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湘伤寒名家刘世桢:辨脉证常与变 .推广平脉辨证法

 醉青YPS 2018-09-27

刘世桢

一、生平著作 刘世桢,字昆湘,湖南浏阳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卒于1943年。兄弟姊妹九人,自幼体弱多病,为父母偏怜,读书喜泛览,不以疲困自休,勤学好问。其父有志于医,因遭时乱,毕生精力悉耗于督办团务,保卫地方,于医术未暇研精。刘氏性亦好医,窃欲继承先志。初师事同邑蔺斗杓先生,示以学医必先致力于岐、黄、扁、张四圣之书从游数载,粗有所得。

湖湘伤寒名家刘世桢:辨脉证常与变 .推广平脉辨证法

后读《伤寒》,见自序云:“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感斯言,而学医之志愈决,无意于科名仕进。后忽患病,吐血严重,几濒于危,调治历两年余,幸获就痊。而先太夫人亦因是忧虑过度,项后生疮疡,痛苦异常,百药罔效。刘氏心中惶惶,疑医实误之深,叹为人子者不知医之罪,于是钻研益勤。1916年悬壶长沙,与弟元和共创长沙博爱医院。1935年任湖南国医分馆馆长。 刘世桢一次游江西,于一山谷遇一张姓老人,交谈甚欢。

老人赠其家藏古本《伤寒杂病论》,此书与世上流传的版本不同。刘氏得此书后,勤加钻研,后将此书示好友刘瑞融,于是两人一起朝读而暮思,欲穷其奥旨,历经十余年,多有发挥。后将研习心得,整理编著成《伤寒杂病论义疏》一书。如刘氏于自序中说:“如是吾两人者,朝读而暮思,积十余年,所发挥益多。余尝欲整次其语以为此书之注,而年老不任伏案,乃属仲迈推本师传之义,更互演绎,以为《义疏》十有六卷,总若干万言。另外,刘世桢还著有《医理探源》一书。

1.《伤寒杂病论义疏》 该书为刘世桢与刘瑞融两人共同编著,具体是前者述义,后者疏释。

该书共16卷。卷一、卷二为平脉法,卷三为伤寒例,卷四为辨温病脉证并治,卷五为辨伤暑脉证并治、辨热病脉证并治、辨湿病脉证并治、辨燥病脉证并治,卷六至卷八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卷九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卷十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和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卷十一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和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卷十二为辨霍乱脉证并治,卷十三为辨痉阴阳易差脉证并治,卷十四至卷十六为辨汗、吐、下等病脉证并治。书中载有“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原序全文。何键、曹伯闻为该书作序。

该书根据张氏老人所传秘本《伤寒杂病论》为根据,是否完全与仲景之原文相同,不得而知。与其他校本进行了比较,不同之处附记本条之下,大旨参证《素问》、《灵枢》,该书整体上仍以叔和编次之《伤寒论》(宋本《伤寒论》,书中称为通行本)为蓝本,但新增了许多所谓“通行本佚”的条文。全书条理贯穿,结构严谨,且诠注精正博辨,又能结合临证,立一方即垂一法,出一法即示一例,致力于实用。全书洋洋五十余万言,多以问答形式,论述及注释甚详,乃为研习《伤寒杂病论》之不可多得的医著。

2.《医理探源》

该书共10卷。卷一至卷三论脉或并论脉证、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卷四、卷五为伤寒六经脉证并治;卷六为邪入脏腑脉证并治;卷七为论平脉辨证见病知源、论真阴真阳、论足六经与手六经受邪等;卷八为内、妇、儿、五官科常见病脉证并治;卷九为危重病临证验案;卷十为《金匮》摘要、论内外科病及杂病。该书乃刘氏根据自己数十年临证经验参以诸经之说编著而成,全书遵岐、黄、扁、张四圣之法,推崇平脉辨证,理法严谨,组方精炼,是一部深入探究中医理法的综合性医著。

二、学术内容

刘世桢学宗岐、黄、扁、张四圣,学识及临证经验丰富,精仲景心法,尤其推崇平脉辨证,于中医之理法多有发挥。

1.重视贯通脉法

在刘世桢看来,医道之难难于脉,脉法之难难于贯通。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刘氏认为,欲察微妙,必先明脉法一贯之道,而后临诊确有把握。不然,人本有虚实,同感此病,外证各具,亦有外证悉同,而虚实各别者。如能贯通,无论其人之本源虚实,外证所具若何,无不形诸脉象。故阴阳虚实,缓急轻重,吉凶存亡,皆了如指掌。刘氏少年习医,遵歧、黄、扁、张四圣之脉法,反复研究三十余年,加以经验,毫发不爽,遂将四圣脉法之精微,推而一致,谓之“脉要贯一”。

2.发挥八纲要义

八纲,此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医理探源》一书中,刘世桢将其一一总结,并就要妙之处加以发挥。 阴阳。水为阴,火为阳,天地之总阴阳,一水一火而已,水火乃阴阳之征兆。刘世桢认为,人应之,病应之,脉亦应之,故阴阳之理,合之则统于水火,散之则不可胜数。此特举治病之不可不知者而申论之。以气血分阴阳,气为阳,血为阴。以表里分阴阳,表为阳,里为阴。以虚实分阴阳,实为阳,虚为阴。以内外分阴阳,外为阳,内为阴。以上下分阴阳,阳在上,阴居下。

以人身分阴阳,背为阳,腹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以营卫分阴阳,卫为阳,营为阴。以脏腑分阴阳,腑为阳,脏为阴。以尺寸分阴阳,寸为阳,尺为阴。以浮沉分阴阳,浮为阳,沉为阴。此阴阳之区别。若论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一阳二阴,一阴二阳之理,则又系阴阳之变化。 虚实表里。

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治病之大法。刘世桢认为,病在表,无论虚实,当求之表。表虚微发之,过发则损元气。表实急汗之,不汗则传经。病在里,无论虚实,当求之里。里虚急救之,里实急攻之。欲分虚实表里,必以脉为准绳。诸虚脉必迟弱,诸实脉必数大。在表脉必浮,在里脉必沉。能知此,则治病已得其要领。

刘世桢还认为,人本原有脏阴盛者,有腑阳盛者。脏阴盛者为虚,腑阳盛者为实。虚则为寒,实则为热,感于邪即随其人之本原虚实而变化。假令伤寒,虚者多变为阴证,实者多变为阳证,且阴盛不传经,阳盛多传,如伤寒所云:“脉若静者为不传,其人躁烦脉急数者为传也”,由是推之,诸邪所感皆然,岂独伤寒已哉?治者不明其人之本原虚实,谓能知病之传变,对此刘氏认为不可信。

寒热。寒者,阴胜于阳;热者,阳胜于阴;往来寒热,阴阳相胜;先寒后热,为阴先至而阳不及;先热后寒,为阳先至而阴不及。热则脉数,寒则脉迟。故数在上热亦在上,数在下热亦在下,数在中热亦在中。迟在上寒亦在上,迟在下寒亦在下,迟在中寒亦在中。热以寒攻,寒以温取,此治寒热之大旨。

对此,刘世桢进一步作了注释:数在上中下,是指寸关尺;热在上中下,是心肺在上,脾胃居中,肝肾在下。如此,经义辨析愈加明了。

3.阐发六淫所感脉证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热,刘世桢对六淫所感脉证一一进行了阐发。 刘世桢认为,六淫致病,症状表现多样,难以悉举,应以内外分治之,以平脉辨别之。如风邪所伤,假令在卫,脉必浮而缓。在上则浮缓在前,在下则浮缓在后,在左则浮缓在左,在右则浮缓在右,在内则脉不浮,当求之沉部,察其所呈何脏脉象,何脏外症,随脉症治之。

刘世桢认为,风之为病,彻于上下则半身不遂,闭于一处则一处不遂,或成风痹,中于一边则为偏风,久成偏枯,此皆在经络。若入腑则不识人,至入脏则不能言,为难治。又如寒邪所伤,假令在营,脉必浮而紧,在上则浮紧在上,在下则浮紧在下,在后则阳浮紧而阴弱,在前则脉浮而大。所谓前者,寒中于腹中也;后者,寒中于背也。在内则脉不浮,当求之沉部,察其所呈何脏脉象,所具何脏外症,随脉症治之。刘世桢认为,寒之为病,彻于上下前后,则身体不仁,或疼痛。蓄于一处则一处不仁,或疼痛,或成寒痹,此皆在经络也。若入腑则不省人事,至入脏则一身尽冷,为难治。

4.阐发六气从化理论

天有六气,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人感之皆能致病。地有五行,五行者,木、火、土、金、水,人秉天地之气以生,受天气而生六腑,受地气而生五脏。

于天之行气,刘世桢认为,初之气厥阴风木,在人则肝应之;二之气少阴君火,在人则心应之;三之气少阳相火,在人则三焦应之;四之气太阴湿土,在人则脾应之;五之气阳明燥金,在人则大肠应之;六之气太阳寒水,在人则膀胱应之。于从化,刘世桢认为,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属火,从母化气而为风;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属木,从子化气而为暑;手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属水,从妻化气而为热;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属火,从夫化气而为寒;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属金,从母化气而为湿;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属土,从子化气而为燥。

刘世桢认为,此皆以气不以质,天地之气从化之理,虽与人身相应,固不可不知。刘氏说:“究于致病之由,不悉本此,治病之要端,赖平脉辨证,随脉症治之,自归于中正。不然,六气所感,气有偏正,本原有虚实,同感此气,随人之本原虚实而变化。”(《医理探源·六气从化论》)

5.推广平脉辨证法人禀赋不同,脉亦有别。

刘世桢认为,因本脉有浮沉大小缓急之分,必平脉辨证,方能见病知源,仲景以此为治病要领。

刘氏将此法推而广之,认为大小缓急亦有有病与无病之分,并在《医理探源》一书中设为问答,使人易知晓。如: 问曰:“肥人责浮,瘦人责沉,其故何也?”答曰:“肥人肌肉厚,脉动在中,故当沉。瘦人肌肉薄,脉动在外,故当浮。反此者病,故责之。” 问曰:“脉大有有病无病,何以别之?”答曰:“脉大当病燥热,无燥热为无病,本脉大。” 问曰:“脉缓有有病无病,何以别之?”答曰:“脉缓必兼他脉象为有病。如缓而浮为伤风之候,缓而细当病阳虚伤风。若无浮细为无病,知其人脉本缓。”

6.诊病权轻重缓急

刘世桢认为,病有轻重,治有缓急;方亦有轻重,证亦有缓急。凡身体欠安,不思饮食,或夜卧不宁,不恶寒,不发热,类此者皆为轻病。若臌胀一身尽肿,或咯血,或终夜不眠,肌肤减瘦,类此者,虽无寒热,皆为重病。一剂分作数服为缓治,一日服二三剂为急治。

大补大泻及发汗之剂为重方,和平之剂为轻方。凡病之轻重缓急,方之轻重及治之缓急,难以悉举,为医者,不可不知也。然而,病之轻与缓、重与急,以及方之轻与治之缓、方之重与治之急,其意似同而实异。 病轻用轻方,病重用重方,缓病缓治,急病急治,此固然之理。刘世桢认为,若病轻脉危,必有内损,宜用重方。病重脉平,根本巩固,宜用轻方。治之轻重缓急,权而已矣。

7.提倡灵活运用疾病治法

刘世桢认为,于疾病之治法,不宜照搬照用而应灵活运用。因人之秉赋不同,有本阳虚者,有本阴虚者,有的尚有痼疾,故同感此气,变化各别。诊治者处方不能拘一定治法,又不致囿于所习。

如太阳中风,若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缓,宜桂枝汤;若浮缓按之弦,恶风口苦,头晕目眩,兼往来寒热,为太阳少阳并病,宜柴胡桂枝汤;

若左关独强,必本肝旺,宜桂枝汤加黄芩治之;若右关独强,必本胃燥,宜桂枝汤加葛根知母治之;

若脉下坠气短,必本气虚,宜桂枝汤加人参治之,若两尺沉微,足下寒者,宜桂枝汤加附片治之;

太阳伤寒,恶寒头痛,或身体疼痛,脉浮紧,宜麻黄汤;若浮而数为表实,必本阳盛,宜急汗之,恐其传经;

若按之大,身滋润似有微汗者,宜大青龙汤;若但浮按之濡弱,其人必本虚,宜人参麻黄芍药汤;若浮紧按之涩,必其人血亏,虽发汗而汗不出,反口渴咽中干,宜麻黄汤加当归治之,汗自出而愈。

刘世桢还认为,凡病治不得法,则为坏病。治坏病无定方,随证治之可也。假如感冒六气,经久未治,轻者自愈,重者加剧。仅感一气,并无他气杂合,病虽剧,治者易得其病情。若误药,既成坏病,医又治不得法,则一误再误,以轻微之病,酿成重病,或成危病,甚至不可救药。凡病极复杂,外证多端,脉亦时时变动,当先择重要者先治之,其余渐次调治。

但处方当佐固本之品,以病杂必非朝夕之故,病久亦未有元气不受伤者,故宜固本。本固枝叶虽败不亡,本败枝叶虽茂必枯。物皆然,人亦如是也。

8.辨脉证常与变

刘世桢认为,病有常有变,脉亦如之。

譬如诸伤风,当恶风,有时不恶风,反发热,脉当浮缓,有时不浮缓,反急躁。恶风脉浮缓,常也;发热脉急躁,变也。

变之故,大率其人本阳盛,或素有热之所致也。

伤寒当恶寒,有时反发热,脉当浮紧,有时反浮大或沉数。恶寒脉浮紧,常也;发热脉浮大或沉数,变也。

变之故,大率由本阳盛,或素有里热之所致也。

伤暑当汗出口渴,有时反吐泻,脉当弱,有时反强。口渴汗出脉弱,常也;吐泻脉强,变也。

变之故,大率吐泻脉不强,由本胃寒;脉强不吐泻,由本胃燥也。

伤湿当腹满,小便不利,有时反大便硬,小便长,脉当濡滞,有时反沉细。

腹满,小便不利,脉濡滞,常也;

大便硬,小便长,脉沉细,变也。

变之故,大率大便硬,小便长,由本胃燥;

脉沉,由本胃寒也。

受燥当口渴咳嗽,有时反吐清水,脉当急,有时反迟。口渴,咳嗽,脉急,常也;吐清水,脉迟,变也,

变之故,由本胃寒,不药当自愈。

受热当唇枯,舌燥,咽干,有时反畏寒,欲呕,脉当数,有时反濡弱。

唇枯,舌燥,咽干,脉数,常也;畏寒,欲呕,脉濡弱,变也,

变之故,由本胃寒所致,不药当自愈。

9.评医者好恶之偏

刘世桢认为,《伤寒杂病论》为医道立治法之祖,后世著书立说者,固多宗之,然而有好温而恶泻者,有好泻而恶温者,即如刘河间重泻火,李东垣重补脾胃,张景岳重补后天,各能自圆其说以传世。研究医术者,往往各执所见,自负皆有所本。

刘氏认为三家之所以立此论者,盖亦有故。

一因赋秉有偏盛,一因地气有燥湿。素秉腑阳盛者,受邪多化热,泻之则愈,温之则剧,甚至终身可泻不可温者亦有之。若素秉脏阴盛者,受邪多化寒,温之则愈,泻之则剧,甚至终身可温不可泻者亦有之。此赋秉之偏也。高燥之地,热气常伏于内,人多病热,宜泻之,温之则剧,间有病里寒者十之一二。

若夫卑湿之地,寒气常凝于内,人多病寒,宜温之,泻之则剧,间有病里热者十之一二,此地气有燥湿也。故好温恶泻,或好泻恶温,其原因皆本于此。若欲不偏,惟有执平脉辨证,随脉证治之法,自无偏好偏恶之患矣。学者宜细思之。

10.脾胃补泻不宜偏

刘世桢认为,人以气血养成,而化气以脾胃为主。脾胃居中,胃纳食,脾布精,当以不燥不湿为和平。和平则病少。胃阳素盛易生燥,脾阴素盛易生湿。燥易化热,湿易化寒。李东垣偏重湿寒,以补土为主;刘河间偏重燥热,以泻火为主。二者均有过与不及之弊,而非适中之道。

刘世桢认为,脾胃虽一阴一阳,实有相连关系。胃素燥者,脾多不病湿,燥甚则必成病,不泻则波及脾,而成脾约,宜承气汤治之。胃素寒者,脾多病湿,寒甚亦必成病,不温则波及脾,而成脾寒,宜四逆汤治之。进而言之,六腑以胃为重,未有胃阳盛而诸腑反多寒者,未有胃寒而诸腑反多热者。五脏以脾为重,未有脾阴盛而诸脏反多热者,未有脾热而诸脏反多寒者。治病者固当以脾胃为要,若偏好补泻,又非至当之理。

三、简要评价

刘世桢行医治学五十余载,擅长平脉辨证,见病知源。其心系中医事业的发展,致力于探究医理,阐述经典之奥义,诠释仲景之心法,追求中医之真谛,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原著摘录

凡病在阳之系者,皆起于六府也。或上或下,或内或外,剧则在中,外证或口渴唇焦而目赤,发热汗自出,甚至弃衣奔走,狂言乱语,卧而不寐,脉当数大或沉实,法当分经泻之。或曰胃属府也,亦有胃寒,其故何也?

答曰:有胃寒者,因其本原藏阴甚,邪入于胃,即变为寒证,或吐或泻,伤寒所谓胃中虚冷者,此也。 凡病在阴之系者,皆发于五藏也。或上或下,或中或外,剧则在里。

外证或吐呕下利,心腹胀满,外寒内热,外热内寒,皮肤不仁,举步艰难,甚至四肢厥逆,吐泻不止,病久或偏枯痿厥。脉当迟弱,或沉细、弦微、短涩、空虚、结代,法当分经补之。或曰心肝属藏也,古人谓心肝无补,其故何也?

答曰:谓心肝无补者,以心肝为阴中之阳藏,不喜温灸,以养为补。假令心虚则当补血,肝虚则当补水。

经云:虚则补母,即此意也。良工治病,自知活法不拘泥也。(《医理探源·府阳藏阴脉证论》)

本文摘自《湖湘中医文化》,版权所有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