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是正妻沦为保姆,帮二房带10年孩子,一生无儿女,不得丈夫关切

 白云73 2019-11-26
本是正妻沦为保姆,帮二房带10年孩子,一生无儿女,不得丈夫关切

在民国社会中,曾有不少才子佳人的美好爱情令人心生向往。然而,旧社会的残余尚未完全消除,在爱情和婚姻中,有时还是存在着不少的无奈,包办婚姻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民国著名的言情小说家张恨水,在他的笔下曾有无数痴情男女的爱情令人动容。

而在现实中,他却不得不直面包办婚姻的苦痛。甚至在第一段由父母指定的婚姻中,他还中了女方的“掉包计”,最终娶回家的是面容丑陋的“假妻子”。他与第一任妻子徐文淑的人生纠葛,便在当时被迫开始了。

本是正妻沦为保姆,帮二房带10年孩子,一生无儿女,不得丈夫关切

这个被迫娶回家的妻子,最终没有被张恨水休掉,但也一直挣扎于表面婚姻中。张恨水对其从未付出真正的感情,再加上生下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夫妻之间更是没有多少感情可以维系。在徐文淑之后,张恨水再娶了两个女人回家。但无论张恨水的感情有多少变动,终究也是徐文淑无法掌控的。

有着正妻之名,但其地位却从来都是最为低下的。不仅一生没有得到丈夫的宠爱,就连成为母亲的愿望都没有实现。以其中张家的地位,最终孤寂死去也不足为怪。但在张恨水完全不在意徐文淑的身后事之时,二房的儿子却赶回来为其送终。正房与二房的关系过于尴尬,徐文淑究竟曾做过什么样的事情,以至于对方之子对其如此感恩呢?

这一切的“不正常”,在徐文淑的真情实意下便都有了解释。张恨水当年之所以没有将徐文淑赶回娘家,说到底还是顾及父母的颜面,以及不敢公然忤逆包办婚姻。但在几年的婚姻关系中,他对于妻子徐文淑依然没有感情。在成婚四年之后,张恨水事业开始起色,写出的文章大受欢迎,使其有钱供养整个大家族,还一起搬进了新家。

而在新家中,他同时也迎进了另外一个女子,也就是新娶的二房胡秋霞。此女子虽也不是容貌姿色极为出挑的大家闺秀,但比起丑妻还是要顺眼得多。一夫多妻在当时还是被允许的,而作为不受宠的正房,徐文淑自然没有什么权力阻止丈夫迎娶其他女子,只能自己吞下所有苦水。

本是正妻沦为保姆,帮二房带10年孩子,一生无儿女,不得丈夫关切

在张恨水娶二房之后,徐文淑也体验了“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心酸生活。而令人震惊的是,她与二房胡秋霞的相处却异常地和谐。她对于丈夫有怨气,却从不曾发作到胡秋霞身上。所谓的争风吃醋,在张家也是从未存在的。新娶进门的二房胡秋霞也很讲道理,在得知正房对其没有敌意之后,双方的关系便不再那么紧张。

更何况,胡秋霞对于徐文淑还有着很深的同情之感。一个不被丈夫接纳的妻子,且曾经痛失一儿一女,如此困境亦令其心酸。所以在徐文淑接近胡秋霞的儿女时,对方并没有抵触的反应。

最终为徐文淑送终的孩子,便是胡秋霞唯一的儿子张晓水。即便已到了民国时期,“母凭子贵”还是有着一定的道理。在正房无所出的情况下,二房生出来的孩子也是极为受重视的。对于张晓水,徐文淑即便不讨厌,大抵也是不愿意接近的。

而现实却恰恰相反,在胡秋霞生下孩子之后,徐文淑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对方抚养照顾,似乎是自己的骨肉一般。甚至在夜晚孩子哭闹时,都是由她来提醒胡秋霞的,而当时对方早已忽视孩子而入睡了。即便操心到如此程度,徐文淑依然放不下心,最终甚至主动请缨照顾孩子。

本是正妻沦为保姆,帮二房带10年孩子,一生无儿女,不得丈夫关切

由正房来照顾二房的孩子,这样的事情极为罕见。在徐文淑提出如此请求之后,胡秋霞也曾有过犹豫。毕竟她的儿子张晓水是张家唯一的男丁,难免要让正房生恨。但最终胡秋霞还是将孩子交与徐文淑照顾,在多年的相处中,胡秋霞已深感徐文淑的真心,自然是愿意信任她的。

而另外一方面,胡秋霞也是对无儿无女又不受丈夫重视的徐文淑起了恻隐之心。将孩子交给她照顾,也是为其艰难的生活提供了些许支撑。而这一照顾,便是十年之久。在漫长的十年时间中,徐文淑宛如张晓水的亲生母亲,将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予了他。

而相比之下,张恨水的做法就显得无情多了。一日夫妻百日恩,但张恨水对于徐文淑却毫无惦记,仿佛“不休妻”就已是极大的恩德,再无其他的恩德可以给予她了。作为一个“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在张恨水的笔下,男女之间的爱情都极为令人生羡。

而他本人对其自家正妻却谈不上有感情,一生都未为其考虑。甚至在徐文淑去世之后,他也没有回去送最后一程。他的深情展现在笔下,而对于一直惦记着他的正妻,他却永远给予无情与无视。胡秋霞尚且为徐文淑的真情所动,而张恨水则是一块融不了的寒冰,徐文淑至死也不能换回一句关切。

本是正妻沦为保姆,帮二房带10年孩子,一生无儿女,不得丈夫关切

最终在徐文淑的葬礼上,仅有张晓水一人为其送别。虽然不是徐文淑亲生子,但在十年的光阴中,徐文淑确实给自己代上了母亲的身份。感其情深意重,在她离世之时,张晓水赶为家为其奔丧,送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值得一提的是,徐文淑其实死于给张恨水寄信的路上。

当时她已受对方的冷落多年,却在期待对方的音信,最终因在半路上中风而不幸去世。张恨水的无情,在当时已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对于这桩掉包婚姻的不满,几十年的岁月都无法抹去。

倘若不是真情真意照顾了张晓水十年之久,在她离世之时,或许还不会用任何人为其送别。在这场婚姻中,张恨水成了无辜的受害者。而徐文淑则是在长久的一生中慢慢承受折磨,只好将爱都给了二房的孩子。好在张晓水亦知恩,最终成了唯一前去送别她的人,让她不至于孤零零地火化成灰。

文/林伯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