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老年痴呆能逆转吗?

 中医药方便 2019-11-26



老年痴呆症,又叫阿尔茨海默病(AD),是脑神经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进行性的记忆力衰退,最后发展为生活不能自理,严重者长期卧床。

头CT和MRI检查,可显示脑皮质萎缩明显,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支持AD的临床诊断。目前全世界公认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余老师善于运用中医思维去探索未知的医学领域,他认为此病与肾精亏虚,髓海不充脑络瘀阻有关,并根据这一理论,治疗多例老年痴呆症的病人,取得极好的疗效。我们今天分享以下两例病案,抛砖引玉。

老年痴呆症验案一

患者,男,80多岁

老年痴呆,是余师在航天中心医院老年科会诊的病例,会诊目的:解决大便秘结问题。

初诊

①老头痴呆多年,不能讲话25年之久,每天进食需要人喂,自己不知饥饱,直到老太太喂不进去了,才知道他已吃饱。

②每天最大的问题大便干结难解。老太太每天用开塞露,戴手套帮老头儿把大便抠出。

脉诊:两手脉浮芤大张硬

④舌象因不配合无法看到,面色偏红

辨证:阴阳两虚+血瘀

处方

拟方地黄饮子加减

7付 日一付  水煎服,日三次

疗效

1.大便通畅,不再需要通便药。

2.出现了奇迹的变化,老头以前什么都不知道,但自从服了中药后,现在大小便也知道哼哼了,能配合喂食了,吃饱后也能摆手示意。还能配合余师伸出舌头来。

复诊

语言功能还没有恢复,守前方开14付药。之后余师因为被派遣外地进行医疗服务,两个多月后回来,想去跟踪这个病人时,发现他已经出院回家了。

老年痴呆验案二

于某,男,86岁,高能物理研究所退休干部。

病史:脑梗塞4年、老年痴呆、高血压、失眠、前列腺增生。

刻下患者健忘严重,走路不稳,坐轮椅就诊,坐、站、起、下蹲均很困难,需家人帮助。面色黯红,如醉酒状,排尿淋漓无力,大便便秘无力,夜间失眠,白天困倦。

脉象:脉浮弦滑芤大有力

舌诊舌暗红胖大舌苔黄厚腻,舌下瘀。

腹诊腹部拘急,下腹部拒按。

病机分析

1.肝肾精血亏虚

高年,两脉芤大,说明精血亏虚较重。肾精亏虚,不能充养脑髓,故脑萎缩。

2.痰瘀阻络

舌苔厚腻,脉滑,痴呆,痰浊上蒙清窍

舌暗红,舌下瘀,脑梗,健忘甚,瘀血阻络,导致肾的精气不能充养脑髓,故痴呆健忘。 

3.阴虚阳浮

面色红赤如醉,血压高,脉浮弦按有力而芤大,老年人不可能阳气比年轻人旺,所以认定此脉浮弦劲大是阳浮。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脉浮者,促喘悸,里虚也”。“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高年脉芤大,必定肝肾精血亏虚,导致虚阳上浮。

中医辨证:肾阴阳两虚,髓海失养,痰瘀阻络

拟方地黄饮子合下淤血汤出入  

另配:藏药二十味沉香丸

疗效

上方加减服药3个月后,走路平稳,健忘明显好转。

又3个月,走路轻健稳快,记忆力已比其家人都好,前列腺增生症状也消失了,腰腿有力自觉身体健康,已经两年没有看病了,偶尔由女儿来院开点桂附地黄胶囊服用。

余老师的临床经验总结

余师通过长期的临床探索,认为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多半是虚风气火上逆,它会造成动脉发炎如果再有血脂高(中医讲痰浊内生),就会出现痰随气火上逆,而造成动脉血管壁下的斑块形成,最后痰瘀阻塞细小的动脉血管,就形成了脑梗塞、脑出血、老年痴呆等病症。

学生体会

         抓住病机,对于疑难杂症的解决非常重要。老年痴呆症的病因,需要结合病史与脉象,顺藤摸瓜,一步步找寻根本原因。“治病必求于本”就是在此。

         优秀的中医需要反复琢磨余师的验案也让我们树立起对中医药的信心,不被看似可怕的病名迷惑,而是认真辩证,瞄准靶心,击破病邪。

  整理:张锡磊 顾然  排版:杨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