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朝王族先祖世系之考证|先祖|商朝|帝喾|成汤|王族

 大连北溟子 2023-05-31 发布于辽宁

由詹子庆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作为历史学专业的教材,曾在许多高等院校被广泛使用。

该教材中有关周族的早期历史的记述中:“在陕甘之界、渭水中游以北一带兴起一个古老的姬姓周部落,始祖名弃。......尧尊弃为师,舜推弃为后稷(农官名),周族加入了尧舜的部落联盟,后稷之后,周族世系绵延不断,夏桀时,弃的四世孙公刘率领全族成员迁居到豳。

据该段记述,发现从周人的始祖弃到其四世孙公刘时,才经四五代人就跨越了从尧舜部落联盟时期到夏朝末期近五百年的漫长岁月,粗略计之周人始祖弃及其每一代子孙平均年龄都在百岁左右。按照上古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医疗水平,人 的寿命是否能够达到百岁之久,本来就很值得怀疑,即便有个别长寿者能够达到,也不能保证其每一代子孙跟他一样长寿,即便弃及其子孙个个都活到百岁,也必须是父亲临终前几年其后代才降生于世,这样四五代人才能勉强廷续五百年 ,这样的叙述显然有悖于常理,因此《中国古代史》有关周族先祖的代数的叙述一定有误。其实这种失误源自于司马迁的《史记》。

周人先祖的世系传承,由于岁月久远,《史记》所记载的从后稷传到公刘只有四代王的说法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汉代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对这一问题也无法弄清。他从先秦遗留的典籍,只找到公刘以前四位周人首领的名字,他把自己寻检到的这四位周人首领的名字按照父子相传的形式写进史书。后世的学者,如谯周、孔颖达、司马贞等人,虽然对司马迁的记载提出了质疑,但也都没有弄清楚从后稷至公刘究竟传承了多少代。

从典籍记载之中周朝王族始祖“弃”与商朝王族始祖“契”同属“帝喾”之子。“弃”与“契”的出生虽都有传奇的神话色彩,但古人对先祖确认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商朝王族父系:

帝喾(名姬夋,又名姬夒náo)—契(周始祖,约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商朝首任帝王)

商太祖成汤到商纣王帝辛又共历十七代三十位帝王: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商纣。这样从契到纣王帝辛共历三十代。

周朝王族父系:

帝喾→周始祖姬弃(即后稷)→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姬亶父(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首任帝王,公元前1046年)。

而从周始祖“弃”到周武王“姬发”共历十六代,而周武王“姬发”与商纣王“帝辛”属同时代的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同样长的时间商王族历三十代,而周王族历十六代。

公刘与成汤应该是同一个时期的历史人物 ,因此从“弃”到“公刘”中间应该传承十三、四代,当然他们的名字依然无法考证。

从人类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华民族父系的研究结论分析 ,以及古DNA的考证,满足周朝王族父系单倍体群和商朝王族父系的单倍体群是O-SK1768之下的O-F4249(周)和O-CTS335(商)。

O-F4249在中国男性中约占0.93%。该支系拥有一位约2980年前共同男性祖先,属于西周时期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其下游O-FGC23868分支,在距今2500年左右又进行过一次强烈爆发,目前在北方省份较为集中。

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古DNA—O-F4249,与“夏桀时,弃的四世孙公刘率领全族成员迁居到豳。”相吻合。

O-CTS335在中国男性中约占1.9%,其中O-Z26258属于O-CTS335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占比1.5%。该支系拥有一位约4100年前的共同祖先,属于夏-商时代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晋冀豫陕鲁为代表的华北地区较。

在焦作聂村遗址发现古DNA—O-SK17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