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茱萸汤治杂病——温桂荣

 柴桂苓 2017-05-21
吴茱萸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和胃降逆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痰饮上逆引起的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如急性单纯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呃逆、偏头痛、腹痛、妊娠剧吐、复发性口疮、寒痰壅盛引起的高血压等病症。谨守病因病机,结合脾胃虚寒,脾阳受遏的病理变化规律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再根据每种病症的不同而灵活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治疗脾胃虚寒的理论依据
脾胃虚寒不管由那方面因素造成,若为饮食不节或情绪诱发,会出现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多以肝寒为本,胃寒为标,二者相互影响。
1.从脏腑上分析本方主要病变在肝脾两脏。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在正常的情形之下,肝气疏泄,使脾胃气机升降协调,正常运作。脾主运化,使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肝脏提供营养物质。若脾阳虚衰,脾阳不振,温运无力,阴寒内盛,可见脘腹隐痛,腹部冰冷,肠鸣,腹泻,纳差。若寒湿困脾,清气不升,或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晕目眩等症。若“ 肝寒犯胃,胃失降下之常而干呕,胃中之清涎冷沫随上逆之气而吐出,肝寒为本,胃寒为标,也应是厥阴病吴茱萸汤证的主证” 。
2.从经脉上看肝之经脉与胃相通,“ 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 (《灵枢.经脉第十》)。由于肝经抵小腹,夹胃,肝经与胃相连通,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的盛衰强弱必然会影响到胃的消化吸收,并影响胃肠功能,可出现胀满,疼痛,纳呆,便溏,疲倦乏力等症。
3.从饮食所伤上推敲由于饮食不节不洁而损伤脾胃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如过食生冷,冷冻等寒凉食物,或过服寒凉药物,损伤脾阳,脾阳虚衰,水谷失于温化,温运无力,故胃脘冷痛,呕吐清稀痰涎,纳差,大便稀溏等症。


脾胃虚寒的诊断依据
在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单纯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呃逆、偏头痛、腹痛、复发性口疮、妊娠剧吐、化疗之消化道毒性反应引起的呕吐和高血压病等疾病,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与脾阳虚衰密切相关。尤以急性单纯性胃炎、偏头痛、妊娠恶阻、化疗之消化道毒性反应引起的呕吐等最为常见。在临床上所见的急性单纯性胃炎,由脾胃虚寒所致的也不少。要是见到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水,四肢冰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可用本方合良附丸、丁香柿蒂汤化裁,能缓解病情。还有常见的偏头痛,除了一些是由于器质量性疾病引起之外,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者,一些与寒凝肝脉密切相关。每因感受寒邪或饮食生冷而加重。若一侧头痛较甚,呕吐清稀痰涎,四肢冰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可用吴茱萸汤加天麻、僵蚕、白芷、川芎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息风止痛。临床上常见的妊娠剧吐,有一些是寒凝肝脉所致。切勿因患者正在妊娠而不敢采用吴茱萸治疗,以致一再延误病情。这类患者往往是平日喜食生冷,加之性情易生闷气。这类患者大多数是脾胃虚寒在前,而肝气郁结在后。若见孕妇呕吐严重,或呕吐清稀痰涎,纳呆,择食,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四肢冰冷等症,应机立断采用吴茱萸汤合丁香散化裁,既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又和胃降逆,行气安胎。而慢性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呃逆、腹痛、复发性口疮、化疗之消化道毒性反应引起的呕吐和高血压病等疾病,尽管病因病机不同,病症有异,证型种类繁多,但有一些是与脾胃虚寒,痰饮上逆密切相关,可采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和胃降逆的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疗效令人满意。



吴茱萸汤的药物分析
历代多认为吴茱萸汤为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经典名方,本方主要作用是温降肝胃,补中泄毒。吴茱萸汤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著称,但有些医师认为吴茱萸汤中吴茱萸有毒性,故在临床上较少应用,有见及此,有必要从方药探讨。
吴茱萸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校注》,其载:“ 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 ;《名医别录》日:“ 大热,有小毒。去痰冷' 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 ;《本草纲目》云:“ 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 ;李杲日:“ 浊阴不降,厥气上逆,膈寒胀满,非吴茱萸不可治也” ;名医陈瑞春认为吴茱萸为大热之品,性辛温香窜,其辛辣之味胜过附子,故用量应当斟酌,一般以3~5g为宜。查《伤寒论》第二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吴茱萸汤方中吴茱萸的用量是一升,折合克剂量是18~30g。在临床常视病情的轻重和患者对辛辣的耐受性而酌情应用,常用9g亦未见不良反应,但未经炮制的生品必须小心应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其功用有三:①宣散郁结。善治厥阴肝经气机郁滞所致的病变;②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善治脾胃虚寒,肝气上逆所致的呕吐痰涎,头痛,胃脘痛等症,正如《药性论》载:“ 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 ;③既抗胃溃疡和消炎镇痛Hp60,又能镇吐和降血压。吴茱萸辛散苦降,能温肝、疏肝,若胃肠病属中焦虚寒又见呕吐清稀痰涎者,可与公丁香、高良姜、制半夏等配伍;寒热错杂者之呕吐,可加川黄连等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疗效确切。
生姜味辛性微温,《名医别录》载:“ 主伤寒头痛?……咳逆上气,止呕吐” ;《本草拾遗》日:“ 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其功用有三:①治伤寒头痛;②温中散寒止呕;③有保肝的作用。生姜是临床常用的止呕药,其味辛性温,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功效,仲景除了和吴茱萸合用外,还和半夏或橘皮、竹茹等合用,后世在仲景的基础上,将生姜和不同的药物配伍合用,发展变化了许多名方。如温胆汤(《三因方》)等,既理气化痰,和胃降逆,又清热安神。
吴茱萸与生姜伍用,在相互促进中增进了疗效,减轻了吴茱萸的不良反应。仲景常用于治腹痛,干呕,或呕吐清稀痰涎,头痛而厥冷者。
党参味甘性平,《本草从新》载:“ 主补中益气,和脾胃” ,功用有二:①扶正驱邪,若身体虚弱,正虚邪实,攻补两难之际,可用党参配合祛邪药,扶正驱邪,攻补兼施;②抗胃黏膜损伤和抗溃疡。体质虚衰者,其用量要大。
大枣源于《神农本草经校注》,其日:“ 味甘,平。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 ,此外,还有保肝的作用。党参与大枣配伍,党参健脾益气,大枣缓和药性,共奏调和脾胃,扶正祛邪之功。
诸药合用,一方面通过温中散寒,宣散郁结,调肝和胃,调整胃肠机能,改善脾胃虚寒的病理状态;另—方面健脾益气,改善体虚,增强抗病能力。正如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 温剂》载:“ 吴茱萸汤,厥阴、阳明药也。厥阴为两阴交尽,而一阳生气实寓其中,故仲景治厥阴以护生气为重。生气一亏,则浊阴上于阳明,吐涎沫、食谷欲呕、烦躁欲死,少阳之阳并露矣,招起垂绝之阳,与人参震坤合德,以保生气。仍用姜、枣调和营卫,则参萸用之以承宣中、下二焦,不治心肺,而涎沫得摄,呕止烦宁” 。


吴茱萸汤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1.急性单纯性胃炎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急性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常以胃黏膜糜烂和出血为主要特点。从中医的角度上看,有一些病例往往由于脾胃虚寒所引发。脾阳不足则水湿不化,痰饮水湿蕴结于内,气机郁滞,胃黏膜失去气血濡养,其病由此而生。除了胃脘疼痛之外,还有胃脘冰凉,喜温喜按,呕吐清涎,喜热饮,纳差,大便溏薄,舌质量淡,有齿印,苔薄白,脉弦紧,可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和胃降逆的吴茱萸汤加延胡索、制半夏、肉桂、木香等,有_定的疗效。若呕吐清涎者,用本方可合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若胸脘痞满,隐痛,欲呕,纳差,口中黏而淡无味,肢体困倦,用本方合平胃散燥湿运脾,降逆和胃;若胃脘胀满,疼痛,兼有微恶风寒,头痛,舌苔白腻者,可用本方合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若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可用本方合枳术丸健脾消痞;若胃脘痛甚,可加延胡索、制乳香、田七、制香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偏头痛西医认为本病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以病程长,间歇性发作,缠绵难愈为特点。中医的角度上分析,有不少是痰涎上逆所致。常由脾阳虚衰,肝失疏泄,痰饮旋即上逆触发。临床上只要一侧眶上眶后额颞或后顶枕部位搏动性痛,直至疼痛甚而难忍,对光敏感,视觉模糊,还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症等,如能结合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即可确诊。因此,只要出现头痛较剧,头沉重,颈部僵硬,胸闷,呕吐清稀痰涎,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可用本方加减治疗。若头痛如里,肢体困重,加羌活、防风、蔓荆子、苍术祛风胜湿;若胸脘满闷,恶心欲呕,吐清稀痰涎者,加制半夏、陈皮、茯苓、春砂仁燥湿化痰,行气降逆;若头痛剧烈,加蜈蚣、天麻、僵蚕息风止头痛;若痛处固定,痛如针刺者,加桃仁、丹参、赤芍活血化瘀而止痛;若畏寒肢冷者,加细辛、白芷、藁本散寒止痛;若神疲倦乏力,遇劳加重,面色苍白者,加黄芪、白术、当归、天麻益气养血,息风止痛。


3.妊娠剧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与胎盘内分泌因素和精神神经因素有关。从中医的理论上分析,主要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盛,阻遏气机,导致冲气上逆。除了恶心呕吐频繁,或呕吐清稀痰涎,择食,厌食,恶闻油腥之外,还有神疲乏力,头晕头痛,渴不欲饮,四肢冰冷等症。根据病症,可因证立法,因法立方,因方选药,果断采用吴茱萸汤加半夏、藿香梗、春砂仁治疯若纳差,大便稀溏,体倦者,可合丁香散化裁;若胸闷心烦,暖气频作,呕吐苦水或酸水,用本方加温胆汤、川连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若食入即呕,所呕皆为食物痰涎,眩晕体倦,口黏且苦,用本方去吴茱萸,再加新制橘皮竹茹汤(《温病条辨》)清热化痰,降逆止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