一体化 TOF PET/MR 的应用价值可以规范性最大化发挥,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再次感谢辛军教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分享!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我们下期再会!

*Q.Clear超级迭代平台

25次迭代PET图像重建,并行智能嵌入、定向降噪,还原病灶真实信息,明显提高图像信噪比,提高小病灶识别能力,明显助益肿瘤分期诊断效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