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视界】在大保利春拍邂逅数位身材肤色绝佳美人儿!

 alayavijnana 2017-06-05

今天的保利大航母春拍举槌的第一天,但是大部分的预展仍然在进行当中,所以,我们仍然在农展馆为朋友们带来新鲜专业的专题报道。


今天我们转场到了【吉金——重要私人收藏明清铜炉】预展现场。这两三年来,保利的铜炉拍卖亮点众多,我们之前不止一次为朋友们介绍过,2003年中国嘉德和2010年北京匡时的两场王世襄先生旧藏铜炉掀起了中国明清铜炉拍卖的两次高潮。去几年,铜炉市场一直保持平稳。而由于历史原因,学术界对于明清铜炉的系统性研究还有诸多研究领域上的空白,而保利拍卖近两年的【吉金】专场由市场带动学术,如果说王世襄先生的收藏重点在于明末清初的私家款铜炉,那么保利拍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明清铜炉世界,既向前探索更早期的铜炉,追寻更加接近“真宣德”的真相;也展现了清代宫廷铜炉的别样精彩。



有关明清铜炉的鉴赏,大象之前曾经有一个十分通俗的个人理解——欣赏铜炉如美人——看身材、看颜值、看出身,在这次的保利春拍【吉金】专场上,就出现了几只身材、颜值俱佳的绝色美炉。


我们还是首先一起来简单解释一下欣赏炉子如美人的三个要点吧。或许这个和男人选择女朋友的标准有着诸多异曲同工吧。


**看身材


如果是男性的眼光找女朋友,可能会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丰满的,有人喜欢苗条的,但是看炉子的身材,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眼光或许是一样的。明清铜炉的很多款式在“身材”上有所微妙的演变,但无论如何一个优秀的香炉,它在视觉比例上,一定会让人感觉到最最舒服的那种,高矮胖瘦,改变一点都会觉得有些别扭的。


**看颜值


对于很多男性朋友而言,找女朋友第一还是看脸的,哈哈,对于炉子而言,“颜值”便是其皮壳的颜色了。

如去年的北京保利春拍上,一只炉身皆为枣红原皮包覆,光亮如镜,油润抚腻的正德阿文炉,拍出322万元的高价,如果没有这样的皮色,自然是绝无可能有如此高价的,所以,看脸,很重要哈。


2016年北京保利春拍

明正德 阿拉伯文鬲式炉

口径13.3cm;高9.3cm

成交价:RMB  3,220,000


**看出身


如果是男人找女朋友,出身当然很重要了,有的女生颜值身材都很棒,但是一开口说话就露陷了,一个女生的由内而外的涵养可不是化个妆,穿戴整齐名牌衣服就能够搞定的了。书香门第,良好的教育背景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选择一只好炉子,“出身”大约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哪位有名的制炉名家之作,其二,是它的传承经历,其三,底款所带来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含义。


如去年的北京保利春拍上,这只王世襄先生旧藏的大鬲炉,经过了文革洗礼,还保有原底座,这样的名门出身,自然配得上千万元级别的高价了。当然,这里我们还是要再次强调一下,像王世襄先生这样的名门玩家收藏对于炉子皮壳的护养,也是绝对重要的加分因素,我们之前说过,王老对于炉子皮壳的养护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招,所以,王老旧藏的炉子,都能焕发出少女一般光亮欲滴的肌肤色泽来。所以,出身名门,颜值往往也会不同呢。


2016年北京保利春拍

明末清初 鬲式炉 

口径22.2cm;高9.9cm

成交价:RMB9,430,000




说了这么多铺垫,我们马上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次保利春拍【吉金】专场上的几位美人儿吧。


LOT. 5981

清乾隆 钵式炉

“巴格仿宣”楷书款

口径10厘米 高10厘米 重705克

RMB 1,800,000-2,200,000

展览|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博物馆,2015年

著录|《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页171,图155;《异云——明清宣德炉集珍》,美国Art Media Resources, Inc.,2016年,页150-155,图24


保利春拍上的这件钵式炉绝对称得上是身材、颜值、出身三者俱佳的完美美人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她的出身,刚才我们提到,明清铜炉有很多学术上的空白,比如,那么多的所谓“宣德炉”,到底真正的在明宣德年间制作的炉子到底具有怎样的标准,至今尚未有定论,所以,要在市场上觅得真正“宣德宫廷”出身的铜炉美人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而在数百年的明清铜炉史上,只有极少数的制炉名家在历史上留名,其中的一位,便是曾经为乾隆宫廷制作铜炉的这位满人巴格了。


巴格在清代铜炉领域的地位,大约就相当于唐英在清三代官窑瓷器中的知名度了,只是相比较瓷器,铜炉领域的学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历史记载也十分有限。过去两天,我们翻阅了各种史料,有关这位巴格先生的历史记载,实在太过于有限了。


对于“巴格”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宣炉汇释》,“巴氏仿铸尚不劣,而里世不见于著录,未知为清何时人,炉亦稀见于世。”民国赵汝珍也曾评价:“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均极摹制,惟巴格之仿宣可比宣器。”


大象也请教过一些铜炉方面的权威专家,根据他们查阅的资料,二十年来,在公开市场和私人所藏领域,所见到的“巴格”炉,不过就只有两三只,而保利春拍上的这只钵式炉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代名家,绝非浪得虚名了。


以下我们便从身材和颜值两方面,一起来欣赏一下巴格制炉吧。


钵式炉是明清铜炉里面十分罕见的品种(最多见的应该就是冲耳炉、蚰耳炉了),大象上手观赏这件巴格炉,状如宝珠,玲珑致美,钵式炉由于没有双耳可以陪衬,因此,它的美观度完全需要依靠口径、器高上下相称,比例掌握精准。我们看到这件巴格的钵式炉,不仅比例完美,其口沿向内翻折而收,看似细微的变化,却增加了制膜、浇铸、皮色等道道工序的难度,名家制作,名不虚传。


我们再看看它的颜值,通体现红皮,稍淡于枣皮红色,俗称猪肝色,娇丽不造作,宝光内敛。这样的光泽,实在令人白看而不厌,欣赏铜炉,真如同欣赏一位美人了。


参阅:“巴格仿宣”款蚰耳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另有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一例“巴格仿宣”款蚰耳炉,故字号177098,是为乾隆朝巴格铸炉的标准器,其制作水准工艺,完全可以和保利的这一件相比对,自然,保利春拍的钵式炉也完全称得上是巴格炉的标准器了!




LOT. 5999

清早期 冲耳炉

“淡宁”篆书款

口径11.8厘米 高5厘米 重1213克

RMB 1,500,000-2,000,000

来源:台湾杨炳祯旧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