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姬周密码」福建林氏与姬周父系基因初探

 天圣我材 2019-11-27

福建林氏的主体父系O3-M117-α4占福建人口的百分之九,他的上游在北方主要集中在陕西铜川、河南鹤壁、山东东营、山西忻州,陕西铜川是公刘迁居的豳州,“公刘自漆沮(漆水、沮河会流指现在陕西铜川一代,古称耀州)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而河南鹤壁正是姬姓诸侯国卫国的国都,山东东营的东阿正是鲁国国君流亡齐国的地方,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

这里面有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可以确凿的是,这一支父系上游存在一支人口较多的刘氏,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湖北、四川,这一支刘氏极有可能就是公刘的直接后代,可见春秋战国时期人群的受姓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样、复杂。

另外,在某机构的样本里出现二例晁氏,一例为阿尔法四CTS8998,一例为阿尔法五M1528。研究到这里,要发现姬周的基因密码已经是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亲赴河南南阳对晁氏进行采样、调查,鄂西晁氏,他对应的人物是周景王庶子朝,在历史事件上对应“王子朝奔楚”、空间对应“楚”、时间对应2500年左右,这一切都基本与阿尔法四下的CTS8998高度吻合,鄂西晁氏极有可能就是CTS8998。不论如何,已经非常接近真相了。

一、早期文献记载的福建林氏与姬周之关系

关于福建林氏的相关记载,早在唐宋就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唐代的济南人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到: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鲁有林放,仲尼弟子。《左传》: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传》云:“林楚之先,皆林氏之良也。”齐有林阮,见《说苑》;林类,见《列子》;林回,见《庄子》。晋安:林放之后。晋永嘉渡江,居泉州。东晋通直郎林景十代孙宝昱,泉州刺史。今领判官监察林藻,江州判官兼监察林蕴,皆其后也。 这里认为林氏出自殷太丁比干,但宋人郑樵在参阅了许多文献后认为林氏出自周王族,他在其所著的《通志 氏族略》中写到:“林氏【姬姓,周平王庻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而谱家谓王子比干为纣所戮,其子坚逃长林之山,遂为氏。按古人受氏之义,无此义也。鲁有林放,仲尼弟子;齐有林阮,见《说苑》;林类,见《列子》;林回,见《庄子》;林雍、林不狃、林楚,世仕季氏,故曰,林氏之先,皆季氏之良也。然桓王之孙又有林茂、林英者,王子克之子也。恐有差讹,不应一族而同名氏者两人。又有邱林氏改为林,虏姓也。】他还写道:“宝自昧其姓之所出。”,认为林宝提出“比干”说不合理,“古人受氏之义,无此义也“。也就是说,商周以来,古人没有像林宝所言的林氏受姓方式。他认为林宝在其著作中有“偏徇”“私生好恶“之嫌,【臣谨按:林氏在唐末为昌宗,而特详着,岂林宝作《元和姓纂》故尔?然林氏出比干之子坚之说,由宝传之也。著书之家,不得有偏徇而私生好恶,所当平心直道,于我何厚,于人何薄哉!】

「发现姬周密码」福建林氏与姬周父系基因初探
「发现姬周密码」福建林氏与姬周父系基因初探

其实,这并不是郑樵的一家之言,《资治通鉴》中写道:【刘辟既得旌节,志益骄,求兼领三
川,上不许。辟遂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欲以同幕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推官莆田林蕴力谏辟举兵,〔武德五年,分南安置莆田县,时属泉州。风俗通曰:林姓,林放之后。孙愐曰:周平王次子林开之后。鲁有林放、林雍,齐有林元。〕辟怒,械系于狱,引出,将斩之,阴戒行刑者使不杀,但数砺刃于其颈,欲使屈服而赦之。蕴叱之曰:「竖子,当斩即斩,我颈岂汝砥石邪!」辟顾左右曰:「真忠烈之士也!」乃黜为唐昌尉。】 在这里胡三省加注提到:“《风俗通》曰:林姓,林放之后。孙愐曰:周平王次子林开之后。鲁有林放、林雍,齐有林元。”

孙愐,唐代音韵学家。籍贯、字号均不详。玄宗(李隆基)天宝时为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司马。精音韵之学。尝刊正隋陆法言之《切韵》,并增字加注,于天宝十年(751年)编成《唐韵》五卷。《唐韵》是陆法言《切韵》的一个增修本,但孙愐利用朝廷扩大《唐韵》的影响。《东斋记事》上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遗憾的是《唐韵》已佚失,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韵是宋代《广韵》,《广韵》卷首有孙愐《唐韵·序》,但没有保留“林开”说的相关记载。这可能与当时林氏族谱已经普遍认同“比干”说,摒弃“林开”说有关。显然,丢失世系的福建林氏在重视门第的唐代,其族谱的编撰显然受到林宝《元和姓纂》相关观点的影响,某种意义而言《元和姓纂》作为官修的书籍,对民间的影响较大。

二、分子人类学解开福建林氏的起源之谜

在分子人类学还未普及的时期,一些传统史观都认为福建林氏是东南地区的土著,只因其在当地高频、缺乏史料、考古论证就妄下定论,难免过于偏激,通过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福建林氏的多源性,即一个主体父系基因辐射、渗透其他父系基因,这些传统观点就不攻自破了。著名学者葛剑雄先生在《福建早期移民史》中写道:【但陈氏既为林諝所谓 " 中原仕族四姓 " 之一,看来其余三姓也与陈氏一样,本是土著,到唐时才被称为移民后裔的。但在特别注重郡望的唐朝,这样一般地称自己是中原移民之后显然是骗不了什么人的,所以《开元录》依然指明: " 闽县,越州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夷种,有五姓,谓林、黄是其裔。 " 从《太平寰宇记》还在引用看,直到北宋初年人们还是没有承认他们是中原移民之后。】这里提到的闽中四姓在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中有所体现,其主体父系,林:M117-CTS5063、黄:M117-CTS9678、陈:N-F1998、郑:N-CTS962均在福建高频存在,这些父系显然出自北方,属于北方黄河的粟作人群父系基因。他们都不是属于南岛族群的O1a-M119越人,但这些父系所对应的姓氏显然有向O1a-M119人群渗透的趋势。可见,葛剑雄先生的观点还需要商榷,因为《开元录》所著的唐代距离两晋之交已有四百多年。笔者认为,福建地区的早期移民,多是北方的坞堡主、部曲,他们都拥有私人武装,这在《世说新语》中就有一些蛛丝马迹,显然不是江南的士族,但却是一些中小地主。而福建地区经历了汉武帝对闽越作战后的强制迁徙【注:可参考复旦大学李辉所著《分子人类学所见历史上闽越族群的消失》】,人烟稀少,这些南下汉人的扩张显然很容易,他们在军事、文化上又拥有绝对的强势,也促进了一些闽越土著的汉化,今天福建林氏的主体父系O3-M117-CTS5063-CTS6987基因占福建林氏的20.5%,占闽方言区的30%,显然,他就是1750年前左右的主体父系。那么,破解福建林氏的起源之谜,他的关键在哪里呢,他们到底是不是当地的土著?

答案就在数据里面,早期由于资源有限,往往只能宏观上研究某一些支系,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人认知的盲区,因为一些支系都是在下游实现人口爆发。但随着一些机构陆续向用户开放数据的权限,我们可以细分这些支系的上下游分布情况,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细分福建林氏的上下游分布情况,就可以论证其确实是从黄河流域南下的汉人。笔者发现,福建林氏在2800年这一时期的共祖的突变位点CTS5063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北五省,即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河北,其次是中国的江淮地区,在南方却少有分布,151例样本,无一例福建人群。

可以判定这一父系基因就是来自中国的黄河流域,也就是说,福建林氏2800年前的堂兄弟,他们还生活在北方。进一步细化他的下游CTS5492,我们发现CTS5492突变2500年前在华北的分布不多,却呈现了楚地高频的分布,也就是说从2800年前的CTS5063到2500年前的CTS5492,这一父系出现了整体向南移动的趋势,而再深入下游,就可以发现CTS8998到了江西、湖南一线高频,而最下游的CTS6987-Y19688-F14426则因为林氏在福建的扩张呈现了闽地高频的趋势。从分布频率我们可以细化这一支父系在历史时期流动、迁徙的方向,呈现上游在北方、人口少,随着持续的南迁,人口逐渐爆发。这与中国广大南方地区远离战乱、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有关,福建的爆发,显然是奠基者效应的功劳。在西周至春秋战国出现这样多的分化、突变,可见这一支父系不一般,他们可能就是周王族,而姬周父系由于内斗比较频繁,人口损失实际上较为严重,加之春秋战国至秦统一六国频繁的战乱、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周人的人口在北方不大可能大规模分布。可见,林氏父系的上游CTS5063在北方的分布基本符合周人“小邦周”的特点。通过解构历史事件,笔者试图还原了这一父系的突变位点与历史时期的事件、人物、时间的对应关系,见下图:

「发现姬周密码」福建林氏与姬周父系基因初探
「发现姬周密码」福建林氏与姬周父系基因初探

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介绍这些突变位点与历史事件了,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关键线索,一是CTS5063父系在华北存在一个刘氏簇,二是CTS8998与王子朝奔楚的对应关系。

三、CTS5063刘氏簇

闽中林氏的上游父系CTS5063存在一个高频的刘氏簇,实际上,刘氏也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笔者认为,这个刘氏簇可能就来源于周人的始祖公刘或周太王的儿子季历。某机构151例CTS5063父系,出现了16例刘氏,占比高达10.60%,主要为山西忻州刘氏、山东东营刘氏、四川攀枝花刘氏、湖北荆州公安刘氏,这显然对应了在春秋战国的一批刘氏人群,那么他们会是谁呢?除了刘邦的祖先刘累,其实还有一些刘氏来自姬周,周太王的小儿子季历,被武王封在河南王城,故名为王季。武王之子周成王继位后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河南偃师县),以邑为氏姓刘。东周末年,周匡王姬班的小儿子也被封到刘邑号称刘康公,其后代以邑为姓姓刘。此为姬姓刘。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载:“成王封王季之子刘邑,因此为氏,今河南偃师;此姬姓之刘也。”可见这一支刘氏簇与姬周有一定的关系。

四、“小邦周”与CTS5063在华北的分布

将CTS5063在华北的分布进一步细化到地级市,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细节。在华北五省中分布都比较散,高频的几个地区,其一、陕西铜川,铜川是周人祖先公刘迁居之地,“公刘自漆沮(漆水、沮河会流指现在陕西铜川一代,古称耀州)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诗经-公刘》说:“笃公刘,于豳斯馆。”,《史记-周本纪》说:“(亶父)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至于岐下。”《诗经-吉日》说:“漆沮之从,天子之所。”漆水河沮水河两岸,是天子的所在地。《诗经-潜》说:“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美丽富饶的漆水沮水啊,深水里有那么多的鱼。有大鲤鱼,有鲟鱼,有白条鱼,有黄颊鱼,有鲶鱼,用这些鲜鱼来祭祀,就能求得好运大福!千万不要小看漆沮河边的这些祭祀活动,按《左传》的说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漆沮河边的祭祀是国家大事呢!“天子之所”“猗与漆沮”的补充,使“漆沮”的地位在《诗经》里无出其右者。“漆沮”就是今天铜川市境内的漆水河和沮水河,宋代的地理书《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明确指出:“耀州。华原县。漆水,自东北同官县界来,经邑界。沮水,自邠州入县界,合漆水入富平石川河。”这里的耀州、华原县、同官县就是今天陕西省铜川市的各个区县。《诗经》说“自土沮漆,古公亶父”,说明古公亶父是铜川人。或铜川是古公亶父的故乡。由于西北戎狄的侵扰,亶父率领氏族西迁至岐山周原,开始建邦立国,成为氏族领袖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被史学界称为周朝的奠基人。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封他为周太王,也就是周朝最高的王;其二、河南鹤壁,是卫国的国都,卫国是姬姓诸侯国;其三、山东东营,山东东营的东阿正是鲁国国君流亡齐国的地方,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前323年,鲁景公卒,鲁平公即位,此时正是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年。鲁顷公二年(前278年),秦国破楚国首都郢,楚顷王东迁至陈。顷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鲁取徐州。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后七年(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

总体而言,这一父系主要分布于姬姓诸侯国,分布特点呈现小而散,符合周人分封的历史。

「发现姬周密码」福建林氏与姬周父系基因初探
「发现姬周密码」福建林氏与姬周父系基因初探

五、打开姬周密码的钥匙——西鄂晁氏

河南南阳的西鄂晁氏是周景王庶子王子朝的后代,王子朝墓就在当地,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景王去世,因嫡长子寿早死,改立猛为太子,但景王又宠爱王子朝,临死前要大夫孟宾扶立王子朝,不料孟宾被大夫刘狄、单旗所杀,并立王子猛,是为悼王。王子朝随即发动族人争夺王位。悼王出奔,晋国(晋顷公)遣大夫籍谈、荀跞护迎其避于王城(今河南洛阳东北)。不久,派兵护送回都城。同年10月,悼王病死。晋国立悼王同母弟王子匄(同丐),是为敬王。周敬王元年(前519年),王子朝逃到尹(今河南新安西南),尹氏助王子朝攻王城,敬王逃到狄泉(今河南洛阳),尹氏立王子朝。周敬王三年(前517年)晋与诸侯在黄父(今河南沁水西北)结盟,谋平周乱。次年十一月,晋军攻占供(今河南巩县),“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见《左传.鲁昭公二十六年》),周敬王回到成周恢复王位。史称“王子朝之乱”。王子朝奔楚后,恰逢楚平王死,楚国内混乱,王子朝一行滞留在南阳西鄂一带(今河南南阳卧龙区)。王子朝滞留楚边境地,一来可得楚相助,二来距洛阳较近,一有机会,可实现重入主洛阳的梦想。但周敬王却没有给这位异母兄弟机会,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一战,楚都郢被吴军攻破。敬王抓住有利时机,派人前往南阳杀死了王子朝。故《左传.定公五年》载有:“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鲁定公五年即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不过,未言及事由(该年周与楚无战事,推测为暗杀),更未提及周室典籍。据推测此事可能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拒绝交出典籍。今南阳有王子朝墓,这从魏《皇览》载:“(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氏自谓子朝后也。”可知。因河南南阳与湖北老河口毗邻,“霸王坟”或许就是王子期墓。分子人类学所见的晁氏样本较少,某机构在M117支系下仅二例,一例是福建林氏上游的CTS8998,一例是CTS9678下游的M1528,笔者认为,晁氏是定位姬周的小众姓氏,他与CTS8998突变所可能对应的时间、空间、人物、历史事件都高度重合。西鄂晁氏极有可能就是CTS8998,要发现姬周的基因密码,实际上已经无限接近真相,只差最后一把钥匙打开这个沉睡千年的秘密,希望有关机构能够重视西鄂晁氏与姬周之关系,他在基因、迁徙上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时间、篇幅所限,笔者就写到这里了,随着数据的扩大,研究的深入,姬周的父系基因类型将不是秘密,上游的华北刘氏、中游的西鄂晁氏、下游的闽中林氏,他们都是周人辉煌历史的见证者,世系会丢失,宗庙也会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但遥远的祖先记忆不会遗忘。笔者也曾经论证过多种可能性,但只有姬周与福建林氏的父系基因能够高度对应。

作者简介:

宁德林

福建宁德人,闽中林氏,父系基因为O3-M117-CTS5063下游的福建簇,分子人类学、历史学爱好者。对中国早期国家的父系基因和福建林氏的源流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新的见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