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减盐: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儿”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27

作 者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云婷 初级检验技师

食盐不仅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而且具备多种功能,

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

“三减三健”中,

减盐却首当其冲,

为何对我们身体如此重要的盐,

却成为了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呢?

全民减盐: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儿”

这首先是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过去,生产力低下,人们每天从事重体力劳动,而餐桌上往往很简单的一两道菜,食物摄入盐少,且出汗较多,汗液便可把盐带出体外;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现代人多从事轻体力劳动,餐桌上菜品丰富,食盐摄入多,夏天有空调,出汗少,这导致体内的盐的积蓄较多。

食盐/

怎么治病呢?

食盐摄入过多会引发多种疾病,尤其易引发高血压,这是因为盐在内分泌素的作用下,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

同时盐又有吸附水分的作用,如果盐积蓄过多,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容量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细胞内外的钾、钠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到损害,血流粘滞,流动缓慢,加重了血液循环的工作负担,导致血压进一步的升高。

食盐/

合理的摄入量是多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将中国人的食盐推荐量定位6克/天。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发布,将我国健康成人盐摄入推荐量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提升至一致,正式更新为5克/天。也就是说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

全民减盐: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儿”

全民减盐: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儿”

如何控制盐的摄入?

全民减盐: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儿”

在这与大家分享九条建议

1 使用定量盐勺

其实在烹饪中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我们可以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也可以尝试用柠檬、香芹、香菜、香菇、洋葱等有特殊香味的食物做搭配。

2 少吃咸菜多食果蔬

少吃榨菜、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3 少吃高盐包装食品

比如烧鸡和卤牛肉等熟食,往往加入了很多的盐,就是含盐量很高的食品,我们要少吃熟食肉类、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多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4 逐渐减少钠盐摄入

人的口味是逐渐养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要通过不断强化健康观念,从小培养儿童少年的清淡饮食,逐步将人的口味由重变淡。在烹饪中,我们也可以选择用蒸煮等方法,尽量保留食物的原味儿。

5 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比如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6 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

餐馆为了菜品的美味往往做出的食物含盐量很高,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机会,如果需要外出就餐,也要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

7 关注调味品

有很多盐,并不一定是传统盐的样子,他们隐藏在加工食品和调味品中,在生活中,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8 要警惕“藏起来”的盐

一些预包装食品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比如,面包、挂面、话梅、薯片等,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9

掌握放盐的“时间度”

同样的盐在不同的时间放咸味是不一样的,在菜品出锅前放盐咸味会更加明显,可以有效减少盐的使用量。

《黄帝内经》讲“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说的是:咸味偏胜,导致血脉凝涩而颜色变黯。

可见,古人们已经具备减少食盐摄入的智慧了。现在,有研究表明,采取中小学生家庭减盐或普及低钠盐等有效减盐策略,有可能使人群血压水平下降2.5到5.0毫米汞柱。这意味着通过合理减盐的手段可以有效减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挽救大量的生命。

全民减盐: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儿”

减盐,就是为生命保驾护航。而做到全民减盐,需要循序渐进,绝非一日之功。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减盐观念,定会普及;全民减盐,终将实现;健康中国,为时不远。人民群众定会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加健康的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