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家名气大,嗓门也大的面馆,我又替你们去了一趟

 alayavijnana 2019-11-24

这次吃这家老店,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前段时间琥珀山庄那篇文章里,有粉丝在后台留言说:想知道琥珀中学门口的杨公面庄,杨公他老爷子怎么样了,身体可还好,自己自从搬家后起码有五六年没再回去了,祝老爷子健康长寿。
正是因为这条留言,我在这个晚上,踏进了这家面馆。


1
 当年威风凛凛的“大声公”

住在琥珀山庄的人应该都知道,这里开着一家爷爷辈的面馆。打从1999年算起,这家店至今已经开了有20个年头。

在合肥这个城市,开了几十年的老面馆很多,但像杨公这样,78岁的老人还在坚持开店的,我就知道他一个。
杨公,本名杨树仁,甘肃兰州城关区人,现已78岁高龄杨老年轻时,很有一番西北大汉的风范,如今已入古稀之年,即便不复当年“大声公”般威风凛凛,却依然精神矍铄。

“大份牛肉面,两碗——”

做面的厨房在二楼,跟一楼隔的比较开,加上厨房的环境比较嘈杂,要想在楼下准确告知厨师客人点了哪些,就必须要用“吼”的,气发丹田,声如宏钟,这也是“大声公”名字的由来杨老的嗓门也就这样变得越来越大...“大声公”的名声也一传十、十传百发扬了出去。


听闻当年生意甚好,来琥珀山庄的人多,北方人也多,尤其喜欢吃杨公的面我来的这天,食客寥寥,晚上六七点钟的光景,从我进门到离店不过一两桌,不禁也有些感慨,当年最爱吃大声公面条的孩子们,现在大都在外漂泊闯荡了吧。


2
 我想对老食客说,这里的味道一点都没变

杨公是兰州人,说到兰州,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兰州拉面了。但实际上,几乎遍布全国各地的清真“兰州拉面”,兰州街头找不到一家。每一个兰州人的清晨,都是靠一碗本地正宗的牛肉拉面来续命的你在兰州如果称它为兰州拉面,直率的兰州人一定会着急地纠正你:“不是拉面不是拉面,是牛肉面,是牛大!




跟合肥本地常吃的一碗通红辣油的牛肉面不一样,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同时具备“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兰州人讲一碗面的灵魂就是它的汤底,而兰州牛肉面的汤,要数清汤最为上层,次之醇白,初为浓厚要想熬制出一锅上层的清汤,是要需要花费不少功夫的。

手工和面,拉得很细,但是无论怎么抖都抖不断,吃起来也很弹牙爽口,有着机器出品面不能比的韧性。专注于拉每一根面条,也是五大三粗西北壮汉的浪漫情怀。


白切牛肉基本上是每桌必点的,一碗面再加二两牛肉可以作为午饭的标配用醋和辣椒油拌匀之后浇在肉上,更是一吃到口就停不下来。卤好的白切牛肉虽然肉质偏软,不太有嚼劲,但好在完全保留了牛肉的本味,肉香很浓郁。

他家的油泼辣椒绝对是一大亮点,独家熬制的辣椒油闻着就香气扑鼻,兰州牛肉面的专用油泼辣子,只香不辣,无论你放多少在碗中,只会香的你全身冒汗。

下次去吃时不妨加上一勺油,油花晶莹透亮, 瞬间食欲就上来了!


很受女生喜欢的烩面片,手工揉制的长面片被揪成硬币大小,厚度大小都刚刚好。面的口感也筋道,香气浓郁但料味一点都不重,每片都能吃出香味不停嘴一片片吃到见底,一碗面片吃下来热火朝天。

熏鸡是看网友推荐所以点了二两,直接用的是鸡腿肉,这种熏制品最怕吃到嘴里是干巴巴的,这里的没有让我失望。外面一层干爽,里面肉还是娇嫩润滑的,有熏制品特有的焦香味二两不够吃,直接一斤打包带回家。



放在平时,我是不爱吃炒饭的,要么入嘴太干,要么味道不够好,总之平平无奇很难说做的出彩,顶多吃几口就不想吃了。但这盘牛肉蛋炒饭我想夸上一夸,每一粒米饭都很润口,能吃出来炒的时候受热均匀,火候到位,也不会腻到吃不完,这一盘子我瞬间扫光蛋了,真香!


面食挺全的,汤类、盖浇饭、盖浇面,还有各种炒菜,这里都能点到。
3
 除了老了,这里什么都没有变

前年也有不少读者给我留言讲,吃了十几年的大声公,怎么一下子阿公背也驼了,记性也差了,还得在纸上画些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作为标记才行。他年轻时可是个厉害角色,客人多得很,一起点单,中间又加蛋又加牛肉,也绝不会算错,腰板挺直,字正腔圆,声如洪钟,那番景象,见过的人都忘不掉。现在虽然仍然精神矍铄,但整个人瘦了很多。时间不饶人呐,毕竟一晃眼,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