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学习概论

 背后国文 2019-11-27

《论语》这本书一般的人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它是孔子的学生及学生的学生对孔子的言论和一些学生的言论整理编辑而成。有人说是语录体,有人说是前后连贯的一篇篇文章,而且不同的人对文本的解读也千差万别,从来没有统一的定论,也没有判别说谁就是对的。但这些都不影响这部经典对后人的影响,人们趋之若鹜,尤其是现在国学热的兴起,大家争相把《论语》作为国学经典的首选。

为什么这么热?《论语》有什么独特的魅力经久不衰?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论语》来做个大概的了解,来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

第一个问题,《论语》讲的什么?

孔子自己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15》),“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2》),那么这个“一”是什么?是曾子说的“忠恕”吗?

这个“一以贯之”的“一”就是仁,就是孔子所说的仁道,是孔子的核心思想。那什么是仁?打开《说文解字》,仁,亲也。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人与人有什么关系?当然是相处、交往,也即为人处事。一部《论语》讲礼、讲孝,讲好学,讲为政。讲君子小人,实际上就一个词,叫做人。

仁的思想贯穿全书,对不同的人问仁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说“仁即爱人”,他也说“克己复礼为仁”,那什么才是仁?在《论语》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连贯起来讲,是一个仁道,修身为君子,践行为仁者,努力达圣人。

行仁是一种内心的主动的要求,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29》)可见行仁不难,难的是能不能时时、处处都不离开仁的要求。

这才难,所以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5》)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正途,在匆忙急迫时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时也坚持如此。要做到这样是不是很难?

而曾子自信地说是忠恕,只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是尽心为人,恕是推己及人,忠恕是基本的做人原则,是基础的仁道,它与孔子胸怀天下,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系统的,一贯的仁道还有一定距离。(中庸:忠恕违道不远)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学?

中华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论语》作为必读经典呢?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现在人们的价值观混乱,传统的价值观已经土崩瓦解,人们无法分辨是非善恶,无法建立真正的价值观念。(现象,自私的人多了,善良的人少了;雪中送炭的人少了,锦上添花的人多了;谈理想的人少了,讲现实的人多了等等)

这是迷惑。

当我们掀开《论语》的第一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我们不禁有了迷惑,如果把学解释成学习的话,孔子为什么悦?为什么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这样的人可称得上是君子?

我们不妨再打开最后一章,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3》)我们有同样的迷惑,为什么不了解命的道理,就没有办法成为君子;不了解礼的规范,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不了解言词的使用,就没有办法了解别人?

这是疑问。

当有了这些迷惑和疑问,就会引发我们来学习《论语》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带着兴趣、带着疑问来学习一样东西时,我们就可能有小小的收获。而当我们深入进去,发现《论语》的真正价值时,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中华文明几千年,儒家文化如影随形,从来没离开我们半步。作为一个中国人,除了父母启蒙的教育和以后在学校的教育,我们对人生道理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表象,不知内涵,所以主动补上这一课非常有必要。

实际上我们身边很多的事例就可看出来一个人学不学儒家思想学问修养会大相径庭,有的人真诚善良,有的人守礼守信,而有的人却虚伪暴戾,无礼和失信。可以这么说,中国人从心底还是认可传统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怎么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什么时候开始学?

有人说这应该不算什么问题,什么人都可以学,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学。是的,固然人人可以学,固然不论什么年龄都可以学,但我想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学起来效果会完全不一样。我建议是三十岁以后开始学,原因一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进入社会,初步接触人生,有一定的人生经验,思想的形成往往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二是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学习起来会有体验,会有共鸣,这样掌握的程度可好一些。

我不赞成小学生学《论语》,因为他们的知识、兴趣、思想缘故,他们可能无法理解、领会和认同。但我不反对从小让他们诵读,或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让他们了解一些。

《论语》的注解很多,流行的基本以宋朱熹版本为主。然朱熹本现在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白话版杨伯峻先生的译文流传较广,但同样存在有争议的地方,所以选择译本应慎重些。

如果不是作研究,古文本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近现代本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就可以了。其它可推荐的有梁皇侃《论语义疏》,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现代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傅佩荣先生的《解读论语》等

参考书有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是,关键还是我们要沉得心下来学习和领会。在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领会,不然一切都是白学。孔子自己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15》)要学思并重,注意和其它思想的融合参考。

大家知道,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是道,如果我们认真归纳一下,发现《论语》讲的也是道,不过是人道,即人与人相处的规律。而老子讲的是天道,是自然之道,是讲自然界或宇宙的规律。但二者有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可以对比学习。如老子的“报怨以德”和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道生一”的一和“一以贯之”的一的异同在哪?老子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与孔子的仁的思想的异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循着这样的线索深挖下去,也许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课题。

当《论语》全部学习完成后,我们再去读一读《史记》里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了解一下孔子的生平和他学生的情况。有可能的话,再去读一读《孔子家语》,对孔子的生平经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举个例子,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雍也16》)为什么孔子独独对司马牛说仁者说话比较迟钝呢?一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说得很清楚,它里面有一句话说“牛多言而躁”,这下明白了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了吧!

第四个问题,我们学什么?

当然是学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又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上面讲过了,《论语》的核心思想或者说中心思想说是仁,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仁,换一种说法,我们要学习怎样为人处事,怎样成为君子,怎样成为圣人?

君子是什么?圣人又是什么?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16》)他说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这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很难描述。于是他又举了很好“君子”和“小人”的例子来说明两者的不同,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14》)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36》)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16》)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23》)等等。

在《论语·宪问45》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养自己,以致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四周的人,这样的人才可算得上是君子。这里同样是仁道的表现,由君子递进至仁者,再递进至圣人。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圣人是闻道而且是通道之人。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25》)在《论语》很多地方,孔子都说他没有看到过圣人,但他也不是认为没有圣人。他认为尧舜是,周公是,伯夷、叔齐亦是。

在《论语·雍也28》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的人,已经算是成圣了!但恐怕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因此可以说,圣人只有“至善”、“至德”的人才可算得上,是所有人努力的最高目标。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在学习《论语》时,不仅是要学习孔子的思想,更是要努力实践,修养品德,使自己成为君子,成为圣人。

第五个问题,《论语》学习后,我们该怎么做?

大家都知道有个教授叫于丹,她就是讲述《论语》的,前几年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产生了非凡的影响。为什么她后来销声匿迹了呢?原因就在此,她讲的好,但在工作、生活中做得不怎么好。言行不一,引起人们反感理所当然。

孔子的理想是什么?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25》),还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25》)?

我们知道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君子有志向,而小人没有。所以志向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至关重要,但志向有的人是针对个人的发展,有的是针对社会的抱负,自然拥有为社会服务的志向是崇高的、伟大的。孔子从来不反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但他始终肩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用他的人格、尊严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

所以我们在学习《论语》后,一方面要修身修德,完备自身人格;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积极影响和服务社会,让每一个人感受生命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和谐,在学习中快乐做人,在做事中体现满满正能量。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8》),他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8》)生命的价值至高无上,但有的时候甚至可以牺牲生命去追求“成仁”或“闻道”。这样我们就认识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就是让生命活得干净、和谐,活出尊严,追求心灵和道德意义上的最高精神。

中国自古就有“不食嗟来之食”的传统,是讲做人要有骨气。不仅自己要有骨气,而且还要让他人感到有尊严。比如我们在做志愿者的时候,我们在发放东西时,尽量让对方感到自在,不难堪。在路上碰到乞讨者了,也要注意对他们的态度,他们有生命,有尊严。

那《论语》学习后,我们从哪里开始人生的修炼?

很简单,通篇《论语》都在讲真诚,以最善良、最真诚的心待人就是我们做人的开始,以后把它当作我们一生做人的原则就可以了。举个例子,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18》)是说叶公告诉孔子他乡里有个名叫躬的正直的人,躬的父亲偷了羊,躬亲自去检举。孔子说:“我们乡里正直的人做法不一样:父亲会替儿子隐瞒,儿子也会替父亲隐瞒。这里面自然就有正直了。”一般直是指公正、正直、直爽,但在《论语》里,直除了正直,还有直面内心的真诚。

然后学会不怨(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人生的路上好学不厌,修行不止(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17》)现在的人做到“不怨”很难,做到坚持原则也很难,要具备中华美德的“忠孝仁义礼智信”更难。正因为难,所以我们要修炼,要做一个利他的人,有益社会的人,这样人的生命才会趋于圆满。

最后讲一下我们现在面临的困惑,为什么社会上花言巧语的人比老实木讷的人好混多了,是不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对现在的生活不具指导意义了?为什么我们遵纪守法处处吃亏而很多人徇情枉法却好处多多,是不是道德和礼教根本就不需要了?等等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能有正确明的答案。如果没有,我们还得重新再学习。

用南怀瑾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他说一个人如果“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那就可以讲道德了。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了。”意思就是说,能耐住寂寞、享受寂寞,能让自己心安的人可以讲真学问、真道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