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排解忧虑的最佳经穴-胆经穴

 Cindyyeping 2019-11-21
第三章8节:排解忧虑的最佳经穴胆经穴
菏泽市立医院中医二科理疗师

足少阳胆经上共有穴位44个,连接了胆、肝脏、眼睛、耳、头、胁肋、下肢等部位,可以治疗目眩头痛、胸胁痛、下肢肿痛麻痹、胸闷、惊恐等病症。



胆在人体中既属于六腑又属奇恒之腑,之所以称为"奇恒之腑",是由于它依附于肝,储藏胆汁,生生不息,而不像其他五腑接受水谷糟粕。在古人看来,传化水谷之腑象征着天,运而不息地使水谷之气得化。而奇恒之腑的胆,藏守精华汁液,像地一样主藏,并且功能类似于脏,是化生和储藏精气的,因此又被称为"中精之府"。精汁即胆汁,味苦色黄,来源于胆,为肝的余气溢入于胆而成,注于肠中,有助于消化食物。

胆作为奇恒之腑主要参与人体情志、五脏活动等方面,胆与肝共同完成了人的谋虑活动,主怒、主胆识。肝胆在五行中属木,既秉雷风之性,又像风木之象而动。《黄帝内经》上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在人体中肝胆像将军武将一样,表现勇武威猛的胆识和敢怒敢为的秉性。胆的决断功能,很好地防御和消除了某些精神刺激,调节和控制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脏腑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胆气还反映了人体正气的盛衰,胆气强壮的人虽然也会受刺激的影响,但恢复较快;而胆气虚弱的人,受到突然刺激的影响很大,不容易恢复,常常形成疾病。

肝与人的情志有关,而胆气盛衰也影响人的情绪变化,若胆功能失常,则人易于出现惊悸、胆怯、失眠、多梦等状况,还会有口中苦、胸肋疼痛、身体僵直、面色发灰暗淡、肌肤没有光泽等病症。足少阳胆经就是治与胆有关的病症,如下颌疼痛、额角和眼外角疼痛、腋下肿胀、出汗、寒战、胸胁脾膝等部位和诸关节疼痛。

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上至头角,然后向下沿肋腰侧,走下肢外侧中线,最终到第四趾外侧,其上共有44个穴位,是连接穴位比较多的经脉。

阳陵泉穴:护胆调经气

阳陵泉穴是胆经上的要穴,专门调节胆囊的功能,而且身体所有的筋都汇集到这里,凡是和筋有关的病症,比如筋扭伤都可以找它来治。

针对病症:小腿抽筋,腿脚寒冷,胁肋疼痛,口苦咽干,情绪烦躁,高血压,胆囊炎,关节炎,下肢瘫痪,关节扭伤,肩周炎,落枕,腰扭伤,肝炎,胆结石,习惯性便秘等。

足少阳胆经穴位示意图
足少阳胆经在体内属胆,络肝。主治肝胆上的病症、头面五官疾病和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


表里经脉:足厥阴肝经。

循行路线:由眼部开始,经身体侧面下行,止于第四趾端。

主治病症:①肝胆疾病,如胆绞痛、胆囊炎、肝炎等。

②头面五官疾病,如偏头痛、眼痛、颈项痛、牙痛、耳鸣等。

③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如胁痛、髋关节痛、膝关节痛。

取穴: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取穴时,将大拇指指腹置于小腿外侧,然后向上推移,触碰到膝盖下方的骨突,以此为准往下一横指的凹陷处即是。

穴位解说:阳陵泉穴是胆经上的合穴,专门治内腑病症,此穴对肝胆一脏一腑以及所属经络的疾病,都具有舒筋通络、通畅经气的作用。同时,肝胆与人的情志密切相关,所以阳陵泉穴可舒肝理气,对于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情绪烦躁、抑郁或心理紧张而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等都有治疗作用。

治病小贴士:身体内的气只有畅通无阻,人才能不生病,而气不畅聚积则会引起肋痛、岔气、月经不调、便秘等症状,影响到心理就是心里不舒服、郁闷等,这些气不顺引起的症状都可以通过按压阳陵泉穴来治疗。

有些人早上起来会感到口苦,这是胆经受堵造成的,头一天晚上可以通过按压阳陵泉穴来改善这种情况。

风池穴:抵挡风邪的屏障

风池,顾名思义就是蓄风的地方,凡是中医中所说的风邪引起的疾病,如伤风感冒、眩晕等都可以取风池穴来治疗。

针对病症:感冒,头痛,失眠,脱发,落枕,高血压,颈项痛,眼病,鼻炎,耳聋耳鸣,癫痫,脑部疾患,肩周炎,足跟痛等。

取穴:顶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用手摸到颈部两条大筋外缘的陷窝,在发迹的凹陷处,与耳垂齐平。

穴位解说:中医中说"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由此可以看出,造成头面疾病的各种因素中,必定有风邪的影子。中医还说,"血行风自灭",促进血液循环就是治疗风邪的最好方法。我们所说的按压穴位,让经络畅通就是为了让淤滞的气血重新快速动起来。因此,刺激风池穴就是治疗头面部头、眼、耳、口、鼻、脑,以及上肢、神志方面疾病的常用方法。

治病小贴士:风池穴是起于脚跟的阳跷脉的终止穴,阳跷脉主管下肢活动,所以此穴还可以治疗足跟痛。而长期伏案工作者,通常会患有颈椎病或椎动脉供血不足,按压风池穴,可明显改善颈脑部的血液和氧气的供应。

足少阳胆经其他穴位

1. 足临泣穴:关爱女性健康

足临泣穴是胆经上的输穴,向外输送少阳之气。同时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带脉相通。人体经脉基本上都是纵向行走,带脉却是横向绕腰腹一周,对各条经脉起着约束的作用。由此可见,此穴除了是胆经上的一个穴位,还联系着全身所有的经脉。

针对病症: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乳腺炎,头痛眩晕,胎位不正,退乳,中风瘫痪等。

取穴:足背外侧,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结合部之间的凹陷中,小趾伸肌腱外侧。

治病小贴士:带脉有维持女性白带的功能,同时带脉上边通着乳房,而足临泣穴通带脉,因此足临泣穴对于妇科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足少阳胆经常用穴位简表
足少阳胆经上共有穴位44个,穴位太多记不过来怎么办?没关系,只要记住常用的几个就够用了。
2. 肩井穴:通经止痛

三焦经、胃经、大肠经都在此穴经过,所以其他经的问题,肩井穴也可以治。

针对病症:颈椎病,头项痛,肩周炎,肩膀痛,肩背部酸痛,乳房红肿疼痛,难产,发烧头痛等。
取穴: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

治病小贴士:肩井穴是治疗痛症的要穴之一,又通三经,所以像牙痛、胃痛、肩痛等痛症都可以治。肩井穴还善于治疗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乳房方面的问题。

3. 带脉穴:摆脱"游泳圈"

带脉穴不太好找,腰上肉多的人更是按压不到。因此刺激带脉穴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推摩腹部。

针对病症:减肥,便秘,调理月经和白带,健脾止痛,腰胁疼痛等。

取穴:章门穴直下平脐处,侧腹部第11肋骨下方的垂线与肚脐水平线的交点处。

治病小贴士:推摩腹部顺道就刺激到带脉穴了,这样可以促进大肠蠕动,治疗便秘,腰上的肉也减少了许多。刺激带脉穴也可以治疗妇科病,改善痛经和白带异常等病症。所以,女性尤其适合常常刺激带脉穴,保持身体健康。

4. 环跳穴:强健腰膝

环跳穴通着膀胱经,而膀胱经是排毒的重要通道,所以刺激环跳穴能使下半身的排毒通道畅通无阻。

针对病症:腰胯疼痛,神经衰弱,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脚气,风疹,湿疹等。

取穴:股外侧部,当股骨大粗隆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1/3和外1/3的连接点。

治病小贴士:刺激环跳穴的手法一定要轻重合适,因为若强烈刺激此穴,可引起局部酸胀,甚至人体弹跳。若手法过轻,治病效果又不会太理想,因此多试几次,找出合适的刺激力度。

胆经的上半身常用穴位

胆经上的听会穴可以保护耳朵健康,日月穴是护胆良药,京门穴能强肾护腰。

胆经在头部的重要穴位,如天冲、风池、听会等,都对头面部疾病有独到的功效。

5. 风市穴:祛风安神

风市穴和风池穴一样是治疗风症的要穴,比如伤风感冒、身体抽搐、皮肤瘙痒等风症,都属它的治病范围。

针对病症:腰腿痛,膝关节炎,脚气,头,眩晕,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荨麻疹,耳鸣,高血压,肌肉跳动,皮肤瘙痒等。

取穴:大腿外侧,横纹上7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取穴时,直立垂手,中指尖对应处即是。

治病小贴士:风市穴有安神的功效,每晚睡前可按揉此穴一会,对改善失眠有较好的效果。

6. 瞳子 :给眼睛做美容

人体的衰老往往从脸上就可以看出来,而眼睛旁的鱼尾纹更是最早提醒你已经不再年轻了。皮肤松弛、皱纹的产生,与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供应不足有关,而瞳子髎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病症:视力下降,眼目昏花,目赤肿痛,眼周皱纹,结膜充血等。

取穴:外眼角外侧l厘米凹陷处。

治病小贴士:瞳子髎穴最善治与眼睛有关的疾病,如近视、白内障等。经常刺激此穴还能减少眼旁的鱼尾纹。

7. 丘墟穴:祛火消炎

丘墟穴是足少阳经上的原穴,原穴与人的元气有关,因此此穴有诊断和治疗肝胆疾病的双重身份。

针对病症:胆囊炎,炎症,下肢酸痛,腰胯疼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腋下淋巴结炎。

取穴: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沿着外踝前缘和下缘各作一直线,两条直线交会的凹陷处即是。

治病小贴士:丘墟穴善治各种上火发炎的症状,如嗓子发炎、牙龈炎等。平时,若能时常按压丘墟穴,还可以增强胆总管的蠕动和收缩,预防和减少胆道疾病的发生。

胆经下肢常用穴位

胆经下肢上的光明穴可以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悬钟穴是治骨痛的良药,膝阳关穴是膝盖的保护神。
如果整个下肢出现外侧疼痛不适,手法可从居 [图片]穴、环跳穴起,沿着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一直向下逐一指压或按摩,以起到疏风祛湿、舒筋利节之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