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有种合作画,虽然乾隆皇帝想得挺好,可是画出的作品质量不高

 历史解密坊 2019-11-24

对于艺术来说,文学和绘画都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古人总是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将自己的思想表现于画作内。乾隆皇帝一生喜欢赋诗作画,并且有些极强的表达欲望。正是在他的主持之下,一种宫廷内的“合作画”也首次诞生,但是所得的画作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乾隆皇帝是大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康熙、雍正两朝的悉心经营之下,清帝国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时代,乾隆皇帝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享乐君王,声色犬马与闲情逸致,成了他每日最重要的生活方式。

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画,可是在后世书画家的眼中,他本人的诗画水平却有待提高。据统计,乾隆皇帝一生作诗4万余首,画作的产量也令人咋舌。虽然后世专家对乾隆本人的诗画能力评价较低,可是大家都承认,乾隆对于画作的鉴赏能力很高,已经达到了大师的水准。当然,这与其整日观赏名家名作是分不开的。
清代皇帝的书画情趣相当高雅,并且皇室成员也大量需要各种画作,故此在宫廷之中,皇家也专门豢养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宫廷画家总共分为三派,即在朝中任职精通传统画法的翰林画家、各种等级的自由画家、以及擅长西洋画法的欧洲画家。三派画家对于画作的理解十分迥异,且各有优点与劣势。

清室传统画作的画师代表为唐岱,唐岱本人是武举出身,为满洲正白旗人,此人不甘心于武职,曾多次参与科举考试,却未能金榜题名。索性他对作画有着很深的造诣,故此才被聘为宫廷画师。唐岱精于传统山水画,并对毫末之间的细节处理相当到位,曾屡次受到康熙、雍正与乾隆皇帝的嘉奖,并赐其“画状元”的名号。
西洋画的代表人物是郎世宁,郎世宁是意大利人,从小学习西洋肖像人物画,至1715年来到中国后,便被康熙皇帝聘用于内廷,专门为皇家成员作画。郎世宁的画作注重自然立体,对阴影构图的比例掌握较好,这也是乾隆皇帝对其刮目相看的重要原因。

乾隆一生追求完美,他喜欢传统的绘画风格形式,却不赞成其只写意不写实的特点,相反的是,乾隆对西洋画作的写实风格更感兴趣。为了画出一幅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乾隆皇帝想出了“取长补短”的方法,就是让传统画法与西洋画法相结合。
乾隆皇帝在出席正式场合时,非常喜欢让画家在一旁作画,以此表现出自己的威武与大清的兴盛。对于大场面画作的内容掌控,画家郎世宁可谓是行家,尤其是对画中乾隆皇帝本人的刻画描写,更称得上是入木三分。
在没有相机的时代,乾隆皇帝将画作当成了唯一彰显自己风姿的手段,故此画作中的所有元素,都必须要做到让自己满意的地步。既然唐岱长于山水描写,则画中的山水都归他描绘,而郎世宁擅画人物,就命其创作各个人物的形容相貌。

乾隆皇帝的想法确实不错,在国内和西洋的画师,在画作中“各有专长”,所得的作品也应该极为精致。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后世评价这些画作时,往往都会以“不伦不类”来形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合作画”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偏差呢?原来问题正是出现在“多人协作”之上。
众所周知,艺术不同于任何学科门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以及创作风格。无论是唐岱还是郎世宁,他们虽然能在画法上相互弥补,就好像茶和咖啡,其风格实在难以契合,这也决定了二者合作之后,一张画作会同时出现几种不同风格现象的发生,以至于出现后世“不伦不类”的评价。
除此之外,由于乾隆皇帝本人的过多干涉,导致画家们在表达艺术情感时,会受到太多的影响与桎梏,难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所以留下的“合作画”,多数也都是平庸之作的局面。

小编要说的是,乾隆皇帝对于艺术的追求,其初衷确实是好的。可是在皇权的干扰之下,艺术也不幸沦为了迎合其口味的附属品,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时代的悲哀。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