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溪心语】过年这点事

 锦溪苑 2019-11-26

2018

HAPPY NEW YEAR

【锦溪心语】过年这点事

文/李建美

又要过年了,让人不禁想起小时候的那些事……

小时候年前的年货大都是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才去买的,因那时候在外做工的也算回工钱来了,而生产队呢也结算好工分,每家来领取每个劳动力一年的工钱,这个时候是一家人最开心的事了。父亲是在矿务局风凰山矿工作,那个时候工资一个月几十块钱,除了每月给生产队上交一部分,那时候叫“投资”,也就是说有工作的人每月按时按额给生产队交纳的钱,拿钱顶工分的。我们家的劳力少,就我母亲一个人挣工分。这样父亲按生产队规定交纳一些钱,母亲挣点工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对当时那种条件来说,过的还是说得过去的。再说,母亲是个会过日子的巧手,裁剪做衣也是把好手,每年一进腊月,只见母亲白天裁剪好衣服布料,晚饭后就坐到缝纫机缝制衣服,有时候我睡醒一觉她还在那做活着。那个时候不仅给家里人做过年的新衣服,还要给亲戚家里人做,还有村里人买好布料都送来做,家里总是来来往往人不断。我和妹妹天天争着抢着撕日历,扳着指头数着还有几天过年,而大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各种各样的年货…

大人们每年的年货都不会忘记买一张大大的挂画,一个小胖姑娘或者小胖小子抱着个大鲤鱼!因为那寓意着“年年有余”!另外,还要从花铺上买一束假鲜花(朔料做的),放到最显眼的柜子上,红花绿叶的特别喜庆!

二十五,拐拐磨在晋城也有一说。大人们早早地把小米泡上,用拐磨磨成面汤发酵好,晌午饭后就开始滩_滩馍。它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滩出甜的,葱花的和原汁原味的滩馍。那时候的过年也有拿着滩馍走亲戚拜年,而现在的人们一样也喜欢吃滩馍,但叫法不一样,叫“煎饼”。也算是晋城一小吃。

二十六去割肉,那个年代,每家每户都喂的猪,这天早早的在大门外支起大锅,烧上开水,请上杀猪师傅,开始了一年才能吃到肉的日子。记得那时候每家喂的猪还要上交畜牧场,剩下的才可以自己吃。炖上一大锅肉,院里院外,满屋子都是肉香,那种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满足,只有小时候才有!

鸡、排骨,猪皮冻是小时候过年最好的美食,那时候吃的鸡都是自家喂的小土鸡,皮薄肉紧,炖出来的汤鲜味美。年夜饭最好的食材都是留到过年的那天,不象现在这样时吃时买,全是现成的。

年前还要蒸一锅又一锅白白胖胖的大馒头,那时候的馍头一半是白玉面,一半是白面,二十八发好面,二十九这天早上一直蒸到太阳落山。有枣山,枣花,各式各样的小动物,活灵活现的。母亲在忙活着揉面,试碱,看碱色是大是小?而我们小孩子寸步不离母亲左右,当母亲掀开蒸锅盖时,几个孩子争着抢着围在火边:“妈,试面疍给我吃”。另一个说:“给我吃,妈…”。母亲还没看清试面蛋的碱色如何,我们几个就为了能吃上试面蛋争的是动起手来,你推我嚷,小妹甚至借故嚎啕大哭,母亲一句嗔怒声,一个不痛的巴掌,随手把已看过的试面疍塞进小妹的嘴里:“哭,哭!出去玩去!都有份,轮着吃!”就这样,母亲蒸一锅,试一锅,一天下来试面疍吃的是一个不留,白白的馍头摆满了一条席子,这些都

备好后用来走亲戚。主食备的足足的。丰衣足食,一年的美好愿望全都寄托在食物上……

好吃莫过于饺子。 最难忘的是那储备饺子,包好的饺子冻上,可以包好几种馅的,猪肉白萝卜馅的、羊肉红萝卜馅的、韭菜鸡蛋素饺……记得一年三十晚上包好饺子,放在桌子上后都去睡觉了,待初一早上醒来发现,饺子少了,一看地上丢的饺子,嘿!气人!结果老鼠把包好的饺子偷走了。至打那以后,三十晚上不再包饺子了。

大年初一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了。那时候,一年几乎就不买新衣服,全指望过年的时候了。新衣服做好后,没事就拿出来瞅瞅试试。除夕晚上,枕着叠地板板整整的新衣服兴奋地睡不着觉!

去亲戚家拜年的时候,大人们总会抓一大把零食塞你口袋里,那时候的零食少,无非就是柿饼啊,糖块,瓜子一类给你揣上一大兜,因为走亲戚不仅能得到好吃的,还能得到压岁钱!

那时候的压岁钱虽然只有三毛、五毛钱,拜完年下来也有好几块钱的,这对小孩子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天天拿出来数一数,炫耀一下。走完亲戚之后妈妈一定会说:你的压岁钱拿来,妈妈先帮你保管着,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压岁钱让妈妈保管到慢慢长大……

这些年如果能重拾那些旧习俗,那过年的这些事是不是能够年味更浓郁…。

2018

HAPPY NEW YEAR

【锦溪心语】过年这点事

“我就想过来坐坐”

文/张静

“就想过来坐坐”这句话,是每年正月初二老公作为一个外甥女婿对舅舅说的话,也是正月初三侄儿对作为他叔叔婶婶的我们说的话,应该也是大凡有份亲情的人都想说的话!真正亲情之间的走动,不是流于形式,随便让晚辈提着礼物去上一趟,完任务似得。

正月初三,时钟显示10:50,爱人说,估计侄儿们不来了,昨晚下了雪,也没打电话,不等了,我们做饭吧。没等我和好面,手机响了,侄儿打来的,随后不几分钟,“咚——咚——咚!”有人敲门。门一打开,三个侄儿两个侄媳妇还有一个侄孙女提着大包小包进来了,自然少不了一阵寒暄。爱人说:“以为你们不来了,”大侄儿说,先去了他们姨夫家,放下东西就过来了,就想过来坐坐;二侄儿媳妇说,二侄儿明天要上班,没时间了,赶紧过来坐坐。

坐坐,一词用在这里多么合适,多么亲切,多么温馨,又是多么的入心!“坐坐”二字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带着浓浓的年味。这就是中国式的过年,中国式的家风,中国式的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在代代相传。一个个的脸上花一样的笑容,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心与心在交融,情与情在传递!

爷爷呢?侄儿们问道。在睡觉呢,我指了指西边的卧室,爷爷每天吃了饭都要睡上一会,今天有点迟,上午你小叔给爷爷理了发,才去睡得,有半个小时了吧。

侄儿走过去,推开门,爷爷地叫着,我也过去,“孩子们来了,起来坐坐吧!”老人睁开眼,赶紧起身,我和侄儿扶起了老人,侄儿给老人披上衣服,搀扶着下床,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老人开始一个个打量他的孙辈们,微笑挂在嘴角,89岁高龄,没有以前的劲朗,不说话,一切的感动都在那深邃的眼眸里,孙辈们围着老人甜笑着、看着、笑着……

端茶倒水,拿出零食招待孩子们,妥帖后,我便到厨房准备午饭,包饺子。二侄媳妇也跟我一块做饭。我和了两种面,一种胡萝卜汁和的面,一种白菜汁和的面;陷也是两种,分别是猪肉馅和羊肉馅。侄儿媳妇擀面皮,我和爱人包饺子。“小叔还会做饭啊?郭鹏就啥都不会。”“是啊,你小叔也不会做什么,就爱打下手。”你们不一样的,家里有父母都做了,哪能让你们沾上边?“哈哈,就是!”侄儿媳妇很爽快。饺子很快在我们娘俩的谈笑中完成了。爱人看火掌锅,水开了,饺子下锅,先煮猪肉馅的,大侄儿媳妇不吃羊肉,人多了,饺子也欢腾。煮了猪肉陷饺子,煮羊肉馅的,两大盘子上桌,加上我的宝贝、我的娘家侄女,老人10口人围城一圈,饺子香不香,都在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相里了!

此时,我的心情不知如何表达,一家祖孙四代同堂,其乐融融!除了欣喜还是欣喜,这才是家的味道,亲情的味道,真正年的味道!

大年初一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了。那时候,一年几乎就不买新衣服,全指望过年的时候了。新衣服做好后,没事就拿出来瞅瞅试试。除夕晚上,枕着叠地板板整整的新衣服兴奋地睡不着觉!

去亲戚家拜年的时候,大人们总会抓一大把零食塞你口袋里,那时候的零食少,无非就是柿饼啊,糖块,瓜子一类给你揣上一大兜,因为走亲戚不仅能得到好吃的,还能得到压岁钱!

那时候的压岁钱虽然只有三毛、五毛钱,拜完年下来也有好几块钱的,这对小孩子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天天拿出来数一数,炫耀一下。走完亲戚之后妈妈一定会说:你的压岁钱拿来,妈妈先帮你保管着,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压岁钱让妈妈保管到慢慢长大……

这些年如果能重拾那些旧习俗,那过年的这些事是不是能够年味更浓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