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创作法则如何指导创新设计

 小雨又来袭TSG 2019-11-27

写在前面:

所谓艺术法则即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时应遵循的基本法则。艺术并非只反映在艺术作品中,生活中的厨艺、学习中的写文章、工作中的交互设计都可以看作是艺术的表达,设计师是否能够进行创意艺术设计,取决于传达设计的人处于什么阶段,能够驾驭什么能力。

艺术创新法则

先谈谈我对艺术创作的看法,从小学习绘画,也在学习中分析过很多画作,却忽视了画家核心的创新元素,看其表面结构,观其现象色彩,目光只是很狭隘着眼-点、线面、结构、色彩等等零碎的元素,以至于无法创作出大师般的作品,习得艺术创作法则,是创新的起点。

那什么是艺术创新法则?

关于现代艺术创作的法则归结为:极端法则、对立法则、比照法则和自否法则。

其一,极端法则。某一现象的出现,以追求某一因素或某一想法的极端化发展,用商学院一句黑话解释为“单一要素最大化”,用单点突破的方式寻求创新。

其二,对立法则。在一定的艺术设计基础上,明确自我差异化的艺术现象,学会反其道而行之。

其三,比照法则。寻找参照对象(竞品)以外不相关联的因素,启发和思考,比如在创作流动的动画时,去观察水流。

其四,自否法则。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摆脱桎梏,以求自我实现,懂得反思,不断推翻自己的设计,以求自己的认可。

在艺术创作中有艺术家尊崇的精神支柱,在商业创新领域有企业家衡量的文化基石,在商业设计中有设计师执着的设计情感。“作品”有没有韵味,能不能传达精神,就看这个支柱、基石或情感有没有被可视化感知或者设计出来。

《阿卡迪亚的牧人》-莫桑

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艺术家都在寻找一个东西,那就是“人权”。从十七世纪初古典主义兴起,通过绘画表达明确、明晰、和谐、庄重,强调理性至上的观点,例如古典派代表-莫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涌现一批印象派大师,开始对古典经典的对立创作新的流派,代表作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用独特的色彩理论告诉世界,眼睛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色彩光波,强调“人”的尊严,人的本性思考。即使摄影技术的出现,也不能成为一个“人体肉身照相机”。在十九世纪末期,艺术家开始不满足于追求光色,强调主观感情去创作艺术物象,开始追求对物体的具体性、稳定性和结构性进行研究,寻找“主观化的客观”,后印象代表毕加索的《立体派》。再到反艺术阶段,不相信任何固定想法,使得人回到自我。再到行为艺术,用艺术来解决人对社会的责任。

《日出印象》-莫奈

《立体派》-毕加索

现代艺术的四个发展阶段,我简单归纳四个字:---,释放自我能量,精准表达内心,捍卫人权主义。

“人权”在艺术创作如此重要,在商业创新领域呢,组织文化需要人,企业考核对象是人,企业价值观需要人来实现,合作共赢主体也是人。嘉御基金创始人卫哲谈到组织效率的四个在线(员工在线、产品在线、客户在线和管理在线),有三个强调人的重要性。秦国商鞅徙木立信还是在“尊人”。那在我们的软件设计中呢,是否真的遵循“人”的用户体验,我看未必,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是否抓住真正用户的体验是至关重要。

“狗皮膏药”式广告设计

艺术创新法则实践


那么如何应用四个创新法则得以创新实践?

1、关于极端法则

经典艺术讲究画面和谐完美,现代艺术讲究单一元素往前推。看过 Netflix发家史的都知道,他的业务就是围绕一个单一要素最大化,从DVD到流媒体再到内容制作,拆分元素做小不要做全,战略背后的核心元素是用户的增长,即使启动新业务,也要保证不要损失老用户,围绕人来考虑战略方向,抓住核心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那在软件设计中呢,是考虑把画面铺满还是考虑突出重要内容信息,现在普遍设计原则是深怕用户不知道我们有什么,首屏有多少信息展示多少内容,选择恐惧症的用户无法下手。目前App Store的Today一直坚持一屏一个,数据推荐最优。建议降低当前的信息传达的负担。

正例                                               反例

2、关于对立法则

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的设置反对目标。这当然需要自我不断提升,达到一定的高度,用写字举例,写字分九段,一个人假如能力达不到八段,是看不出九段的微妙差异。再举一个反例,百度和 Google,都是整合信息,使用户都能获取信息并从中受益, Google“平等不作恶”价值观使得人获益,百度使命让人们最平等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价值观在于“干预”和“企业获利”,于是出现了魏则西事件。百度并没有在 Google退出中国市场之后寻找“对立法则”,于是“人找信息”的百度败给了“信息找人”的今日头条。再举个正例,小米在进入市场就找差异化,在移动互联网初期开始专注手机,走低端高性价比市场,强调人在使用中的感受,模仿学习苹果的极致精神。

在软件的交互和视觉设计中设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解决办法就是多几稿完全对立的飞机稿,做灰度测试,不试一试怎么知道用户是要马车还是汽车呢?

同质化设计

3、关于比照法则

在艺术设计中参照不相关联的因素作为参照创作。网易云音乐在设计之初就把不同行业也作为重要的参照物,其中借鉴视频行业由传统的电视台掌控到多媒体营销和传播,利润分配机制发生了改变,使得网易云音乐也开始思考行业利润重新分配的问题,重视音乐原创人的价值,保证音乐原创人的利益就能产生更多原创内容,好的内容带来更多用户,流量也就更多,改变了原有音乐人付出与获得失衡现象,创造了社会价值。

在苏宁智能控制面板创新的时候,我会考虑把可设计的元素提取,举个例子,灯具相关、近相关、不相关的关联词提取:光线、颜色、旋钮、时间、圆轮…,选取了近相关的时间作为设计元素。

苏宁智能控制面板

4、关于自否法则

在艺术创作中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清除,以求更深刻创造价值。自省是一个人身上难得的品质,自查一个企业并改变更是非常困难。看过《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一书的都知道,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三个刷新,刷新使命、刷新战略和刷新文化,让微软成为一个为他人赋能、提高生产力、成就不凡的成长型思维企业。站在合作商、用户、员工考虑,云为先战略,免费产品,打破官僚习气,每一个刷新让微软成为一个崭新的微软。

在软件设计中很多设计师普遍有自我批判能力,自我批判的同时自我清除然后吸收不同文化的内容,单一知识结构已无法满足多样化多变的“人”,例如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都能很好帮助启发思考。

写在最后

创新法则是定律也是基石,在指导艺术创作、商业运作和软件设计中,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是“人权”。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看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你思考了哪些,实现了哪些,未来还会有哪些可延展的方向,今天的思考就到此,与君共勉!

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