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岁才会走路的脑瘫女诗人余秀华,曾想去天桥乞讨,写首情诗《我爱你》感动不少人

 qiangk4kzk8us4 2019-11-21

如果不是因为诗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70后农村诗人余秀华。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市的一个普通的村庄,因出生时缺氧,她生下来就是个脑瘫儿,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她的人生可以用“坎坷”二字来形容。

6岁时她才学会走路,在家人的支持下虽勉强读完了高中,却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里闲着。19岁时听父母的话,她嫁给了大自己12岁的丈夫。丈夫在外打工,她便一个人守着家,没有成名前她甚至想到了去天桥乞讨。后来她回忆称曾有一次她已经拿了个碗,准备将想法付诸行动,却发现自己真的跪不下去。

在最难熬的岁月里,是诗歌一直陪伴着她。1998年22岁的她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印痕》,可惜并没有红;直到后来她写出了《无端欢喜》等多首佳作,犀利的笔锋,充满热情的语句,让很多爱好诗歌的人们开始认识这个来自农村的残疾女诗人。

从那以后各大出版社找到她,要给她出诗集,接踵而来的除了有各类奖项,还有来自诗坛名家的各种褒奖声。诗人李以亮评她的诗说:“她的诗歌有料,有真东西”;来自复旦大学的诗人肖冰称:“余秀华应该是中国排在前十的女诗人”;《诗刊》编辑刘年评:“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品一首余秀华的《我爱你》,这首情诗曾感动了许多网友:

虽然是一位残疾人,但余秀华心中对爱情从来都有自己的想法,她用这首诗诠释了心中的爱。爱情会让一个人变得坚强、温暖,诗的前几句正是如此。巴巴地活着,便能巴巴地想着、念着,于是干什么都有了力气。打水、煮饭、晒太阳、喝茶,生活如春天般美好。余秀华一向擅长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比喻来写诗,这一次也不例外,将自己比作阳光下的一块陈皮,有自嘲意味,却不失美感。

第二节从“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内心的冰雪。诗人内心曾冷如冰雪,但却从来就是干净的。爱情对她来说如飞入院中的麻雀一样,来得很快去可能转瞬即逝。但她却并不断肠,心中仍充满期待。这一节的淡淡忧伤与第一节的明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变的只是诗人对爱情的憧憬。

最后一节是向对方诉衷情。寄一本书是她的表白方式,她想告诉对方稻子和稗子的区别。稗子和稻子长得很像,但它却是稻田中的杂草,是随时都要被连根拔起的。诗人将“稗子”来比作自己,稗子的春天是“提心吊胆”的,诗人的爱情也是如此“卑微”,但她却仍要表达、仍要让对方知道,这是她的倔强和真心。

纵观这首诗,余秀华的遣词与名家相比确实是有差距的,但却独树一帜。她的诗热情恣肆却又纯粹有力,这正是这首诗感动不少人的原因。余秀华曾表示:“我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读这首诗感受到的正是这三种身份的融合。因为首先是个女人所以她在爱情中是敏感而又温柔的;因为是个农民,所以她才知道稗子的春天是怎样的“提心吊胆”;因为是个诗人,她才能将朴素的文字化成灵动的诗意。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