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七)——胆经、肝经

 三山六水 2019-05-15

     胆经——调通气机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灵枢·经脉》

    胆经主治病症

    主要治疗肝胆、头面五官疾病及脉循行所过病症。

 头面五官疾病:侧头,目疾,耳疾,胸胁痛、咽喉病。

 肝胆病:黄疸,口苦,胁痛,呕吐。

 外经病:颈项强痛,落枕,腰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国医特荐养生穴位

    本经腧穴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共44穴。左右各一。

 风池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脑后,与风府穴相平。风池穴疾病谱非常广泛。

 日月

    日月穴在上腹部,从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可治疗和诊断胆囊疾患。

    肝经——散淤行气

    是动则病腰疼不可以俛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癃闭。

                                                                                                                 ————————《灵枢·经脉》

      肝经主治病症

     本经经穴主要用于肝脏及与肝脏有密切关系的胆、胃、肺等脏之疾病。

   肝胆病:胁痛,黄疸。

   脾胃病:呕吐,腹满,食欲不振。

   妇科病:崩漏,月经不调,带下。

   少腹、前阴病:淋证,遗尿,癃闭,疝气。

   外经病:下肢痿痹,巅顶痛,目赤肿痛。

     国医特荐养生穴位

    本经腧穴起于大敦,止于期门,共14穴。左右各一。

 大敦

    大敦穴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0~1寸。肝经绕阴器,是十二经脉中直接与外阴联系的经脉。

   太冲为肝经原穴。太冲可治疗因阴虚肝旺,心肾不交,肝郁气滞血淤所致的各种疾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