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榨油之乡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眼下是仲秋,处在峡谷地带的白龙岙村,散落着数十株高高的柿树,犹如在风中挂起了一盏盏小红灯笼,在稀疏的枝叶间,一枚枚火红的杮子长势喜人,仿佛在说:“快来摘呀,我熟了!”

这样的景象对我来说,是生平第一次遇到。这些柿子除了供人们食用之外,更多是碾成粉末榨成油,成为糊纸伞的一层层油。油纸伞之名因此而来,因为涂了一层层柿油雨水浸不透伞纸,一粒粒豆大的雨珠在伞面应声滑落而下。

白龙岙位于黄岩江口西南部。沿着82省道行进五六里地,到白石王村,自北向南过山下郎利民桥,向北挺进一两里地,现出自东向西三面环山的山岙,岙是山中平地之意。

杨寿根老伯年已八旬了,年轻时从家乡白龙岙出发进城工作,退休后“反哺”家乡。对他来说,家乡有如养在深闺未被人识,希望早日被外界知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王善良甘当义务向导,那年他57岁,趿了拖鞋,这是为了便于涉水。王善良说,最早王姓的一族来自陕西,后来后裔迁到舟山、椒江山头王乃至白龙岙。

从地形来看,这里是一块狭长的平地,三面所环之山都不高,最高海拔不足百米,北面是白龙岙岭,南面为陈家岭,有意思的是两山皆有一处相望的低岭口,高二三十米,杨寿根告诉我,过去村民为省脚力,挑着百斤重的担子沿着这石级铺设的驿道从低岭口翻过,山的那边是红三村红四村地界了,径入小东门;向北过陈家岭口,进入路桥地界了。

在我看来,这种环山地形阻挡台风肆虐,因为三座山就是天然屏障。但是会不会因此而闷热呢?王善良说,不热的,夏夜入睡他要盖薄被的。原来,风从东南面来,此外,山林制造“天然氧吧”。

而白龙岙之地名,除了“岙”字与地形相符外,“白龙”一词源自神话,传说古时这里有过旱天降雨的白龙。民间将“龙”当作图腾,乃至将帝王自当龙身。这样的解释在古代很流行。

昭应庙建于公元1040年,算起来距今近千年,老杨站在石碑前跟我解说。

周边长有柿树,分布在村道两侧,一二三株成邻,也有六七八株成片的。柿树高大直立,往天空发展,不占地,就像时下的小高楼。我年少时爱爬柿树,那时在城中不少小院长有一两株柿树,柿子还青涩时,我这个“小猢狲”就按捺不住了,偷偷爬树摘柿,有时遇主人叱责,吓得我险些跌下来。被我偷来的青柿往往涩口,但那份清香至今仍存在我的舌尖上。吃完青柿,就叫了几位小伙伴玩柿核,是台州民间的一种游戏,叫“刮懒柿娘”,“娘”就是核。在白龙岙就这么多的柿树,对我来说是一趟与柿的美丽邂逅。

村南一口湖泊,是人工改建的水塘,早年是沼泽地,牛误入泥中,如泥牛入海,需要众人把牛抬出,那时耕牛的性命重于泰山。王善根说起这个“桥段”,让人听了忍俊不禁。

村里还有一位热心老人叫杨伟福,从聊谈中得知,他是种植东魁杨梅的“土专家”,曾参加过全国种杨梅大会,白龙岙是东魁杨梅原产地之一。

探访时有意外发现,村中一条长长的溪坑还保留抗战避难旧址。王善根涉水而过,给我们在溪沿垒起独卵石作石矴。前方杂草丛长,抗战避难遗址长150米,宽10米,是当年防空防弹的避难区。在1944年至1945年,县城一有警报,就有城中千人逃此避难。这是因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形。这个遗址虽然尚未立碑,但它的存在已超越了文字上的意义。

40年前,黄岩白龙岙村曾是一个手工榨油基地。

杨寿根老伯整理出手草稿,题目叫《白龙岙村古代手工榨油作坊传统文化始末》,可以说是一份有关传统榨油业的记忆。

老杨还专程到黄岩区文广新局,希望将几尽消失的家乡榨油工艺申报为“非遗”,同时期望将富含人文资源的白龙岙村开发为集榨油与旅游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在此村,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前仍开有一间间榨油坊,用石辗、石磨、石锤以及牛拉动石辗,碾槽宽深一尺左右,石辗沿着环线辗槽运行,油籽因石碾的挤压变得松软起来,发出嘎吱吱的声响。

“白龙岙耕地面积少,人口多,每人平均只有三分田(山地除外),农闲时节祖先靠榨油谋生,村里有七成家庭以此为业,办起一家家小作坊。”老杨回忆道。

那时,台州各地都有不少榨油坊,传统榨油业蒸蒸日上,除了食油,还有其他用途的柿油、桐油等。

老杨说,村里上世纪50年代开有小作坊的,就有张、汪、王、杨等几十位手艺人。目前,此村人口有800多。

“我那会儿读小学,空闲时,帮家里做赶牛榨油,失学后成为父亲的小帮手,还当过卖油郎。”老杨说。

1958年大跃进后,私人榨油不准搞了,一切工具都归生产队统一经营,按件计酬,榨一车油记2工(10分为1工),到外地买100斤棉籽记10分,挑到家交生产队,榨油、卖油等这些活年轻时的杨寿根都干过。后来,他进林特局工作了。

榨油的主要生产工具为石辗、麻车及筒、石磨、牛等。

我探访那天,见到村中被保存下来的一只大如圆桌的石辗,因为石辗重又大,那时,由几家坊主合用它,包括石磨等其他“重量级”工具。

“上世纪60年代,黄岩县粮食局下属单位小东门粮油加工厂,向白龙岙借去4部麻车,叫村里熟练工汪官林、王小方、王道河、张人方、金明灿等5人,到该厂参加榨菜油、桐油、豆油等工作。”老杨说道。

换今天的说法,这是一项技术援助和劳务输出。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机械取代了手工,传统榨油业走向式微。

在台州,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起,电灯开始逐渐普及。

棉油,又叫棉花籽油,主要用作照明灯的原料。

“棉油来自棉籽,台州的棉花产地主要有:上辇芦村、三山、葭沚、栅浦、杜桥、章安、前所,主要分布在永宁江、椒江的两岸,这些地区为主要产棉地。”老杨说,在农业社会,棉花还成为妇女纺纱织布的主要原材料,这些都随手工业的淡出而消失。

而白龙岙没有种植棉花,主要靠棉花原产地供应棉籽,于是产生了买卖两方。买方到上述地区购入棉籽,用肩挑挑担,步行两三个小时回村,隔日再用产出的原油调换棉籽,1斤油换10斤棉籽。100斤棉籽,成色好的,产油13斤左右,差的次之。

“油不但用来照明,还可用来炸油条。榨干油余下的麻饼,是黄牛、水牛、奶牛等上好的饲料,人们把麻饼挑到黄岩城里北门江亭殿旁原日杂公司、县供销社前面卖,另外还可用作果树、水稻的有机肥料,供不应求。”老杨说。

老杨介绍道,菜油又称菜籽油。那时在台州,菜籽的产地主要在洪家、三甲、新桥、金清一带。菜油用作食用、照明,油脂含量高,价格偏高。每百斤上好菜籽产油量为48至50斤。

“菜籽可经两次压榨。每百斤菜籽第一次出油32斤,第二次出油16斤左右。榨油过程是:先炒熟菜籽,再用小磨磨碎,经过石碾碾细,蒸炊后放车筒里压干。每亩水稻田放入菜籽饼50斤,也可作为果树的肥料,这是纯天然的庄稼肥料。”老杨说。

有一年,我来到三门健跳港,看到油漆工将桐油用来漆木船板。

桐油取之于桐油籽,桐油树高开白花,果实圆形,主要产自宁溪、头陀、天台、仙居等山区、半山区。每只桐果二三两重,外层有厚厚的皮,内有七八个种子,用来榨油。每百斤桐籽产油55斤左右,需经三次才能榨干,具体为:第一次出油30斤左右,第二次出油16斤,第三次出油七八斤左右。

“桐油是植物中最贵的油,将籽直接放进石碾碾细,再蒸炊,做成饼,放麻车筒压榨。桐油是工业原料,用途广泛,造船厂用作桐油灰,涂在木板船上用来防腐烂,还作为涂料,作为家具油漆等。”老杨说。

在过去,白龙岙也是柿子的原产地,如今还留有柿树数十株。

这三位村中“元老”谈兴甚好,想建一两间榨油坊当作“非遗”展馆。

中午前,我跟几位乡亲辞别,骑着“电驴”轻快驰行,恍惚间似有条白龙从柿树林中腾空而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