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沐坤:在每一次的情绪起落中,发现自己

 心茶997 2019-11-26

本文共计3542字,阅读需要8分钟。

高中时也曾写过不少的总结,有阶段性的,发在自己的空间里,作为自我成长的见证;也有以年为单位竞赛之路的总结,与他人的收录到一起,作为学校的收藏。然而,总觉得那些总结都只能代表部分的自己。今天,我愿在此将完整的我讲给你听,与诸君共勉。

不论我们身处哪个阶段,都可能经历坎坷和挫折。我们或许会在其带来的忧伤和迷茫中沉寂一段,暂时失去方向。但情绪波动同样是我们发现自己的良机,我们会在其中突破之前自我。正如那句话所说——所有打不倒你的,都必将使你更加强大。

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完整高中三年学习竞赛、高考中经历的挫折和迷茫——以及之后这些经历带给我的成长,愿你从中能汲取到有益的经验和向前的力量。

Part

1

刚入附中,心情如大家一样,十分忐忑和激动,渴望在高考和竞赛的世界中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事与愿违,第一次月考,我便以班级34名掉下队来,高一上学期之后的几次考试成绩进一步下滑,从中考文化课第一的“光环”中一落千丈;连曾引以为傲的数学竞赛,在几次月考中也没有取得自己预想的成绩。

如果你们正经历与我相似的故事,那我可以说我太了解你们现在的心情了——焦虑、茫然、敏感,很难在这样的情景中尝试改变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只有两种状态——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不存在留给人缓冲的中间状态。改变需要契机,需要你足够勇敢地去直面自己的问题,再以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去追赶。

我的契机,在于学期的结束,我终于找到了一段完整的时间去反思和成长。我首先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冷静地分析过后,我意识到原因在于我忽略了高考课的重要性和不懂得时间的合理分配。那时刚接触到高中数竞的我,常常是一头扎进题目中而不想思考外界的事情,于是在前期忽视了高考课程的听课和必要的训练;之后随着拉下的内容增多,更加对高考课程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这时做竞赛题似乎变成了一种逃避,也难以真正学到心上。同时在竞赛上由于自己开始时学的较慢,同届甚至下届的同学中有人斩获省一,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在忙于追赶他人的过程中,反而乱了自己的节奏。

痛定思痛过后,便是奋起直追。在假期的竞赛培训中,我抓紧一切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强迫着自己不去想别人学了多少,而是踏实地从眼前的题目入手细心品味每道题目背后的思路;过年时我也毫不放松,用假期剩余的时间对高考课进行了复习和预习,弥补了以前的知识漏洞,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个假期无疑是辛苦的,那时我还并未完全调整好心态,对自己种种怀疑和不自信。但我仍在痛苦中坚持走完了这个假期,完成了自己预设的学习计划。

下学期到来时,我便成功“逆袭”,高考课成绩进入年级前20,竞赛上也逐渐开发出了自己的潜力。这时掌握高考课学习方法的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整块学习竞赛。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高二的竞赛课有一节和我们的错开了,在深思熟虑和找老师商议之后我决定去旁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赛实力,征得老师同意的过程历经千辛,但幸好我用提升起来的高考课成绩和自己的决心打动了老师。之后我终于算是进入到了学习的良性循环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的我解题实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信心也因此得到了增强。

Part

2

经过高一暑假40多天在外地的培训,我迎来了竞赛上第一次大的检阅——联赛。当时还高二的我立志要进入省队,假期在各地的模拟考试取得的不错成绩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信心。然而,事与愿违,当时基础尚不扎实的我一考到二试时就被灵活多变的题目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何我之前一直忽视纯几何方法的训练,基本只会建系暴算,因此面对多圆倒角问题束手无策;组合对方格问题一向难以入手;平时还算擅长的数论作为整张卷子的压轴,全省做出的也寥寥无几。两个半小时一晃而过,我最终只一完整的一道题收场。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我几近崩溃,在人群中压抑着的情绪最终在饭店爆发,我失声痛哭起来,为自己之前存在但并未深刻意识到的短板,为长期努力的方向最终落空。据母亲之后和我说着实是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纷纷对我送来同情和安慰的目光。

在情绪得到宣泄过后,我还是很及时地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我不在只沉浸于得到一点小成绩的自满之中,而是勇敢地正视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一试小题准确率不高,几何组合薄弱,代数数论缺乏足够难度的问题的训练。因此在接下来的两个学期中,我紧跟教练的进度扎实训练一试、对代数数论进行系统的学习。自己则利用其他时间全力突破几何,并通过各种题目、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避免出现短板。在之后的几次培训中我也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做题,打破了之前对难题不敢下手的心障。

可以说,在高二一年我的竞赛获得了全方位的进步,而这一切始于开始时联赛的失利。回想起当时,仍不免对未能进入省队感到遗憾,但我却恰恰因此有了一个更加沉着冷静的心态,有了更扎实而不功利地提升自我的机会。

Part

3

在北大夏令营有惊无险地拿到了省队降一本的签约和联赛正常发挥进入省队后,便迎来了最后的国赛备战时光。对每一个竞赛人来说,入选集训队直接保送都是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当时已经拿到一本约的我并未感到任何的轻松,反而是在自我的期望和要求下倍感压力。

国赛题目风格多变,很多题思维方式都比较新颖,在创新性方面我比起其他伙伴并不占优势。尤其下一届进入省队的同学确实天赋秉异,在国赛的考题形式、时间的设置下很适合发挥。虽然当时教练、班主任和其他同学都很看好我,但这些期望反而变成了我的另一份压力。

可以说省队培训时期是我自己内心最煎熬的一段时期,也没有完全开发出自己的潜力。所幸赛前两周在母亲的帮助下成功调整了心态,在最后一段时间还学到了些许知识。国赛场上第一天圆满发挥——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答卷;可是却因为第二天第一道题——一道之前从未考过这类问题的新题,而彻底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最后以6分的过程分勉强保金,竞赛之路至此落幕。

关于竞赛的分析我不在此多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另一篇推文中我的总结《无悔竞赛路》,这里想跟大家说说国赛后。

没有立即回归高考课堂,我先是和父母去大同走了一圈,在城墙上查出了自己的成绩。这时的心反而平静下来,仔细反思了自己心态的不足——对待问题太过着急,不能深入思考;长期考试位居第一让我比谁都害怕失败,难以专注于自己。我亦展望了高三的生活,看到了自己将在其中收获的成长。“就当是弥补之前高考课有的遗憾吧,多学些知识,掌握不同学科的方法也不错”我这样想到。

回归高考后我同样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重新给自己定了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各位老师、我优秀的两位同桌的帮助下我很快便适应了复习时充实的节奏。与省队培训时状态相对的低迷不同,经历了心态起伏的我回归高考后心情变得平静而又充满热情。高三上学期主要弥补之前拉下的知识,在我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下,下学期成绩就有了很大进步,基本能稳定在年级20名左右。

我记得我们班申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有哲理的话:“高三一年对你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最后的一个成绩,这一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完善自己的性格。”不仅如此,在高中最后一年的时光里,我在和同学的交流讨论中收获珍贵的友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在大小的考试的历练中心态变得更沉稳,也学会了为整体的目标而看淡一时的得失;我亦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收获了宝贵的青春记忆,我的高中生活因此而完整。

也许,每一段经历都可能有更好的结局,而当它们连在一起时,我不愿改动一处。正如你看到的,国赛的失利,虽让我失去保送资格和提前预习大学专业课的机会,但它却赋予了我更多的成长,也正是在这次失利后,我的心态逐渐走向成熟,在高三乃至今天当我遇到困难时我都能很快的调整自己,适应环境。所以,当你感到迷茫和痛苦时,请借此机会重新认识自己,改变以往的局限,你必将因此而收获更多。

Part

4

如今,我们迈入燕园,正式开启了大学的征程。也许你们会问,附中的精神能带给我们什么?事实上它远比你预想中的要影响深远。

步入大学,即使是北大的很多学子也会暂时失去学习和生活的重心,从高考的高压中解放出来后开始放松和懈怠。但从我的同学身上来看,我们大多能很快确立新的目标,安排好自己充实的生活,迅速适应大学的节奏;暂时的困顿仍无法避免,但我们会抱着完善自我的心态积极调整;我们或许不是园子里最优秀的那一部分人,但我们却依旧可以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并不断超越自己。

我想这就是在附中三年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不仅仅在于知识和学习方法,更在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努力绽放的勇气和永远追求更好自己的初心。所以,当你囿于平凡的日子,迷失在小卷子和考试中时,请坚信这些都将带给你未来走向更远的动力。或许平凡的我们暂时还无法改变这些,但终有一天我们因为曾经历过这些而大放异彩。

前路正长,各自精彩,

我在北大等你来。

未完待续

阅读下一篇文章,看滕学长的竞赛之路~

文案:滕沐坤

排版:史昕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