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云深不知归途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一】

从两河口沿东河顺河谷而上,清花亮色的河水与我们相向而行,两岸拔地而起的山直入云端,满山满河谷浓郁的绿苍翠欲滴。一个个村庄隐约在满山满坡的苞谷地里,缕缕炊烟悠悠缓缓,偶有一两声鸡鸣划破安谧。

行至硗碛湖,眼前豁然开阔。四周的山围拢成一个巨大的怀抱,碧蓝的湖水干净清澈,阳光温暖舒适,一丝风也没有,湖面波纹不兴,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影在湖中,山光树影,水天一色。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苹果、雪梨挂满枝头,臧家锅庄楼随意于坡地河谷。在泽根村偶遇八十多岁的老人背着大竹背篓去割猪草,背不驼腰不弯。放下背篓,坐在湖边的石头上给我们讲起红军过境的往事仿若就在昨天。泽根村守着碧玉似的硗碛湖,由宝兴通往夹金山的公路穿过村子,临公路的广场上有斗底、迥贡两座锅庄楼相邻而立,1935年6月,红军翻越夹金山前夜,毛泽东、朱德就在这两座小楼里临时住宿,夹金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今天的泽根村人臧家乐办得红红火火。

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新鲜的自然之气让你忍不住深呼吸。从地边小路下去湖边,路旁小野花或清丽或妖冶或妩媚,令人总有想要折一只的冲动。

毛、朱旧居后面湖岸缓坡种着一大片苦荞,每当荞子花开的季节,众多的外地人扛着长枪短炮蹲守着拍摄碧水蓝天雪峰荞麦花,荞子花已成为泽根村的一张亮牌。最先在河岸上种荞子的人只是想着荞子易种好收,周期短,做梦也没想到一把种子下去就洒出了一张鲜亮的名片。

脚下是细软的沙滩,眼前是碧绿如镜的湖水,什么声音也没有,清冽的空气像要洗净心中的余尘。周身被温暖却不炽烈的阳光宠溺着,所谓舒适和惬意应当就是说的这种状态了。

【二】

初秋的硗碛,天朗气清,蓝盈盈的天空挂着几丝轻轻柔柔的白云,满山浓郁的绿,河水清澈,野花遍野。到哪儿哪儿都是清清爽爽的草木之气,干净清爽的空气任由深吸一口便是穿透肺腑的舒爽。

无论曾经历过什么苦痛或负载过多少沉珂,当那么多的清碧和浓绿排山倒海般迎面扑来时,当清爽澄澈的空气如清风如美妙的爱情徐徐而入时,当刀削斧砍的山峰渐次凌厉时,满头长发忍不住在绿林清水边飞扬,沉郁或伤痛的脚步忍不住在林间小道上欢悦腾挪。

一座长满藤萝和青草苔藓的老桥横陈于河谷,公路沿河谷蜿蜒盘曲悄然深入密林,远处莽莽苍苍山重山,山连山,看不到去处,望不到归途。眼前是山是水是林是绿是浓得化不开的草野和峰峦。

一座刀片似的山突兀地斜插于公路右边山坡,像一片锋刃从山顶至山脚垂直于山坡嵌入。岩上松树苍劲挺拔,峭立于风口,像一排排哨兵屹立于峰峦之上。需昂首方可见直入云端的峰峦,需仰视方可触蓝天之下的伟岸。世间,有多少为己为人为家为国者也如这峭立的峰峦迎风挡雨不畏世艰?我们总是有那么些许的英雄情结,尤其遭遇困境或艰难时总会幻想着有那么个侠客或英雄能从天而降,幻境中的美好明知是虚无也总是存于某个不易触摸的深处,在凄风冷雨中悄然温暖着孤独的柔弱或凄苦。

公路在山脚处拐角往左跨过一座水泥拱桥而去通往夹金山。山脚公路旁一个几十米高的巨石特别惹眼,顶端平展如坝,顶部平台中间长一颗巨松,枝繁叶茂,苍劲挺拔,没有人知道它的年轮,当地人说他们祖祖辈辈都已习惯于它的存在,它似乎原本就在那里不生不灭。

相传多年前夹金山那边的部落久已垂涎于硗碛的物产丰饶、土地肥美,多次纠结人马欲翻山而来进犯。某年初秋雨停水消的季节,大队人马屯兵于夹金山脚河谷平坝新寨子处(今夹林局林海山庄所在地)。外族进犯的消息早已传到了硗碛,头人召集人马准备迎战,百姓整日备战无心耕种。摩柯家有身长六尺名曰安特耳的壮汉,力大无穷,单手拧千斤脸不红气不喘。眼见家园即将遭受蹂躏践踏,不顾家人劝阻,身背钢刀单身前往迎敌。行至石门关处,与外族百余人先头人马遭遇。安特耳双脚站定于大路中间,单手从背上抽出钢刀。恰是正午阳光明媚之时,刀一出鞘反射出一大片耀眼银光直射敌阵晃得人睁不开眼,敌方迅速隐入茂密的树林迂回而行欲以多胜少干掉安特耳。安特耳人高马大不易钻入林子,只见他反手把钢刀插入背上刀鞘,大吼一声,若洪雷滚过,似地震突临,一瞬间山崩地裂,山石乱滚树木崩塌,吓得对方先头人马惊若木鸡动弹不得。安特尔双臂一伸各抓住河两岸的山峰往胸前用力一拉,两座山就被他合到一起严丝合缝生生把敌军隔在了山那边。眼见着河两岸的高山被安特耳生生合拢的先头部队吓得屁滚尿流一路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回到扎营处,将亲眼所见汇报给头领,先前的山崖崩塌声早已传到大队人马处引起了一阵慌乱。头领慌忙召集所有人马连夜撤军翻山越岭赶回自己的地盘,从此后再也不敢轻易出兵进犯硗碛。夹金山两边的人们重又过上了安宁和平的日子。可唯一的通道被合拢的大山阻断了,来自夹金雪山的青衣江水也被山阻断成了一个大海子,从此后当地人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摩柯神措”。山两边的百姓历来有相互通婚的习俗,重又恢复和乐安宁生活的人们多么渴望能交流来往呀。安特耳应众人嘱托,背上他的钢刀又去了摩柯神措,只见他反手拔出钢刀,抛向天空,钢刀打了个漂亮的旋子,刀尖向下刀柄朝天直直地插入两山之间,震天一声巨响,两座山被生生劈开,湖水重又流淌,干涸的河床又有了生机,河两岸重又山青草绿牛羊满坡。钢刀嵌入右边的山坡变成了那道凌厉的山崖,刀柄上的玛瑙滚下山崖落在山脚变成巨石守在路边,串玛瑙的樱子长成巨石上的苍松和巨石一起守卫着来往的商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因了湖泊的消失巨石的降生,人们又给这个地方改了个新的名字叫“大石包”,那耸入云端的钢刀岩上因常年生活着几十只巨大的金雕,当地人便称之为“金雕崖”。眼之所见的巨石和消弭无踪的湖泊让后来的人越来越多地记住了大石包的地名。

多次往返夹金山经过此处虽惊异于独特的地貌却从未停留。此刻,站在巨石前,抬头仰视,松柏苍劲,山陡岩峭,峰峦奇绝,直入云端,恰似一扇大门峭立于峡谷。听人说起那些带着神性的传说,虽明知是虚幻却依然在心里陡生敬畏。一山一木、一水一草、一石一虫皆有灵,存在皆是恩赐,自然的慷慨,我们往往不懂得珍惜,毫无节制地挥霍,成了习惯。面对这些处处闪现着灵性之光的自然之物,人呀,渺小得如蝼蚁。总是习惯于把自己放置于干净的自然之中,洗涤或净化,或安坐或静思或腾空思绪吐故纳新,这实在是人生最惬意的享受。

【三】

金雕崖脚河岸砂石铺成的平坝耸着一个大广告牌“走出扶贫新路子,带动农户奔小康”,下有电话及箭头指示“四川省夹金印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了。拐过金雕崖,公路往左跨过青衣江上水泥桥往夹金山而去,一条碎石路从公路而下往右沿山脚延伸,一眼望去并没有特别之处。路两旁五色经幡迎风而舞似乎在提醒着这里是西藏,大门外碎石铺成的停车坪上杵着十几米高的乌木倒是有些惹眼。同行的高老师介绍说迎在停车坪的一众人中间的高个子便是夹金印象的老总罗伟:头戴宽沿牛仔帽,身着黑色T恤,蓝色牛仔裤,白纹黑底运动鞋,古铜色的皮肤给人干练健硕的印象。二米多的个子,任谁初见若不特别说明,谁都会误认为他是典型的康巴汉子。见过太多眼睛向上昂首傲慢的人,加之之前听说罗总是军人出身,曾在部队多次立功,没想到一开口确是如此的低调、谦逊,言语中的温文儒雅颇有些让人意外。听罗总介绍说庄园里的一切都是他亲自设计打造,进到庄园,所有人瞬间便被一点一滴的细节所折服,被惊讶与欢喜包裹:完全照顾着一树一木一草一石,不破坏任何一处自然天成的美,处处流泻着石木之气自然之灵,每一处都传递着温婉细腻包容。厨房建在入口处一自然平台上,钢架亮瓦,只一人高雪白的墙壁,上半截全然敞亮着,抬眼便是高山密林,伸手便是绿树鲜花,倾耳便是鸟鸣溪声。绝大多数的人已习惯困守于油烟于半封闭的无奈中,在这样的厨房里做菜,该是一种多美的享受和惬意?劳顿于尘世奔忙于喧嚣,在心底,许多人都向往着诗意和远方,能让做菜的环境都变得诗意和美好的人,是不是已经让生活走在了诗意的路上?

依着厨房前的地势打成水泥坝子,长着苔藓、蕨类和灌木的巨石丝毫无伤地矗立在坝子边上,拴在树枝上的五色经幡随风吟诵,坝子边红枫已初露羞色,格桑花、菊花、太阳花开得妖艳灿然,乳白色的铁艺桌椅和四周的树木花草浑然相融。摄影师们拿着器材去寻他们的目标了。泡一杯茶,坐在铁椅上,任阳光宠着满身满眼,翻看着随身携带的书,随手写下一些恬静安适的文字,任由蝴蝶停歇在书页上,听坝下江水淙淙流过,倦了,抬眼便是苍翠浓郁的高山,蓝得逼人眼的天空;困了,假寐中鸟鸣声悄然入梦。时间变得清缓,世界也似乎只剩下了树木、流水、野花、高山、流云、蓝天……那些刻骨的痛或伤痕,那些复杂的纷扰或纠葛,那些理不清的困顿或忧伤,似乎都远逝或逃逸。沉迷于这样的清欢,独自守着眼前的安适。被欢喜着的小姑娘拉起来,她跳跃着青春欢喜的嗓音甜润清亮,“好美呀,还有好多好有意思的地方,快起来我带你去……”银铃般的雀跃似又唤起远逝的青春记忆。

泛着雪白浪花的河水在庄园外流过,河边尽是干净光洁的石头,庄园河堤就势随弯用河里的大石头垒砌而成,没有用水泥之类粘合剂,既疏通了河道又节省了材料,看似随性随意却又与河道浑然天成。河堤上一条因着地势而成的水泥便道,两旁是长满青绿苔藓的老树,粗粝的树皮、弯弯拐拐奇特的造型,合不拢手的树干无不暗藏着岁月的隐秘。正是沙棘成熟的季节,沿河长满野生沙棘树,莹亮的小黄果子缀满枝头,摘一颗放进嘴里,酸涩后的清甜让人口舌生津。一颗大树或一丛野柳下稍宽的地方放上一张玻璃圆桌,搁上几张乳白色铁艺椅子,任由阳光舔舐或几片秋叶光临,行走在河边便道,随意地坐下,捧一本书或慵懒地闭上眼,听一曲舒缓的曲子,任清凉的河风轻抚脸颊,一两片叶子落在衣上不用拂去。或就那么仰头眯了眼,呆呆地假寐,不用刻意,心便被腾空,自在地充盈着干净的呼吸和满耳的鸟鸣在流水声里啾啾唧唧,阳光透过树丫枝疏朗于身,温暖却不燥热,清爽却不寒凉。你会迷失在眯了眼的自己里,不知来路不晓归途,就那么空空地慵懒空空地迷醉。芍药姐从罗总处讨来一瓶庄园自己种植自己酿制的玫瑰酒。乳白的桌椅、精美的水晶杯、殷红的玫瑰酒、三个女人,闲散地听河风吹过,抬头,青衣江自远山深处而来,山连着山,山重水复,满山苍翠浓绿。通往夹金山的公路隐约于对岸密林中,虽是351国道,过往的车辆很少,偶有车辆经过也全然听不到汽车的轰鸣。那时刻,似乎就感觉站在尘世之外,看着如车而过的凡俗消失在遥远的尽头。安静地各自坐着或轻语悄声,间或轻轻呷一口,清甜的玫瑰香味浸入心脾。与人相交,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同类者,即便每日相处也如隔万水千山;与投缘之人即便是安坐无语也是一种享受,何况没有车来人往,没有嘈杂喧嚣,没有灯红酒绿,没有推杯换盏,只有清风流水夕阳清茶美酒玫瑰。把自己活成一滴露一株草一枚叶多好,纵或只是人生中的某个片段。跌倒过或痛过,结痂的心变得愈加通透清朗,秋日里成熟的馨香是尘世间最美的味道,看一缕日渐沉落的夕阳,守着安静平和的内心,忘记伤害或疼痛,让自己长一棵草木之心,在寂然或清寥中,时光便慢慢流过。

【四】

罗伟说他与藏香猪结缘也属偶然。退伍之后的创业一度困扰着他,2013年经朋友辗转介绍到硗碛考察,独特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一下子迷住了他。选择在硗碛高海拔原始森林里纯野生放养藏香猪,一做就是五年。从林芝引进纯血统藏香猪,再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进一步选种纯化。长得极像野猪的藏香猪嘴尖、耳尖、蹄尖,善于奔跑,野性足,若遇金雕之类的天敌,它们会以极快的速度逃至密林中。生活习性也近于野猪,只是小猪仔成活率不高,除了母猪生下猪仔后会自己把弱小的猪仔咬死,还因为母猪和猪仔是在河谷地带种猪场后的森林里敞放养殖,小猪仔常被金雕盯上,时不时有小猪仔被金雕抓走,眼睁睁看着金雕拧着小猪仔飞上悬崖而无计可施。猪仔在种猪场同母猪生活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就被赶到高海拔原始森林里放养。完全纯野生敞放在海拔三千米以上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吃野草饮山泉,放养到高海拔的原始森林后反而少有损耗:高海拔森林里早晚温差大,加之每天为了寻找食物,需要走很远的路,要逃避天敌,常常没命地奔逃,每天至少要跑十公里左右路程,因此练成了极强的抗寒抗病能力,体质超强,肥瘦相宜,肌肉发达;加上森林里盛产大黄、黄连、贝母等野生中草药,放养的猪基本不生病。肉质极佳的高品质猪肉,自然成了追求生活品质人士的所爱。

通往种猪养殖场的碎石路边,不知名的灌木挂满红色浆果,小小的果子晶莹剔透,包裹不住秋天的多彩与成熟在温阳里散发出甜润的馨香。

原以为养殖场定是臭气熏天腌臜不堪。沿碎石路前行,拐过清幽的林间小道,一大片菜园被周边的林木围裹郁郁葱葱于眼前,瓜果蔬菜青草鲜花繁茂青碧、色彩斑斓,零星有精巧的小木屋在高一阶的梯地里,初以为是装饰,近了才看清是各种禽类的家:火鸡、孔雀、芦花鸡……居住于这些小巧精致两楼一底带斜顶干燥干净的小屋,四周是辽阔的绿和远山,清透的呼吸,这是多少人也向往而不得的呀。挨近山边的种猪场宽敞干净,圈里空空的,种猪和猪仔都被赶出去到后面的森林里觅食了。听说猪儿觅食的地方多着野生天麻、贝母,同行者都蠢蠢欲动,却又都没有胆量进入密林。

地边池塘活水清澈,鱼儿悠闲嬉戏于石缝隙水草搅动倒映的蓝天绿树,泉眼常年不枯咕咕冒着清透的泉水不涨不落。塘边不知何年何月从天而降形似蟾蜍的巨石成了远近村民膜拜的神石:夹金村民代代相传不管谁有膝痛脚崴骨痛,只要用巨石上碓窝里的水抹几遍就会痊愈。既能历朝历代为当地百姓所信奉并践行,也许有着它独到之处,只是如我们这样的过客无法清楚其间的奥妙。巨石上找不到尖锐的菱或角,都是像经过打磨的浑圆,上有很多小窝,也是圆润无菱,窝里无论天旱天涝都有大半窝水永不干涸,石头上并无泉眼或水流注入。观者都猜想当是雨水积攒,可又为何天旱无雨也不枯涸,还真没人能解释。但凡有神性的所在,都是人们所趋之向往的,虽然明知是美好的虚幻而已。同行的人都去石头窝里捧了水擦拭自己的膝盖脚踝,即使没作用反正也无害,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是大多数人的心理,何况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倒是那巨石很有些与众不同,但凡突出的部分都无尖锐之角或棱,都像被打磨后的圆润光滑,而又明显不是人工所为。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那么大块的巨石浑身浑圆无棱?心里总有些猜忌,当地人介绍说是块陨石,可惜身边没有吸铁石。

养殖场里两个巨幅广告牌很是醒目:临河的广告牌上“创新机制抓脱贫,开拓思路奔小康”,靠山种猪舍前“扶贫济困,你我同行”。一个外地人租用当地藏民的山林、土地搞养殖,却无时不在地打出扶贫的旗号,这引起了我的兴趣,现在利用各种热点制造噱头博人眼球或获取利益的例子太多了。待罗总抱出厚厚的一摞登记表册:藏香猪发放表、藏香猪领苗表、藏香猪回收表……各种信息详尽完备,受助农户遍及全县各乡镇,我们被深深折服: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都装在罗伟心里,听他说起来如数家珍。给人的感觉他不像是私人企业的老板,倒像是乡镇府的扶贫干部。他说看着那些因残致贫、因病致贫无法外出打工挣钱的农户因养殖藏香猪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走上致富之路比他自己挣到钱还高兴,从他的谦逊与诚恳里看得出他不是在作秀。他说人不可以只顾索取,他相信“助人者,人恒助之”,是宝兴是硗碛这方水土给他提供了创业的基石,他有责任用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俗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有博爱之心者心系他人,心怀他人者福气自来。尽己之力助需要之人,用点滴温暖焐热凉薄的世界!在云遮雾绕、人烟稀少的深谷,也能把美好与温暖传递,这多美好。  

【五】

半敞的餐厅钢棚亮瓦,周围是半人高的原木做栅栏,木栅栏外就是鲜花丛里的帐篷酒店和莽莽苍苍的山野河谷。两张火锅桌拼在一起,红旺旺的炭火上铜火锅里盛满乳白色的原汤,揭开锅盖,浓郁的香味随袅袅白雾散发开来引诱着大伙的味蕾:藏香猪的棒棒骨加上野生松茸、高山野生菌、牛肝菌等熬制的原汤,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去形容那种浸入心脾的鲜香。一盘一盘摆上桌:鲜艳亮色的藏香猪特色火腿肉、肥瘦相间的吊子肉、酱肉、猪头肉、香肠、猪肚、猪肝、猪舌、猪肠……活色生香的藏香猪全猪宴让桌边的人们不忍下箸,美色美味,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摄,一遍一遍,一盘一盘留下影像,留下唇齿生香的记忆。自种自酿的玫瑰酒如妖艳的女子在杯中荡漾,身着盛装的嘉绒姑娘一曲一曲敬酒歌把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天籁般的嗓音美如星子,俏丽的女子如灿然盛开的鲜花,滴酒不沾的我也醉在红颜如血的玫瑰酒里醉在清亮如月的歌声里醉在眼之所触的朦胧夜色里醉在空旷辽远的河谷深山里。远山近水夜色空濛,河风清凉,安谧寂然,唯有这歌声这酒香这热腾腾的火锅这远无邻近无居的山谷,这尘嚣之外的欢喜与安适……

泥土色的石板铺成的小道通往一个个帐篷。石板缝里青草野花长得不管不顾,格桑花依着帐篷开得正欢,道旁隐入花丛的昏黄路灯光像一个个萤火虫拧着灯笼陪着我们走在潮润的夜色里。帐篷就在菜地里,帐篷与帐篷之间的缝隙也种着菜蔬或鲜花,走向帐篷就像走进菜地。帐篷里设施齐备,无论大床房还是标准间,布置得雅致舒适,盥洗间一应设施干净整洁,像是走进了星级酒店。躺在床上,枕着菜地里的虫吟入眠,那份安适静谧似有飘然如仙。夜半醒来有细细的雨声轻轻落在帐篷顶上,仿若回到年少时候的老屋,听雨打瓦楞的欢喜,复又沉沉睡去再醒来时天已熹微。怎可辜负了那么难得的清幽时光!独自走出帐篷,天还未大亮,所有人都还在酣睡。下着小雨,有些凉,幸而穿了厚衣服。石板路有些滑,菊呀、格桑花呀、玫瑰呀都顶着亮晶晶的露珠儿低沉着头,草叶上全是露水,稍不留神,鞋就湿了一大片。转去帐篷后的菜地里,一大片的食用玫瑰已大多凋零,零星的几朵开得特别惹眼,紫蓝色、金黄、粉红、血红、淡黄……那么多的花儿开得正欢。四周安静得只有自己的呼吸和雨滴落在叶上的声音。远近都没有人,天地间似乎就只有我自己。随意地闲逛,路边小草、河边林木都挂着露珠,远山还笼在黏黏的奶白色浓雾里。顺着河边小道漫步,潮湿的空气干净清透,深吸一口就像要洗净肺腑。河水依然不紧不慢地远流而去,河道上尽是大大小小石头,每一个都干干净净,全然不像曾在临近城市的地方见过的那些浑身裹满泥浆或脏污的鹅卵石,连伸手触摸的勇气都没有。任意找一块坐下,就像谁用清水洗过。冰凉凉的河风带着河水清透舒爽的味道弥散着,杂着雨后草木野花的气息,真想大声呼喊又恐惊扰了这份宁静。就那么走着,河滩上只有干净的石头和涨水冲下来的水柴,没有庸常所见的塑料袋破纸片之类人为制造的垃圾,就像压根就没有人来过的痕迹。真好!还有这样干净的地方供人行走。隔着河,对面的公路蜿蜒向往远方却很长时间也没有一辆车经过,纵然有也听不到车鸣声,感觉就像站在尘世之外看凡俗看红尘看时光流逝。随意捡起一块石头又轻轻放下,就像眼见那些美好又转瞬即逝的,总想触摸又不忍伸手。就让它去吧,有过见过相遇过感受过,留在心里或藏在记忆里,总归是人生路上值得回味的美丽。

关联阅读

行吟丨十月清晨

诗季候丨关于十月

行走丨扑鸡沟的秋天

行走丨开在天空的花朵

行走丨十月,浮生若甘,欢喜就在眼前

行走丨我们最终都会输给时间

行者丨我只是喜欢美和努力

行走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行走丨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笔会丨我乘慢船去塘栖

虚构丨追忆初恋似流水

行走丨心有旗袍千千结

行走丨煮一壶麦香下酒

行走丨滇东旅途随笔

行走丨这些个梅雨天

行走丨楠溪江十章

行走丨方山小景

笔会丨遇见塘栖

行走丨背影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