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影像检查技术(如DR、CT、MR、超声及核医学等)在临床已经普遍应用,对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选择众多影像检查手段,如何解读影像报告,是广大患者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教授将通过《刘波说影像》专栏定期推送疾病影像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欢迎您持续关注! 目前医院影像检查设备较多,如超声、CT、MR、PET-CT,面对众多检查手段,选择适合自己的非常重要。 一、以下部位适合超声检查 1.体表软组织,如甲状腺、乳腺、皮下软组织肿块; 2.心脏检查,包括先天心脏病,心脏功能及心肌缺血; 3.肝胆胰脾肾膀胱前列腺。 与CT、MR比较,超声检查简便,除胆囊外,无需特殊准备。 二、以下部位适合CT检查 1.肺部,必须CT,是其他不能代替的,尤其肺结节; 2.全身骨质结构,尤其颅骨、椎体 骨盆; 3.肝胆胰脾肾膀胱前列腺,超声在发现这些部位的病变与CT同样效果,但在定性方面不如CT。 三、以下部位适合MR 1.脑、神经,五官; 2.椎管内病变,椎间盘突出,神经压迫评估; 3.关节韧带,半月板及肌肉组织。 对上述部位的检查,MR明显优于CT。 四、以下情况适合PET-CT 或PET-MR CT和MR主要从形态结构诊断病变,如判断是否肿瘤? 肿瘤良恶性? 大多数情况下CT或MR都可以解决,但以下情况,仍然需要做PET-CT或PET-MR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1.少部分肿瘤良恶性鉴别; 2.已经发现肿瘤,观察肿瘤有无全身转移; 3.肿瘤手术后和放化疗术后,与术后疤痕或放化疗后反应鉴别,判断是否复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