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杂病论》研究思维

 华北老狼 2019-11-21

伤寒杂病论有多种版本,而最有价值最值得研究的是宋本也就是通行本《伤寒论》、 《金匮要略》,以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它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病脉证并治等,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是从古至今学习中医必备的一本重要医著。而今,很多中医人都把它放弃了!因为它研究起来比较难!如何来研究《伤寒杂病论》呢?
一、平脉法
包括望、闻、问、切。
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中州之气。
知道了脉之分布,其余的皆是脉的太过与不及,人迎脉类似于寸脉,可以寸脉统之;趺阳脉 类似于尺脉,可以尺脉统之。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其色露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
通过观察明堂阙庭之色,以应五脏。
师曰:人秉五常有五脏,五脏发五声,宫、商、角、徴、羽是也;五声在人,各具一体。
通过听五声之变,以应五脏。
最后又讲了奇经八脉的治属。

二、六气主客:也就是五运六气。
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运化六气。

三、伤寒例
此四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四时有应至而不至,未应至而至。

四、杂病例
勿虚虚、勿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五、温病、伤暑病、热病、湿病、伤燥、伤风、寒病
此伏邪温病与六淫致病。

六、六经辩证
三阳在经在腑,三阳在经寒化热化, 三阴在经在脏,三阴在脏寒化热化,太阳蓄水,少阴动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