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秋夜雨伯仲情 万古豪风天下怀——苏坟怀古

 西唐愚叟gb6iqv 2019-05-17


2019年清明节里,我怀着对一代文豪苏轼的仰慕心情拜谒了苏坟。

苏坟,是宋代苏洵、苏轼、苏辙及其后裔的陵园。因其父子同科及第进士,且占据了唐宋散文八大家的三个席位,故,苏坟冠名为三苏坟。它位于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眉东麓的山坳里,势若箕形。占地29394平方米,建筑面积1537平方米,由坟园、纪念馆、东坡塑像三部分组成。巍巍中岳怀抱,洋洋汝水环绕;西有蛇山横卧,东有鲁医涌泉。山色溢秀,湖光流波,地灵境幽,夜雨不息,驰名遐迩。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奇,而且文化品位高雅。游园者,可观山赏湖以散淡休闲,可谒祠读碑以励精修身,是不可多得的观光胜地。

车下洛界公路北行,过三苏坊,便踏上了通向三苏坟的甬道,甬道之东侧是一泓碧波荡漾的人工东坡湖,其设计匠心具独,寓意深邃。湖面形若硕耳,蕴含苏轼的聪慧;湖阔66亩,标志着苏轼66岁而寿终;离岸6.25米处,有一个1102平方米的岛屿,它记载着苏轼是1102年6月25日葬于这里。东坡湖的开凿,不仅为三苏祠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也是苏轼一生兴修水利,造福苍生的象征性丰碑。

走过甬道,便是寺祠合一的三苏祠。它占地6903平方米,是一进三院的建筑模式,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祠堂等主体建筑。它的前院是佛道一体的广庆寺,钟鼓二楼耸立,殿堂恢弘壮观。苏轼曾多次道访此寺,与僧侣交往甚密,又因与苏坟毗邻,宋高宗于绍兴九年颁诏,将广庆寺改为“汝州郏县苏轼坟寺”,由寺僧守护苏坟。故而,寺因苏坟而闻达,苏坟赖寺而永祀。

穿过寺院,便是祠堂。祠内设三苏塑像,苏洵居中,苏轼、苏辙分列左右,三人身穿朝服笑容可掬,慈祥端庄,栩栩如生。祠东一门之隔,是1997年建树的东坡碑林,由100多位当代书法名家,用风格各异的字体,在200多块青石上,镌刻了苏轼的103篇壮词豪文。可谓巨碑林立,华章灿烂,书艺荟萃,交融相映,乃洋洋大观也。

出三苏祠向东北,便步入了去三苏陵园的神道,距苏坟200米处,矗立着苏轼中年的布衣塑像,像高4.2米,手持书卷,长发飘飘,活现了他为国为民,忠贞不逾的一身正气。站在离塑像台阶10米远的神道上,或拍手,或跺脚,台阶会发出蛙鸣的回音奇观,故称“金蛙迎宾道”。道两侧,立有石人、石狮、石马等,青石打造,雕刻古朴大方,形神逼真。

三苏陵园,庄重肃穆,气宇轩然。陵园的大门楹联是“一门三学士如天如日如月,四海五大家无左无右无前”,评价至高,名盖古今。迎门的青石坊的柱上,书写着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它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楣批写道“青石玉痊”。穿坊而过,是祭地飨堂,堂内铭刻着历代人们留下的谒坟祭文,无不充满了景仰之情。紧挨着是祭坛,正北是三苏坟冢。苏洵的衣冠冢居中,是元代郏县尹杨充于至正十年(1350)募捐而建的。苏轼墓位左,葬于宋徽宗建中静国二年(1102)六月。苏辙墓位右,葬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这里古柏参天盖地,翠竹绕舍环路,多系元诗人元好问之子元叔仪知汝州时,于1295年所植。树干蔓向西南,寓意苏氏遥望川内故土,被称为“思乡柏”。正是这茂密的苍柏翠竹,才幻变出“苏坟夜雨”的千秋奇景。

苏氏为啥葬嵩麓?天籁缘何似夜雨?

苏氏父子一生多在汴京及中原一带任职,其子孙已扎根中原,加之苏轼晚年的贫困家境,离家千里迢迢,叶老归根已无望,故有在中原新辟陵园之念。郏县在宋代隶属汝州,有龙凤宝地之称。这里是三苏来往京川的必经之路,他们早睛睐这莽莽中岳,汤汤汝水,孕育出的一川秀气。诏圣元年(1094)苏轼贬迁英州,顺道看望了时知汝州的弟弟苏辙,二人登临黄帝钧天台,见嵩阳之莲花山余脉,壮若列眉,山泽水湄,美似家乡峨眉山,遂议定辟为苏莹。建中静国元年(1101),苏轼病逝常州,临终寄信与弟辙留下“即死,葬我嵩山下”的遗言。次年,苏辙移兄棂葬于这里,郏县苏坟自此始。

至若苏坟夜雨,有一段轶闻趣事:苏轼、苏辙自幼志同道合,情如手足。一天,二人夜读唐韦应物的“宁知风雨夜,复对此床眠”诗句触感,而相约及早隐退,以享“对床夜雨”天伦之乐。不料,兄弟俩在坎坷的仕途上多次遭贬外放,天各一方。但是,他们多次寄诗,始终不忘对床夜雨之约。嘉佑六年苏轼寄弟诗中写道“寒灯相对忆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琴?”当苏轼居官彭城时,苏辙写诗给他“遥堂后面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娱喜对床寻旧约,不知飘泊在彭城。”元佑八年九月,苏轼在《东府雨中别子由》诗中有“对床定悠悠,夜雨空箫琴”的佳句。元丰二年,苏轼身陷囹囵,命在旦夕,写诗给辙,“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可见,“对床夜雨”已成为苏氏兄弟团聚的期望。天知人意,大自然成人之美。由于三苏坟院,襟山而带河,形险而境幽,翠竹抱苍柏,林密而森阴。故而,易兴风振声,尤其夜阑更深,天晴气爽之时,山风自生,顺谷袭来,吹动院内林木便发出潇潇洒洒,如风如雨之声。其声时高时低,时近时远,时紧时缓,时骤时疏;忽穿林拍空唰唰而去,忽卷地漫野簌簌又来。然而,风紧不吹衣,雨骤不湿襟。这种奇观妙趣,不仅圆了苏氏兄弟对床夜雨长眠的梦幻,而且也是教育人们珍惜骨肉亲情的陶范。

诤骨一躯嵩山高,苏轼懿范万古师。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四川眉山人。,十九岁入仕,官至翰林院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追封为文忠公。他的诗词、书法、散文、绘画造诣颇深,成就卓著,开创了豪放词派,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他是一个心直口快,进亦忧君,不避斧钺,敢于进谏的不倒翁。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坎坷多多的政坛生涯。熙宁四年,苏轼以起居注的职责,针对宋神宗在推行王安石变法中的不当之处,上书直谏“陛下,生知之情,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在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真是言词剀切,直言不讳。不久,苏轼又劝谏宋神宗,收回了为后宫元宵观灯而低价采购浙江花灯的侵民圣喻。这些谏议皇帝虽然采纳了,但遭到了变法派的忌妒,被逐出京都,外放杭州。元丰二年(1079),苏轼调任湖州太守,在致宋神宗的谢表中直陈变法存在的弊病,进一步触怒了他的政敌。御史台僚何正臣、疏覃、李定等人,对苏轼的《谢表》、《钱塘集》、《山村五绝》等诗,断章取义,肆意歪曲。尤其是他们抓着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中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只有蜇龙知”句,上书弹劾道:“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蜇龙,非造反而何?”给苏轼编织了含沙射影,讥讽新政,诋毁皇帝,蓄意造反等四大可治杀头的罪状,由御史台太常博士皇甫尊辑京收审,羁押130天,牵连40多人,制造了宋史上震惊朝野的文字狱,史称“乌台(御史台)诗案”。尽管政敌对苏轼百般诋毁,欲置死地,但是,宋神宗很赏识他,终以为曹太后解厄之名特赦苏轼,贬谪于黄州。元丰八年,哲宗即位,以高太后(宣仁太后)为首的保守派掌权,苏轼又擢升为翰林院学士知诰,起草皇帝诏书。他这次复出,不仅是文坛巨擘,而且位极权重。他一腔热血,为社稷,为黎民,敢犯权贵,揭露黑暗,大显经国安邦身手。但是,却遭到了贪官御史赵挺之之流的围攻。他们旧伎重演,曲解苏轼拟诏中的“民亦劳止”措词是诋毁先帝,抓着他在神宗去世之日写的《题扬州竹西寺墙诗三首》中, 有“此生已觉都无声,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的喜庆诗句,指责苏轼写诗是庆祝神宗去世,大逆不道。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政敌群起而攻之,苏轼被外放定州 ,继而贬迁荒辟的惠州、儋州等地。他在八年的悲惨的流放岁月里渡过了晚年。

他是一个勤政自律,退亦爱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苏轼多次外放任职,贬谪连陲,但他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忠君爱民之心志,始终不逾。他走到那里,那里就有他的丰碑。嘉佑五年,苏轼初任凤翔府判官,深入乡村,查访民瘼,他大胆向中央提出了修改《衙前法》的意见,为民请愿减役。百姓称他是“苏贤良”。熙宁四年(1071),苏轼任杭州通判,他协助太守,疏浚六井,解决百姓饮水困难。熙宁七年(1074),苏轼任密州太守,不怕影响政绩,他具实向朝廷呈报蝗、旱灾情,为民减赋,安抚一方百姓。熙宁十年(1077),苏轼改任徐州太守,时逢秋汛,黄河决口,城内水深八尺。苏轼夜以继日,带领军民,筑堤抗洪保城,经过50多天的奋战,确保了徐州城池与人民的安全。洪水退后,他上表神宗皇帝拨银三万贯,粮1800担,修筑了拦洪堤,加固了徐州段的黄河堤防。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他在自耕之余,开私塾,收徒授业,为黄州人民传播文化。绍圣二年,苏轼虽被贬惠州,仍关注民间疾苦和农业生产。他建议太守、县令,修筑了横跨江湖的两座便民桥,还向农民推广“秧马”新式插秧。元佑四年(1099),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再次放任杭州太守,他一到任所,查访民谟,施善救灾,开井筑堤,使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当浙西发生先旱后涝,粮价飞涨,疾病流行的时候,他七次上书,请求减税、拨款、开仓赈灾。他拿出私蓄50两黄金,在杭州众济桥设公立“安乐坊”的医院,济贫治病,沿袭百代。他这次在杭州的短暂二年间,凿市内运河两条,开浚了西湖,清理了葑草覆盖区。在西湖还修筑了长四里,宽五丈,拱桥六座,亭阁九座,柳暗花明的长堤,既便捷了商旅往来,又给西湖增添了靓丽景观。绍圣四年(1097),苏轼又被贬迁海南岛儋州,但他一到那里,就向黎族青年传授汉族的先进文化,写了《劝农诗》,向黎族人民宣传养牛、种稻的好处,他很受黎族人民的爱戴,当时人们用端州石精刻的《坡翁笠屐图》,如今,仍嵌在儋县东坡书院的墙壁上。

他是一个治学严谨,锐意创新,诗赋书画,成就斐然,倾吐民声,放歌山水的文坛巨擘。苏轼自幼在父母的熏陶教育下,造就了勤劳节俭,刻苦攻读,严谨治学,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情操。他在读汉书时,为了加强记忆,两次手抄这部巨著,认真的作笔记,写短评,已达融会贯通,背诵如流,后人把他著述的批注叫作《东坡题跋》,这种读书求知精神是难得可贵的。嘉佑二年(1057),苏轼考中进士,名列前矛。嘉佑六年(1061)他参加殿试制策,以“文义灿然,时以难得”的惊人学识,名震京师,誉播四海。宋仁宗高兴的说:“朕为子孙得以宰相矣!”苏轼不管在中央任职,或外放郡州,或贬迁边塞,直至寿终,他都孜孜不倦的求索,废寝忘食的创作,因此,他无论在诗、词、赋、散文,笔记、书法、绘画、学术研究等领域,都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号称“全能大家”,成为继欧阳修后的当代文坛领袖。其诗,贴近生活,鲜明朴实。他被贬黄州时,在东坡八首中写道,“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他遭受重重迫害,被贬惠州仍写出了《荔枝叹》,抨击黑暗,为百姓疾苦而疾呼,“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痿。”他一生因诗而获罪,因诗而扬名。他在弥留之际,还写下《梦中作寄朱行中》的绝笔诗。其词,粗犷豪放,浪漫雄壮。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开创了宋代抗战爱国词的先河。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的,“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出了壮丽山河与英雄人物相映成辉的磅礴雄壮气势,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赋,高雅流畅,叙议得体。他18(1056年)岁,同父、弟赴京赶考,过叶所作的《昆阳赋》,笔力悲壮,史详论辟。尤其是他创作的《前赤壁赋》,记述了夜游赤壁的情景,成了流传千古的绝唱。其文章,内容充实深刻,语言明快洗练,文风浑厚淳朴,构思新颖活泼。他的初试之作,被主考梅圣俞、欧阳修赞谓“大有孟轲之风格”。他再试的《春秋释义》一文,考取第一。他的散文 《石钟山记》,实景素描,富于哲理,为古今名篇。其书法,善于行书,用笔丰腴跌宕,沿古而不拟古,位居书林之首。其画,擅绘竹石,自成一家。其学术,潜研独到,著有《易传》九卷,《论语传》五卷。

今日,余游眉麓,濯汝水,谒苏坟,怀古人,犹见一代文豪苏轼的风流才华,冰心傲骨。可谓万代师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