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来看!这是比保温杯里泡枸杞更有效的健康之道!

 步步清莲书屋 2019-11-22

啤酒加枸杞,可乐泡党参,是当代青年的“养生迷局”。这些大家调侃用的玩笑话却反映出了现代人对健康问题的关注。

 

许多人想从老祖宗的智慧里寻求养生秘诀。但是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传统医学依然是个似乎很熟悉又充满诸多神秘的领域。

 

这一次,科教授帮你剥开它神秘的外壳,看看它究竟“奇”在何处!


针灸:捻转之间济苍生

 

在龙虬庄史前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一些7000多年前的石针与石片格外引人注意。它们被称作砭石。

 

据《说文解字》记载:“砭,以石刺病也。”大致意思是说,古代先民用石片或石针,刺压疼痛不适的部位,减轻或消除不适症状。砭石,就是针刺最初的工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石针和骨针逐渐被青铜制的金属针代替。西汉时,更是出现了九种不同形制的针具。医生对症下针,治疗更为精准。

  

青铜针

 

针刺疗法经过不断发展,已演变出多种形式。“火针”,就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用烧红的银针对准患处快进快出,随着小股血液的流出,患者的静脉曲张将得到缓解。

  

医生用火针进行点刺

 

说到针刺就不得不提火灸,它们本是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配合使用。“针灸”一词由此而来,源自2000多年前《内经》中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正说明了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艾草,是火灸疗法最常见的配套材料。通过研究,人们发现陈年艾草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极佳。将火灸与艾草结合起来,便能祛除寒气,治疗病痛。

 

艾灸治疗

 艾灸原理示意图

 

草药:一缕药香越古今

 

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跨湖桥遗址内发现了一个距今8000年左右的绳纹陶釜,釜内保存的植物茎枝类遗存,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考古发现最早的草药使用遗迹。

 

在品类繁复的中草药中,“道地药材”最为珍贵。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地药材”呢?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指历史悠久、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例如江枳壳,便是盛产于江西的一种橘科植物的果实——枳壳。传统医学认为,它具有消除胸胁气滞、腹胀食积,化痰,以及防治脏器下垂的功效。

 

江枳壳

 

传统医学讲究“三因制宜”,即因地、因时、因人。这在江枳壳的处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特殊的生长环境,对应着“因地”的要求;每年七月中旬的采摘和晾晒,对应着“因时”的讲究;炮制加工的过程,则是“因人”原则的体现。

 

晾晒枳壳:白天晒瓤

 晾晒枳壳:晚上晾皮

 

水疗:蒸煮薰泡解百病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生命离不开水,文明依水而生。通过沐浴来治疗疾病,则蕴含着人们对水的别样理解。

 

瑶族药浴,是瑶族人世代相传的一种洗浴方式,用来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疾病。在贵州省从江县,很多孩子在半岁时会进行“半岁浴”。用于沐浴的泡澡水,由二十多味新鲜草药放在锅里熬煮而成。

 

贵州习水瑶医配方泡澡

 

与之类似的中药熏蒸如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医生们用熏蒸疗法治疗面部痤疮;通过热敷病痛部位消除疲劳、减轻疼痛;利用雾化对眼睛、呼吸道等敏感部位进行治疗……

 

药物熏蒸治疗痤疮

药物熏蒸治疗干眼症

 

无论是针灸、草药还是水疗,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医学的理念运用到治病去疾当中。国医奇术,是中国人因地制宜的古老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