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读者与普通读者

 昵称66398593 2019-11-26

   早就想着写这样一篇文章,谈谈文学领域的专业读者与普通读者,但这学期又开了新课,备课任务繁重,迟迟没有动笔,昨晚看豆友也涉及到这个话题,所以还是想再聊聊。

职业(学业)身份并不是界定普通读者与专业读者区别的标准,所以大学选择读中文系也不意味着你就是专业读者了,因为绝大多数人毕业后都不会再从事文学研究相关的工作,所以,这四年的本科学习有点类似于布迪厄说的那种“伪专业人士”生涯——也就是说,中文系学生作为“专业读者”,是有保鲜期的。

一般来说,“伪专业人士”有为期四年的“专业读者”身份。在这段时间内,学习者需要一系列的技能武装自己的专业性,文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只要掌握了技术性的“女性主义”、“福柯话语权力”、“后殖民理论”、“符号学矩阵”、“生态伦理批评”、“叙事学原理”,就能将迎面而来的任何文本粉碎。

我并不想像布鲁姆那样极端地把这些方法称为“憎恨学派”,因为从现实的层面来说,它们是写论文(这涉及到期末成绩甚至毕业)的利器,可以为赤手空拳的人提供一套趁手的刀具,我也从不怀疑这些理论所能开辟的阐释空间,它们丰富着我们理解文本的路径——虽然,这种丰富背后常常是贫乏,因为理论是缺乏个体性的,用叙事学解读一百部作品,看到的都不是作品本身,还是花式叙事学的变形。

何以如此?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变得非常专业化,术语迭出,概念狂欢,返过去看十九世纪的印象式批评似乎变得不可忍受了。这种专业化批评本身就是矛盾的。记得一位豆友抱怨,为什么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领域,国内每隔几年总能涌现出一些大家都认同的经典,而文学批评好像没有这种著作出现。这是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门极端向内挖掘的学科,它固然也写社会、也反映现实,但它所勾勒的最深的对象,是人的存在本身。向内挖掘的越深,评价的标准就越模糊,反之,如史学、社会学这些学科,更多的是向外描绘,因而,一种可视的、可量化的、公认的标准也就相对易于达成。

当下学科专业化的趋势,使得大多数文学理论,都趋向于模仿那些原属于社会科学的手法,用向外勾勒、向外批判的路径呈现文本原有的“内向性”问题,背道而驰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初读这些理论时,会带来智性的兴奋和愉悦——原来可以这么理解啊——然后,就是均质化,所有人写的都差不多,但就是没有一个能触及终极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本身就是只可领会、拒绝阐释、不足向外人道也的。这个所有经典著作中都隐藏的“不足向外人道也的”的终极问题是什么?我还说不清,昆德拉说是“人的存在”,昨晚又看韩松说,“其实大家都在写一本共同的书,都是要回答清楚——人是怎么回事,宇宙是怎么回事。但是我觉得我回答得比很多人差”,我们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都表达得不到位。

迄今为止,我们的语言仍然无法完整传达我们的生命处境与内心世界,文学是第一重尝试,在这个“隐喻”的过程中,已经耗损了不少可能性的表达,而文学批评则是第二重尝试,在这个“转译”的过程中,耗损之上增加耗损,对人的状况的表达,大多数沦为了对外部建构的表达——比如论文里常见的“帝国”、“民族”、“性别”、“生态”、“文化”,进阶版的“时空”、“历史”、“记忆”等。这些理念提供了一种可供模仿的民主范式,某种程度上说,它使得十九世纪那种印象式批评背后的“天才论”破产了——并非只有充满悟性的天才才能批评文学,现在,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套工具。

既然文学的终极问题无法通过学术论文表达,那么就看看,戴着镣铐跳舞是什么样,在现有的学术要求下,论文可以怎么写。在所难免的就是,有时候看学生论文,非常精纯的理论运用,漂亮到无懈可击,可同时又是乏味的、缺乏想象力的,这些文章不可能触动写作者,也更不会触动阅读者,因为里面缺乏由个人好奇心推动的问题感,作者只是在漠然地操演着一个现成的、跟自己无关的东西。这两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首先强调的就是不要用“XX理论视域下的XX作品”这类题目,然后就会督促写作者反复看文本,找到文本内部天然包含的细节,从这个细节里自然地生长出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文学理论没法套上去解释的,因为它们既包含着文本自身的个殊性,也凝缩着阅读者的个人体验。所以,并不是要返回印象式的天才主义批评,而是就个人的具体感受与真实阅读经验展开批评。

这是一个从文本进入批评的过程,而不是从批评(理论)返过去找文本的过程。

去年一个姑娘写《复活》,她提到了细节是森林里“人吃人”的情况,如果因袭陈腐的论调,又会扯到“贵族对农奴的阶级迫害”这种滥调,但后来经过一起讨论,她从人类学的“生食与熟食”进入了这个细节,以人类原始思维的角度阐释《复活》;今年开题,另一个姑娘想写《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她提到了“照相机”这个具体而微的意象,它与博尔赫斯笔下的镜子构成了一组奇妙的参照,而且这个姑娘又补充,米歇尔·图尔尼埃写作的一个风格是“悖谬”,经常出现前后相反、有误差的情形,所以,讨论之后,照相机成为了理解“悖谬风格”的关键,因为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凸透镜,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胶片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里面也有一个颠倒和悖谬的现象;这学期带着大家读卡夫卡的《城堡》,一个学生通过细读小说的空间结构描写,提出了K所置身的饭店内景,就是城堡的内景,K一直进不去城堡,只因为他“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这个观点出现在一本权威刊物中,我不会感觉太惊奇,但这位阅读者的提法,已经是一篇新颖论文的核心观念了。

很显然,这些论文都不涉及批评理论四件套(女性、后殖民、生态/伦理、权力),但却充满个人特色、趣味与想象力。无论最后写成什么样,写作者都凭借思考与细读,发现了他自己醉心的旨趣,写作论文因而也成为了“创造”,而不是“操演”。听到一位写作者说“查找相关资料很有趣”,比听到他说“找到合适的文本嵌入理论”,幸福很多。说到底,不是完全弃用理论,而是采用它的思路进展与表达方式,放弃它那过于明显的结论。我导师从前总说,用理论,要做到手中无刀,心中有刀。当然,这些批评模式并不涉及对于审美判断的培养,更多地还是为了应付论文,至多获得智性追求的满足感。实际上,判断力的精确与审美力的强度,并不依靠理论的培养,相反,我经常在非文学学习者的嘴里听到妙论,自然,论文的深度,也绝不是晦涩术语的堆叠,概念与人名的打架。

理想状态下,论文应该只说你怀抱好奇心去探索对象、只说你相信并了解的内容。这种论文写作,不再是高端术语自嗨、小圈子里的黑话复习、外人根本不感兴趣的隐微写作,如果一个外行人听了都感兴趣、觉得有启发,这可能是对论文写作不错的褒奖——前几天和体育学院的老师一起吃饭,聊起我师兄刚发在《外国文学研究》上的一篇论文,他写的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切入点却是“香味”,从香味入手,谈到人的身体差异,以及由此展现出的政治谱系格局。体育学院的老师说,哇,很好玩,想看。对于学术论文来说,这是难得的期许。

经历了四年的“伪专业”生涯,中文系百分九十九的人都会进入与学术绝缘的生活,阅读也彻底日常化了,伪专业读者终于敢承认自己普通读者的身份。这时,引领一个人进入文本的工具,不再是“专业化”绑定在研习者身上的刀具了,他被解放出来,用更平实、更生活化、更具体的方式来感受文学了。所以,每当我面对中文系这些年轻的面孔时,我都很清楚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从事学术研究,而使之暂时变得“专业”的那些技术,也会在毕业后瞬间生锈腐烂——一个中文系毕业,去保险公司工作十年,还用后殖民理论来读小说的人,是不可想象的,那些学术黑话与学术思维,也并不能助益于他的保险事业。

所以,对于占绝对比例的普通读者来说,把时间的限度放长一点,不仅仅是研习文学的四年或者七年,而是一生,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限阈里,早年阅读过的作品会对彻底绝缘于文学的中年、老年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能够产生影响,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产生的?文学理解的教育,除了为了暂时满足“伪专业性”的技术训练,还应包含什么?这些是我更为关心的问题。

比起“教外国文学的”,我会更认同“向绝大多数人打开文本”这一身份。巴赞对于电影批评家使命的告诫不敢稍忘:批评的目的不是揭露所谓的“真相”或者“真理”,而是使艺术作品的冲击力尽可能深入地传到读者的智性与感性之中。审美的感受力与思想的冲击力,正是系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那根弦上,没有统一标准,只有尽可能地作品生命化,无论是作品中叙事、思想、修辞、人物、事件,多一分嵌入自我的体会,就多一分将作品内化的可能性。在讨论文本时,哪怕什么具体的东西也说不出来,只说了一句“这段描写令我反感”,我都觉得作品与读者之间已经实现了神秘的汇流,读者向着那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东西又靠近了一分——文学理解的遗憾也在这里,她无法清晰地解释她的“反感”,因为这是属于她自己的,与她的过往经验未来认知扭在一起的情结,像死亡或者出生一样独特。

当一个不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六十岁时,还记起二十岁时读某部作品时的震颤,可能是最理想的文学后遗症:这种震颤来自本能,来自面对“自我”时的惶惑和惊讶,毕竟,文学作品处理的首先是人(不是别人,是你自己)的问题,然后才是关系、社会、组织、机构、制度等问题。费希特讲课时,让学生们对着教室的一堵白墙,持续地站了很久,他相信只有面对这堵墙,“自我”的感觉才能慢慢浮现——我在这里好无聊,我为什么要对着墙,然后问题可能会变成:墙对着的这个是谁?是我。以墙为参照物,对立面的“我”才有了自觉的意识。理解文学快活多了,面对的不是墙,而是文本。

有了照见自我的体验,阅读也就真正与阅读者的内在产生了勾连。我也最希望能在这个层面上,自己读着,同时也能让绝大多数不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进行普通的阅读。多读一本,就有一本的欢喜,就有一本渗入生命、影响生活风格的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