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食管反流病;痰饮

 OPYU 2019-11-24

痰饮  痰浊中阻

曹某,男,68岁,因口吐涎沫,口周麻木15月入院。

初诊:(2015.1.14)患者因受凉后于15月前开始出现口吐涎沫,质稀,口周及舌麻木,胃脘胀,无咳嗽,头晕,目胀,乏力,大便一日一行,干结。体格检查:面色淡,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辅助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食管炎,Hp(-)。

中医诊断:痰饮

证候诊断:痰浊中阻

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治    法:健脾化痰蠲饮。

处    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20g,白术20g,茯苓15g,陈皮10g,法夏10g,淮山20g,薏苡仁20g 黄连6g,蒲公英30g,败酱草20g,木香10g,甘草3g,竹茹10g,吴茱萸3g,砂仁6g,14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复诊:(2015.02.15)前症明显减轻,稍有吐涎沫,量少,舌麻消失,口唇麻木,偶胃脘胀,头晕,目胀消失,大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前方加黄芪20g,高良姜7g,21剂,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此患者以口吐涎沫为主症,证属中医痰饮范畴。患者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湿,水湿内停而为痰为饮,痰饮之邪停于中焦则口吐涎沫,胃脘胀,阻滞经络则口周麻木。津液布散失常,脑窍失养则头晕,目胀,水津不布,大肠失润则大便干结。病变脏腑在脾胃,脾胃功能恢复正常,水湿归于正化,温煦脏腑,润泽官窍,脾升胃降,相得益彰。治疗当化痰蠲饮治其表,健脾益气培其本,故用六君子汤健脾化痰,绝生痰之源,高良姜,吴茱萸温中降逆,温化痰饮,黄连配吴茱萸寒温并用,平调寒热,并可防温中太过。诸药合用,痰饮得化,寒去而不至温太过,脾胃健而痰湿不复生。二诊加高良姜温中,黄芪益气健脾,痰饮得温则化,脾健则生痰无源,固本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