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东古镇建昌营,仁义胡同话仁义~

 燕山茶社 2019-11-25

迁安建昌营镇扼冷口关,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民间有俗谚:填不满的开平城,拉不败的建昌营,以示建昌营商业之盛!

说到建昌营就不能不提建昌营仁义胡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仁义胡同”、“六尺巷”有二三十处之多,迁安建昌营镇的仁义胡同就是其中之一。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邻居建房起争执,捎书在朝为官者,为官者写诗给家人,让给邻居三尺地,邻居惭愧亦相让,皆大欢喜传美谈!“

以和为贵,和气能生财,人心思和乃仁义。商业交易过程中,有时候产生一些摩擦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商贸交易以和为贵,和气能生财,人们倾向合法、和平的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市场,强买强卖者有之,掺杂使假者有之,那么,这个地方无论区位多好,最终都会人去才散。现在社会的营商环境、全民招商,实际上就需要每个人守规矩,按照规则办事。

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为官造福桑梓地。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但是,在仁义胡同的故事中,在朝为官者,一般都没有以权势压人,而是告诉家人和合乡里。那么,朝中之官为什么不干涉民间之事呢?因为为官者,尤其是为官清正者,都愿意在老家留下好的名声。而且县官不如现管,冒着干涉地方事务的风险去争三尺之地,实在得不偿失。如果欺人太甚,匹夫见辱,把剑而起,小民也有尊严,为了尊严,小民选择鱼死网破的话,会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故事中,为民的一方,并不肯轻易的屈服,很多人难以理解。实际上,争执双方是街坊邻友,虽然有争执,但是因为有情分在里边,即使争执也会留有余地。故事的最后,为官者让出三尺之后,小民也愿意让出三尺之地。因为挣得脸面以后,小民也不愿意背负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名声,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建昌营镇地区,汉满回等民族交错杂居,也体现了群众渴望互相尊重、和平共处的心理。虽然有这么多的内在原因,但是不能否认故事中邻里之间互谅互让的美德,纯朴的民风民俗让人暖心。

实际上故事也有另外的版本,安徽桐城六尺巷是全国最为著名的仁义胡同,而离桐城不远的合肥就是李鸿章的老家,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依仗李鸿章的权势,横行乡里,欺房占地,为非作歹,在他强抢民女的时候,遇到了为官清正,不畏强暴的彭玉麟,最终李秋升耍掉了自己的脑袋。

在朝为官者,要在乎自己的影响,不要为子孙留骂名,小民从来不可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