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花鸟图立轴】 专家估价:60万 店主报价:50万、58万 黄鼎点评:这件作品署名是阿寿戏作,说明是潘天寿的早期作品。在书画鉴定中,不论是作家的早期、中期或晚期作品,实际上都要一脉相承的。这件潘天寿早期的作品,它是用偏淡的墨画的。比如这两只八哥鸟,墨水分渗化的很厉害,那个鸟形的结构是很难把握的。如果让造假者一画,嘴巴、头、背部、尾巴、脚肯定涨开了,涨(开)了以后这个结构就不像话,可能就真的变成小鸡了。那么是作者本人画的,它虽然涨化了,但一笔仍是一个结构。嘴是嘴,眼睛是眼睛等等,这些地方位置都在。再看右边这个牵牛花,花的藤蔓这个穿插是很有讲究的。让人感觉很舒服,这个空间分隔也很到位。因为这个藤、线条加上这个花朵叶子,实际上是线条跟块面的关系。这个组合得好的时候肯定是真,组合得不好跑位了,变得满纸墨珠就不真。经我鉴定,这是一幅潘天寿·花鸟图立轴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潘天寿在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家的这种艺术大师里面,他的作品留下来的是特别少的。他的《鹰石山花图》在嘉德2015年拍了2.4亿多,去年嘉德又卖了他的另一幅《无限风光》,成交价2.8亿多。他成熟时期的大幅作品完全不是以平方尺来论价。但是他早年能够画成这种高水平,具备临摹手法,这种高水准用墨的技巧,这也是一幅他早年时期的精品之作。 【宋代·建窑系蓝油滴盏】 专家估价:3万 店主报价:4万、5万、15万 宋宝财点评:这个盏它的口沿包了一层铜的金属扣,里面的黑釉非常明亮,迎光看会有一些非常漂亮的蓝斑,我们也可以叫它蓝油滴,这即使在正宗的建窑口里面也是非常少见的。它的底足部分有一个修胎的痕,也可以认为它是止釉线。圈足部分猛一看上去类似于我们的平底,因为它里面内削了一刀,但很不明显。综合这几个特征,应该是属于建窑系的。建窑系在福州范围之内有几个非常有名的窑口,比如说玉林亭窑、茶洋窑,还有福清窑(东张窑)。它们和水吉镇的建窑有一些不同,首先建窑的胎是那种灰黑胎,而且烧成的温度非常高,非常致密。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小盏的胎,它漏胎的颜色是灰黄色;第二,器型,尤其是它这个腹部收的过急了,建窑的腹部是很温柔的;还有一点,圈足的部分,真正的建盏它修的非常规矩,尤其是它的外底心会浅浅的削了一圈。而这个显得就比较粗糙,猛一看上去有点就跟平底一样了;最后,正宗建盏的釉子是非常厚的,而且流釉和积釉现象非常明显,而我们这个盏它的釉子相对就很薄,流淌下来的时候不均匀。像这几个特点都非常符合福清窑的特点。经我鉴定,这是一件宋代·建窑系蓝油滴盏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宋代以后我们中国航海业的发展,外销和外贸也越来越大了。广州、杭州,包括泉州都是很重要的港口。成为贸易港口以后其实对当地的瓷业发展是很有帮助的,福建这个地方正好利用了这个优势,发展起来了一些烧外销瓷的窑口,也仿我们中国内陆的这些大窑口。我觉得这些窑其实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因为它毕竟见证了那个时代,海上的这种陶瓷之路的一个历史。 【清中期·冲天耳三足铜香炉】 专家估价:2.6万 店主报价:3万、1.6万 陈建明点评:这种炉子根据宣德炉谱的记载,它是仿制宋代官窑冲天耳三足炉的造型。炉形很经典,很高雅,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仿制。如何来区别这个炉子是明代仿的,还是清代仿的。明代的这个炉子当中,宣德的这个德字中间是没有一横的。到了清康熙55年,《康熙大典》出来以后才有了德字中间一横这样的一个写法。此外这件器物它的这个皮壳包浆称之为原皮壳,就是在长期的使用当中,因为里面燃炭火、燃香温度比较高,有一些手摸、灰尘慢慢的被高温吸附了,在外面一层一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的一个原皮壳。看似脏兮兮的,但是摸上去这个皮壳是很坚结的。经我鉴定,这是一件清中期·冲天耳三足铜香炉的真品。 刚才观察席的老师提到雅玩,磨掉包浆,有些炉子是不能这么玩的。有些炉子把原皮打掉以后,它当时里面这种金属的配比就改变了。比如说里面配有锡,锡是降低铜的熔点,而且能够增加它的流动性,在浇铸的过程当中它不容易产生这种气孔。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一旦加了锡以后,温度超越了锡的熔点,这些锡会雾化跑掉。这个铜炉上就会留下砂眼、孔洞。而且养炉要建立在它的这个铜质非常精良的基础之上,它一定是清代中期以前的铜炉,才有非常精炼的铜质。清中期以后全部都走下坡路了,因为在当年铜就是钱。 观察席意见:宣德炉是文房首器,是一个非常雅的东西,既然雅我们就得雅玩它。实际上历代的这些文人雅士对好炉都有一种定义,宣德炉奇妙最妙在色,就在它这个颜色上面。其实现在很多玩炉的人,实际上如果是这种包浆的话,多数情况下还是想要养出一种能在文房里面能把玩的那种色,那样更妙一些。这种炉子既然能够到代,我觉得不用很在意里面有没有擦伤什么的,我觉得我们可以玩一把。就磨掉这个包浆,雅玩,我觉得会提升它的价值。而且养炉是我们历代这个玩家一直在做的一个方法,不是现在说不能干这个事。像王世襄他们养出来的炉是非常棒的,就是炭火温养。如果不玩的话其实这炉子我觉得是失去了它的应该有的意义。 【仿傅抱石·人物图镜心】 黄鼎点评:傅抱石是一位擅长画山水和人物的画家,怎么看他作品的真跟假呢?他的画,他的笔线功夫特别精湛,还有他画这个山水跟人物的造型特别棒.造假者要想模仿他的画,第一个是笔功上会有很大的出入.因为傅抱石勾的线条很凌厉,还有造型上傅抱石画人物画造型很古雅,而造假者来画就偏到俗,有时候俗的非常难看,就是一眼假。这幅画它固然造型上跟傅抱石比较吻合,但笔墨出大问题了。因为它是印刷品,所以笔墨这种浑厚,笔墨这种韵味都严重的打折了。一般傅抱石的亲笔有十成的话,它不到两成,所以看上去就是轻飘飘的。好像这个笔线都浮于纸表,或者说像蒙了一层东西一样,看上去不赏心悦目。一看就是跟真迹差距很大,艺术表现力是大打折扣的。经我鉴定,这是一件傅抱石·人物图镜心的现代仿品。 观察席意见:印刷品里不一定全是不好的东西,我们在学习书法、绘画的过程中,最先接触的学习资料就是各门类的印刷品。但是从印刷品想变成艺术品,要经历两个要点。第一,这件艺术品的原作一定要是精品,名人之作。然后通过优秀的印刷机构把它精美地还原出来,呈现出来它最接近作者原本笔意的复制品。我们可以从很专业的甚至从事了几百年木版水印复制机构,印刷出来的中外历史名作。它们出来的效果可以说是下真迹一等,甚至可以达到乱真的效果。这幅作品是一幅比较低级的印刷品,建议您到专业的复制机构去买精彩的艺术作品的复制品。 【清中期·和田白玉夔龙纹盖瓶】 专家估价:32万 店主报价:28万、36万 王敬之点评:审美是不断在变的,比如观赏石。最早唐朝和宋朝是横向取势,但是到了明清时候开始竖起来了。我们现在看那个假山都是高的,喜欢往高里去。这个有一个最大的要求,就是玉必须好。这件东西孔镗得很好,但是这个壁比较厚。上面的纹饰很像青铜器上的纹饰,有很多地方有这种眼睛的形成,这是一种夔龙纹。而且上面有盖,是一个完整的料。整体我们看到的是天衣无缝的颜色,很协调。另外,古代的工和我们现在的工有个最大的区别,它是砂砣分离的。砂子是砂子,砣具是砣具。砣具带动砂子,砂子是散漫状的。而我们现在的工具是砂砣一体,把金刚砂焊接在砣具上面,所以出现的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砂子一边在这切削,一边在打磨,它出现的痕迹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了一个孔,这个孔是一个老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个孔里面的包浆,它是解玉砂这样拓的。经我鉴定,这是一件清中期·和田白玉夔龙纹盖瓶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从这件器物的制作的形式,以及它的规制来看,它是件带有宫廷路份的一件器物。但是从它的制作工艺,雕工的细节、气韵来讲,我觉得它的年代要晚一点,是清晚期。即便是清晚期,从它的玉料、制作的形式来讲,三十几万这个价格还是有的。 时间:2019年12月7日8:30-17:30 地点:宁波古玩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联丰中路499号) 时间:2019年12月14日8:30-17:30 地点:成都锦绣工场古玩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草堂东路66号) 时间:2019年12月21日9:00-17:00 地点:山西国际精品古玩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许坦东街16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