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十八卷│自然篇第五四(8)

 时宝官 2019-11-22

《论衡》第十八卷│自然篇第五四(8)

【原文之八】

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又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周公曰:“上帝引佚。”上帝谓舜、禹也。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舜、禹承尧之安,尧则天而行,不作功邀名,无为之化自成,故曰“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年五十者击壤于涂,不能知尧之德,盖自然之化也。《易》曰:“大人与天地合其德。”黄帝、尧、舜,大人也。其德与天地合,故知无为也。天道无为,故春不为生,而夏不为长,秋不为成,冬不为藏。阳气自出,物自生长,阴气自起,物自成藏。汲井决陂,灌溉园田,物亦生长,霈然而雨,物之茎叶根垓,莫不洽濡。程量澍泽,孰与汲井决陂哉!故无为之为大矣。本不求功,故其功立;本不求名,故其名成。沛然之雨,功名大矣,而天地不为也,气和而雨自集。

《论衡》第十八卷│自然篇第五四(8)

《论衡》第十八卷│自然篇第五四(8)

《论衡》第十八卷│自然篇第五四(8)

《论衡》第十八卷│自然篇第五四(8)

【拙解】

《周易》中说:“黄帝、尧、舜无需作为而使天下大治。”垂衣裳,是指垂衣拱手无所作为。孔子说:“伟大啊,尧为君王!只有天为最大,只有尧效法天。”孔子又说:“崇高啊,舜、禹享有天下!而好似他们与天下无干。”周公说:“上帝制止淫逸。”上帝是指舜、禹。舜、禹继承了安治天下,任用贤能,恭守自己无为而天下大治。舜、禹继承了尧的安治,尧效法天道而行,不做创立功业追求名誉之事,无为而治的教化自然而成,故而说“尧的功德浩荡而百姓却不知如何称颂”。年逾五十者在路上击壤以为游戏,却不能知道尧之功德,都是源于自然教化。《周易》中说:“大人之德与天地相合。”黄帝、尧、舜,都是大人。他们的德行与天地相合,故而知道无为之道。天道无为,故而春天并不是天有意为了谷物初生,而夏天并不是天有意为了谷物成长,秋天并不是天有意为了谷物成熟,冬天并不是天有意为了谷物收藏。阳气自然产生,谷物自然生长,阴气自然产生,谷物自然成熟收藏。井中取水掘开池塘引水,灌溉田园,谷物亦能生长,天降大雨,谷物的茎叶根,无不得以湿润。衡量雨水滋润,与井中取水掘开池塘引水相比哪个作用更大!由此可知无为之功更为大。本不欲求功,故能建其功;本不欲求名,故能成其名。润物之雨,功名很大,而天地不为,阴阳气和而雨自然降下。

【小议】

黄帝统一中华,治理天下时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尧曾“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亦曾“兴利除害,伐乱禁暴”,治国有道;舜曾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三位帝圣皆是大有所为,何来“垂衣裳而天下治”?禹,世人皆知大禹治水的故事,建立夏朝时曾对诸侯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此谦恭勤勉的禹,更不会有“无为之治”。有血肉之躯的生物,要生存,必需有所为,或是有意识,或是自以为无意识而实际上却是出自一种本能的意识。完全的“无为”,是一种极致,来自人的想像。人类种植谷物,人必有所为,亦需大自然之助。说天地无为,是将天地拟人化,只有地球上聪慧的人方能“设计”出这种学说。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