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一新生中医初体验(一)

 鉴益堂 2019-11-25

见习心得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根据学校布置的任务,来到离家比较近,我也比较熟悉的济钢医院见习。被安排到中医诊室,跟科室主任李主任简单交流后,第二天短暂的见习生活就开始了。

刚学习中医半年,专业课只学了《中医基础理论》,所以在诊室里我能做的就是边看老师安排给我的书,等有病人来时在一旁看老师诊断,熟悉流程,也希望能从中摸出一点经验。

两周见习下来,我的感触真的不少。首先就是医患之间的信任对于疾病的治疗是很重要的。《扁鹊传》中说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这第一条和最后一条,都是不信医的表现。

在见习的两个星期里,绝大部分病人都对老师很信任,不难看出有很多病人都是李老师的老病人,因为确定了治疗效果才一直找老师为他们治疗。他们之间的交流就像认识多年的朋友,轻松的氛围中,老师就通过一般的诊断流程判断好了情况,而后开方拿药。两周下来并没有见到什么新闻里常见到的医患纠纷。但是不相信中医的确实见到了。

有一个病人我记得比较清楚,由母亲带来让老师给看看,但是看完老师想给开方子时,病人的母亲却拒绝了,老师也不强求,一行人走后,老师对我说不信中医者不治,我就想到了扁鹊传里的那句话…

还有一点我感触比较深,原来听过一个词叫久病成医,经过见习,我确实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些病人来了坐下,还不等老师说些什么,自己已经说得头头是道,到让我这个虽然学的不久但却是专业医学生的我一头雾水…这件事情其实反映出一个学医的道理,就是得多实践多练,注意经验的累积,日积月累,久而久之,离成为真正的中医就不远了。

再有就是要沉住气。两周的见习生活里,每天看老师坐诊,病人多的时候老师一坐就是大半天,鲜少能起来活动,要是沉不住气,内心浮躁,怕是不行的。还要有耐心,想有一些病人总是对自己不放心,所以问这问那老怕有什么差错,还有些年纪稍大的病人,行动缓慢或是有些耳背听不清,老师都没有一丝不耐烦,对于病人的问题都会解答,对于耳背的病人,老师也会提高音量重复。有时候还会来一些小病人,老师就更加有耐心,轻声细语的,感觉连把脉的动作都温柔了不少。这种对待病人的态度,也是我从见习生活中学习到的。

趁着见习的机会,我也让老师给我看了看。我平时身体也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贫血的原因吧,我平时比较虚,只要活动量一大,我就累的不行,心脏跳速也比别人快一些,我还有点嗜睡,总是会感觉到困。手脚凉,头上还长了不少白头发,肠胃也不好。让老师给我把把脉看看舌苔我的问题果然不少,脾胃不和,肾气不足,肝气不足,肺气不足导致心气也不足…老师给我开了几副中药,还告诉我冲药的药引,我按时按量喝了几天之后,确实有了效果,最明显的应该就是我感觉我的肠胃好了不少,而且感觉手脚也没这么凉了。等喝完了一个星期的药我再去找老师时,老师摸过我的脉后便说我的体质改变的挺快,于是趁热打铁,又开了几副中药。

想做一个好中医,令人信服的中医,首先不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体调理的健健康康的吗?不然连医生自己都病恹恹的,有谁会放心去找这种医生看病呢?先从病人做起,将自己医好了,再去医治别人,不也就有底气了吗?现在我还达不到能看病治病的水平,但当我有了能力以后,我治的第一个人一定要是自己,这样我也有了信心,别人对我也有了信任。

现在,见习结束了,但是假期的学习并没有结束。见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接下来的假期除了休息娱乐之外也应该利用起来学点有用的东西。见习时听老师说了几本书,读《名老中医之路》和《马新童中医微信十讲》时也记录了几本书,前几天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我认为最先需要看的,希望假期过去以后我能有些许提高。

两周的见习,我熟悉了中医诊病的流程,阅读了老师推荐的书目,对中医产生了越发浓厚的兴趣,学习到医生对病人应该有的态度,了解到医患之间应该有的和谐关系…真的学到很多。虽然只有两周,但我觉得这比半学期在学校的学习更加让我受到启发,也许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复习我可能会忘记,但见习中的经历,学到的理论之外的东西我应该是不会忘记的。见习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什么学习方法比在实践中学习效率更高印象更深了吧。

下学期我的目标不会是简简单单期末考试混个及格,也不会偷懒放弃假期见习的机会,希望下个假期在见习时自己已经完成了心中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