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筋诀、补髓诀

 图书 馆员 2019-11-28
一、强筋是武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强筋者强肝也,补髓者;强肾也,肝强肾足,未有身躯不强,五内不实者。这就是丹道武学的内外一如的原理。
诀曰:“筋强肝自宝,大小来搭桥,聚气入丹田,运使至四梢“。

具体练法:

(一)大搭桥:此功应在空腹时行之,躺于硬板床上(今之席梦思不合适),两手托后脑,两肘分向左右,两脚跟着地,全身之腰背臀膝等处一概悬空。力尽而止。要点:此搭桥外形与坊间武术之铁板桥颇为相似,但细微处则有很大不同:要求突胸收腹,缩肾提肛,意守丹田,呼吸绵绵,全身只两手背处和脚跟处为着力点,习时身体不要乱动,这样才能起到强筋之效。功效:能练出和强化腰脊,强化性腺,刺激腰肾,对内分泌增生有奇效,亦能使气升腾于夹脊一线及头部,冬日行之有增暖祛寒之效,有欲望时行之能收敛心神,固精去念。更重要的是他强化了从头到脚的纵向大筋,对内家武学的发力至关重要。

(二)小搭桥:空腹练习,躺在硬板床上,头着于枕上,臀部着于床上,腰部离开床面,两臂安放在身体两侧于床上,两腿伸直,两足并拢,两腿稍上举,离开床面,力尽而止。要点:提肛缩肾,胸部自然,命门向上挺,两腿上举以刺激会阴穴。功效:强筋、健肾、能会阴、强命门、固摄精气。

(三)伸懒筋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头正目直,周身入松,平心静气,缓吸气,气要深匀、长、缓,现时双臂交叉,右臂在内,交叉后上举过头顶,吸气时,头微低,膝微弯,双手至头项上方时,气吸满,转为呼气,双手分开向身体两侧落下,头正直,脖梗起,目光外放,手用力,趾抓地,足心涵空,双膝挺直,带脉发紧,小腹用力,臀部肉交(夹紧之意),如此反复练习。

功效:强筋壮脉,强肝壮肾,充盈丹田,明白运使之法。

二、补髓诀

补髓为丹道与武学之紧要处,补髓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运精补髓,因为精髓同源,此法须在阳生子时以炼精诀补之,其二是捣气入骨,为了快速增强体内能量,起到补髓的效果,弹铗楼丹道武学初级课程采用的是捣气入骨的方法。

诀曰:精髓同根生,子时当炼精。髓足寒能避,捣气来补充。

具体练法:直立,头正目直,全身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吸气做到缓匀深长,吸气的同时缩会阴,同时咽一次口水(有无口水都要咽),吸满的同时,手握成拳(勿握紧),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气吸满则带脉充盈,满后闭息,同时双手臂放松,以腰为轴带动双臂,敲打丹田及命门,凡带脉处皆可捣打,此闭息敲打即为捣气入骨补髓妙法。待忍不住时,放松恢复自然呼吸,然后再做第二遍。

功效:补气补肾,捣气入骨,添精补髓,丹田如炽,命门如火。髓足则避寒暑,快速增强体内能量,实为无上妙法。

识别二维码走进传武明师微课 总有您需要的!

五字秘法

一)站字诀站即桩功。桩功的目的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一是练就双腿功夫,使双腿如生根于地下,动起来则踏实有力,超支迅速,即达到所谓的静如处子,支若脱兔。二是扭转呼吸,使常人的自然呼吸达到深度呼吸。三是开发出整体之力的潜在架构,从而滋生整体浑元力。这其中涉及关节的开合和脊柱的训练。具体练法:直立,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腿弯曲(注意是微弯),双腿大腿外翻,臀部收紧,臀大肌合在一处,双手向内,距胸二尺,合抱成圆,项正目直,上颌微收,头如吊系,五指撑开,掌心内涵,五趾抓地,足心涵空。一吸直入丹田,做到气气归脐。命门后撑,双肾饱满,内撮谷道。双臂高度可自行调节。站五分钟后,转为双臂向胶平伸,手指向前,手心朝下,似曲非曲,似直非直,然后向左转体,注意肩胯同时转,注意以胯摧肩,以肩摧肘,以肘摧腕,以腕摧指,伸展右臂,同时以肩吸肘,以肘吸腕,吸缩左臂,向左转体45度到50度,然后再返向右转体,方法相同。练习要点:缓缓行之,注意三摧劲,同时主要练习关节之开合,双腿之根劲,纠正脊柱,渐返先天。

(二)铲字秘法铲字秘法取自武当松溪内家拳,我曾与权溪内空拳某嫡派传人结为好友,互换心得,得其不吝将真法相授。

具体练法:铲

(1)双脚分开,成马步桩,脚尖略内扣成内八字,双脚距离为两脚长。头正目直,敛臀,两肩两臂由胸前向后平拉,稍向下至背后,手掌向外,手背相对,并接触。然后两臂向前向上甩,右掌打在左肋下,左掌打到右肩上。重复上一动作,但变为右掌打到左肩上,左掌打到右肋下。要点:五趾抓地,膝与足尖相对。动作尽量做大,要大开大合,这样肩、胸、肘腕才能充分松、长。打击力度要循序渐进,抗击力自然上升。

(2)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头正目直,身躯挺拔放松,然后身略向左转,同时左掌击打右肩开,右掌背击打左肾,然后身略向右转,同时右掌击打左肩开,左掌背击打右肾。要点:周身放松,刻意松长手臂,身体之转动要与两掌之击打同时,节奏感强。

(三)摇字秘法

摇即双摇膀,着重练习膀扇子,俗称扇子骨处。双脚叉开,略宽于肩,双足尖内扣,两腿直立,头正目平,全身放松,虚领顶劲(尤为重要),然后双臂向前划圆甩出,注意两手。

“迈步如猫行”之浅识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3)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4)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常听一些太极拳爱好者、老师说:要学太极拳,先学走猫步。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这样一句话:“迈步如猫行”,想必广大太极拳爱好者都知道,但对这一要求的理解和应用也许各有所见。有些人认为,在练拳中,只要有像猫那样迈步的轻灵意识就行。而有些人则认为,不但在迈步时要有像猫那样迈步的轻灵意识,而且,迈步的动作也应尽量模仿猫的样子。那么,究竟哪种观点更符合拳论要求?下面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习练太极拳的感受,谈谈对“迈步如猫行”的体会和认识。

 《十三势行功心解》为何独以猫为喻,而不借喻其它动物,或者是否可以直白地说:“迈步须轻灵”呢?笔者认为作者不只是为了文饰,而是有其内在的涵义,如同另两句的借喻:“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一样,不但要神似,而且还得形象。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应先来观察一下猫行走时的姿势,以找出与我们在练太极拳中肢体动作上有关联,并可借鉴之处。众所周知,在自然界中,动作最轻灵敏捷的动物非猫莫属了。猫在迈步行走或纵跃奔跑时,全身的协调性相当好:跨步前,弓背、收胯、提腿,脚跟先起,然后脚尖离地;落步时,伸背、落胯、出腿,脚尖先着地,然后脚跟踏实,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连贯协调,迈步悄无声息。尤其是在纵跃奔跑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笔者孩提时代非常顽皮,听人说猫摔不死,很好奇。于是,有一天逮了一只猫,带到三楼,从窗口用力将这只猫往楼下扔去。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只见猫在空中翻滚了一下,身子一弓,然后前脚先着地,愣了片刻,突然一溜烟地窜走了。除了受了惊吓,无丝毫损伤,真神了!确实没摔死,这是咋回事儿?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是否也有某种迈步的动作和猫很相像呢?有的,最像的应该是潜行了。当蹑手蹑脚地迈步时,全身的配合和落脚时的动作非常像猫接近猎物时的样子----弓背、猫腰、收胯、提腿、脚前掌先落地,然后整脚踏实,悄悄地来,悄悄地去。也有人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还有一种比较形象的比喻:当一个人的脚陷在泥潭里时,如何解脱?如果直接屈膝提脚,则不易拔出,反而很费力。此时如果先把身体重心移到另一腿上,完全站稳后,用腰胯上抽的方法带动整条腿的上提,才能不太费力地把深陷泥潭的脚拔出。

    笔者在自己的《练习太极拳心得体会》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1994年4月的一天,我拜访了王成杰师叔,他就如何做到“迈步如猫行”对我进行了言传身教。他说:提腿跨步,应以腰背为主宰,并非简单的曲伸腿。收腿时,应弓背、收腰、收胯;伸腿时,需伸背、放腰、放胯,就像猫行走时的样子。猫就是通过伸缩背来带动四肢运动的,故轻灵、敏捷且洒脱。他还建议我上楼梯时,不妨用上述方法有意识地练习提腿迈步时的整体配合。
    我们在习拳中,师父田颖嘉(田兆麟之次子)同样也解说过《行功心解》中“迈步如猫行”的要求,目的是在交手、转身换步中起到轻灵稳捷、变幻莫测、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作用。所以在田师父教的太极拳中,凡是暗(偷)步一定要求上步的脚前掌先着地,然后踏实。这样出脚既显轻灵,在实战中又可探虚实,对方不宜察觉,应敌变化反应更快,游刃有余。初学时,做不到,没关系,慢慢来。等腿部有了一定力量,拳架熟练后,再注重猫行的要求。因为,要做到迈步如猫行,没有一定的腿部支撑力是不行的。
    在两位前辈的言传身教下,通过多年习练,认识渐深,逐渐掌握了迈步如猫行的方法和要求。现举传统杨氏太极拳中的搂膝拗步一式为例予以说明之。之所以选该式为例,是因为其有左右式,可连续反复练习。再者,该式为整套拳架中,步幅最大的前弓步之一。如按杨家早期“四平架”的要求演练的话,没有相当的下盘功底的人,很难做好该式,收腿和出腿大有力不从心之感,更不用说迈步如猫行了。换言之,如果练好该式,则演练整套拳架,会给人以稳健而又轻灵的美感。

    由于杨氏太极拳的特点为宜慢不宜快,故做此式的难点在于收腿和出腿。笔者在多年的教拳中,发现在做左搂膝拗步到右搂膝拗步的转换过程中,常易犯的身法和步法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收腿时:
    1、身子先向左前倾斜,以便借力收回后腿,有失中正;
    2、臀部外凸,有失尾闾内收,敛臀提肛的要求;
    3、身体重心尚未完全移到左腿上落实坐稳,便急于收右腿,以至于立身不稳;
    4、收回右后腿时,右脚蹬地,有借力之嫌;
    5、仅以腿部的力量曲膝收回右腿;
    6、右腿收回途中,右足前部几近地面,有拖地之状;
    7、收腿前及收腿时,右膝内扣(即往左前下弯曲),以致产生夹裆(或谓尖裆)之形。
    迈步时,除上述1和2项的现象外,还有:
    1、出腿速度偏快,脚跟落地也偏快,有往前跌出的感觉;
    2、右脚跟刚着地,便有部分身体重心移于其上,这体现在脚跟落地后右膝即刻向前弯曲上;
    3、出腿时,左膝盖内扣了(往右前下弯曲);
    4、没开胯,就提腿出步了。
    以上这些现象是导致不能正确做好迈步如猫行的主要症结所在,找出了问题,就得对症下药,以解决之。针对上述现象,有以下一些规避方法可供参考:
    1、行拳盘架子时,首先须时刻留意太极拳的各个要领,在收腿和出腿时,尤须注重虚领顶劲、松腰松胯、敛臀提肛、尾闾中正等要领;
    2、收腿和出腿时均须保持开胯圆裆、松腰坐胯,而不可出现夹裆的毛病,因为开胯圆裆有助于气沉丹田,裆劲下沉,能加强单腿支撑的稳定性,使身子不至于偏倚摇晃;
    3、收腿和出腿的肢体运动顺序是:收腿时,以腰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带脚,脚跟先抬起,最后脚尖离地;出腿时,松腰、落胯、伸腿、脚跟着地,最后脚掌踏平。身体不应有明显的起伏,即不应借身体的上升和下蹲之势来收腿和出腿;
    4、在提收右腿前,先将重心缓慢匀速地移到左腿上,等感觉左腿支撑稳定了,再提收右腿,不应借助后脚的蹬力收腿,要做到慢、匀、稳地转换重心;
    5、收腿时,仍须保持左右膝尖与左右脚尖的朝向一致;
    6、出腿时,也应保持两膝尖与两脚尖的朝向一致;
    7、出腿前身体重心应坐稳于左腿上,切勿随着右腿的前伸而向前偏移,即出腿时不应牵动重心,否则会有向前跌出的感觉和样子,右脚则会快速着地,而显得滞重;
    8、前脚落地后,重心的中垂线随着支撑脚的下蹬缓慢匀速地往前腿转移,直到完成前弓步;
    9、提起后腿时,脚尖不可耷拉着拖地,而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这不但是练武时对腿形和脚形的要求之一,也是应敌时体现精气神的一个部分。
 
   然而,要想真正做到迈步如猫行,还得加强腿力训练,这是关键。好比造楼房,楼层越高,桩基必须打得越深越扎实。如果练拳时间充裕的话,可练习站静桩,单双腿桩都得轮换站,站姿高低、持续时间长短,视腿力而定。双腿桩主要为马步蹲裆式。单腿桩的动作可用拳架中的某些定势来练,比如:提手上势、手挥琵琶、白鹤亮翅、退步跨虎等川字步式子(站桩的具体要求在此恕不详述)。
    凡习杨氏太极拳者都知道“如封似闭”这个式子,该式在田兆麟大师所传的中架子太极拳中,在完成搬拦捶后,右脚往前跟上半步,两手前按前,左脚再往前跨出一小步,我们称之为暗步或偷步。如果能用“迈步如猫行”的意识来做,此式就会显得更轻灵完美。在对“如封似闭”一式如何应用的交流中,我曾用过这种步子,配合上体的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不但在盘架子中,而且在活步推手、大捋中始终贯穿这一意识,尽可能地做到迈步如猫行,并获得了一定的体会,确实有一种轻灵、进退自如的感觉。
    一管之见,不足为新,惟愿抛砖引玉,与同好携手共进。
学练太极拳心得笔记
(一)心静用意,身正体松。练拳时始终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身体端正自然,内外放松,不偏不倚,舒松自然。
(二)弧形螺旋,中正圆转。做动作时要求呈螺旋式弧形,圆活不滞,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不要直来直云,也不要像月球绕地球运行那样兜直圈圈,应该像地球绕太阳运行那样自转中公转。
(三)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以腰为轴主宰于腰,内力发动于腰脊,六成劲上行于膀臂达于指端,四成劲下行于腿踝,达于趾端,形成一气贯串的整体劲。
(四)轻柔匀缓,柔中寓刚。动作如行云流水,风吹杨柳,珠滚玉盘。所谓柔中寓刚恰似水银既沉重又流动轻灵。
(五)连贯协调,虚实分明。练拳走架,连绵不断,转接和顺,折叠转换自然,处处分清虚实,保持重心稳定,变转灵活。
(六)内动外发,呼吸协调。以外引内。以内导外,内外合一即内不动外不发。身心兼练,蹑手蹑脚与动作协调,吸为合为虚为蓄,呼为开为实为发。气宜鼓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外柔内刚,发劲完整,富有弹性,不使拙力。

各式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共同要求。
头:虚灵顶劲,百会穴有上悬意念,不准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耳要静听身后,用鼻呼吸,咀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后张,意注肩与胯合。
肘:自然松沉,防止僵直或上扬,意注肘不离胁。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指要张开,气达指梢。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内缩,防止挺胸猴胸,劲要含蓄。
背:舒展伸拔,不可弓驼,大椎鼓起,背部皮肤有绷紧之感。
腰:松沉直竖、命门后撑、骶骨塌住、旋转灵活,不可摇摆歪斜。
脊:中正竖直,上下对拉、虚虚对准,吸气时上下对拉拔长,呼气时上下挤压,加强脊柱锻炼,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腹:宜松舒,气沉海底,不可用力,不可上提,如一盏灯置于丹田,不倒不灭,照得通红。
臀:松垂忌后突,尾骨前敛,会阴微上提即提肛垂臀。
胯:松正含缩,劲力贯注下肢,上与肩合,下与腰联,转动时腰胯保持一致。
裆:胯腿相接处为裆。腰胯的合力便构成裆劲,胯下两腿里根肚角窝处要撑圆,两腿上股要有裹劲,腰塌裆圆,形成拱形间架,发劲要运用裆劲,这裆劲就是腰胯腿乃至全身的整劲。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不可歪扭,两膝先开后抱,膝向前上顶,命门后撑形成前后撑力,脚掌平落,脚掌平落,脚趾抓地,涌泉空顶,虚实分清,实腿胯根落实,实腿一侧的肾要前挺。
各式太极拳在技击方面共同遵循的技法: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后发先至,意在人先,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沾连粘随,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乘虚而入,以逸待劳。
具体的说必须理解掌握运用下列诀窍:
(一)周身是球体,一动都要动;前步夺后步,后步跟前踪;后一条线,全身主力攻;打人如亲咀,手到身要涌;左右一面站,单臂克双肱。
上边的歌诀很能体现孙式太极拳的手法即进退相随,手动必先身动,身动必先腰动,用腰带动手法和身法,出手不见手,外欲动内先动,周身好似圆球,一动无有不动,环形无端,上下左右转动无滞。忽隐忽现。脚蹬住劲,手掤住劲,头领脊住竖住劲,腰塌住劲,裆合住劲,两股两膝抱住劲。孙式最讲究开合,开合必须在松沉中暗运全身劲力,开为伸展放大,合为缩小收敛,开时不顶掸撞,合时不躲闪,开时由腰脊通过螺旋劲达于四梢,合时由四梢回缩到丹田,开合不在外形而在内动,即所谓内不动外不发,这样才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内动源泉于内劲、内劲源泉于丹田。内劲是用意识指导的即所谓用意不用力。这种内劲是无形无象的、忽隐忽现,它是极轻灵又极沉重的整体劲。由丹田发内劲时用意念想象发出十分劲,将六分劲上行运达两肩,再透达小指依次到达拇指,将四分劲下行经胯到达小趾再依次到达大趾。因为这一系列的意念指导的活动都必须到位,所以练拳要尽是放慢。当然如练到炉火纯青、心想事成的境界快慢便随心所欲。
孙式太极拳讲究起、承、转、合。发势为起,接势为承,变换为转,成势为合,未动时静如山岳,动起来如同江河绵绵流长,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细水长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细水长流。起势如开了闸的水不停的一写千里。承即是式式相连,节节贯串。不能停顿,不能有阻滞间隔。转是指式与式之间的折叠转换。所谓折叠指欲上必先下,欲下必先上,欲左必右,欲右必左,上下左右不断折叠。所谓转换是指虚实变换右虚则左实,左虚则右实,不断转换。犹如骑自行车,脚蹬子一提一踏才能前进,双脚踏实寸步难行,在拳中叫做犯双重之病,完成一式为合,周身之气回缩至丹田,蓄势转下式。气沉丹田用意将气贯于脚跟,不可在外形下蹲作势,而是浑身放松,脊柱松沉直竖,这样才能势意守丹田。
(二)全身五弓,上下、左右、前后者要争,松中有掤,掤中有松,弧形对拉,伸中有缩,缩中有攻,对拉拔长,实中有空,体现中劲,周身劲整。
孙式太极拳最讲究整体劲和中劲。欲达此境界,首选要明白顺中用逆的道理。一出式五张弓便在松沉顶竖中徐徐拉开,各部位都要对称着互相争力,与人交手使对方感到碰上了一个打足气的大皮球,就是拿出千斤力打在皮球上也无济于事。推不动,拉不动,打不动。因为皮球里的气是布满全球的有前推的劲又有后撑的劲,有左边的劲又有右边的劲,只能把球推得滚转却无法把球的任何部位打凹陷下云。我们党说的“膨涨”、“气宜鼓荡”都是指松沉中运用内劲互争的表现。杨禄禅老前辈有句名言:“站住中定往开里打”意思是说练拳时一定立身中正,头和脚顶天立地,气沉丹田,在这个前提下,尽量把劲展开,姿式到位,不能团缩,应该舒展挺拔把劲放出云,这样才显得威武雄壮,浑厚涵蓄,伸筋拔力。只要练出这种顺中用逆的争力,交手时掤住对方,腰微微一转,对方便失重跌出。转腰不能太过,掌握好四十五度角,转腰的同时,接触点要有螺旋,这好比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本身也要自转,人的脊柱像轴那样在中心转,胯要承受着在外连转,两肾也一前一后的交错着转。两肾除有争力还要分清虚实,在实腿一边的肾为实,靠虚腿一边的肾为虚。尾闾向前伸,命门向后鼓,头向上顶,骶骨向下塌,气往下沉,胯向下松,会阴向上提,两肩向前抱,两膀向后撑,两膝向前抱,两脚跟向外拧,脚趾抓地,脚心上提,手向前今晚上,肩往后缩。总之处处体现争力,这种争力不能互相抵消,虽然相反但却是相成的,形成一种前拉不动,后推不动,右顺中有横,横中有顺的中劲。
(三)诀窍如海,腰是主宰,性得用腰,功夫必高。不论练拳或是推手,时刻注意用腰。每一动作都要体现腰拉、腰带、腰推、腰转。后捋用腰劲拉,侧捋用腰带,前推腰向前送劲,化手腰要转,冲劲腰脚手一齐上,身子接手只动腰不动手。用腰时麝香注意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腰部旋转腰脊松沉直竖,命门后撑,骶骨塌劲,腰胯相连,微微转动,倘不慎转的幅度过大腰一摇摆,中轴便弯,劲也就散了,腰胯裆是紧密相连的,所以用腰必须注意裆劲,两个胯根才是裆,欲要开裆必须把胯根松开撑圆,不准出现尖裆,只有圆裆才有桥孔拔穴之力。旋转时腰胯要保持行动一致。迈步时实腿胯根先微向内收向下松沉,肾也要落实,腰不动,手不动,内不动,外不动,松肩,松胸,松腹,松腰气沉丹田,海底充实,带脉鼓荡。提手吸气丹田向后翻腾,推手呼气丹田向前下翻沉。动时裆须开,停势裆须合,裆开时两膝向相反方向前挺,停势裆合时两膝向内裹合,顶劲领好,腰劲塌下,裆劲合得住,胯根撑开撑贺,脊柱节节松沉虚对准,随着呼气重心下降,臀部之力贯到足根。手臀之劲前云,命门后撑,退劲植地生根,腰裆劲向前上方暗运。
(四)用意打拳,妙中有玄。不论打拳或是与人交手,首选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能走私,心不在焉。再就是意识必须在动作之先,达到意到气到力到。与人交手更要我意在人先。长期坚持用意打拳,久而久之定会出现从心所欲的奇妙境界。如对方挥拳向我击来,我意用身子把他撞回云,此时心一动,已把对方击出。自己练拳都要用心按规矩做好每一个姿式,一式未完心先想到下一个式子,这样才能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有人说与人交手纯任自然,不能自作主张,这对于有高深功夫已达到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人是可以作到的,但对多数练功的人来说必须全神贯注,用心应付,除了斗勇还要斗智。古人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只有思想集中才能听劲,才能观察地形,才能看准对方举动,如见矮人要高打,个子高的要低打,胖人要斜打,瘦人要用千斤坠打。对方抓住或按住我,他刚用力,我立即用意念暗运一股力透在他薄弱部位,气随皮肉下降,意随骨骼上升,如遇到自上而下的力,受力处股肉承受气下走而骨骼随意上行,骨骼之间用意捆连在一起,昼量严密紧凑,这样既能抵搞加在身上的力又能把对方紧紧贴住,此时我腰腿略一转动便把对方发出云。两人搭手对方来力我蹬脚运劲到接力点把对方的劲掤住。然后采取“我不动跟你走,你不动引你动,给点劲叫你过”。我运用沾、连、粘、随四法不论对方是什么门派拳种,让他老老实实跟我打太极拳。这一切都是为了说明无论练拳或是交手都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强调用心打拳,也就是用意识指导行动。
(五)各种劲解要弄清,不懂劲白费功。
掤劲──弹性之劲,如打足气的皮球。
捋劲──向下摩擦之劲。
挤劲──两种方向不同的劲交叉聚于焦点,放出合拢之劲。
按劲──抑按不令滑脱之劲。
沾劲──定住一点就地生根,变化不离此地,不碰不撞,如贴膏药。
连劲──退中牵动之劲,使之入我圈中,连续攻击。
粘劲──在沾的基础上,如沾胶汁移动,封住敌人不给进攻机会。
随劲──进中推动之劲入他圈中,随机发放。敌欲变不能变,欲攻不能攻,欲逃不能逃。
空劲──转侧泻人之劲,使之落空。
结劲──对方出匾,我贴紧补上。
化劲──彼劲打在圆活松柔的物体上把劲消耗掉,对方来劲,稍抗即卸,一卸而反。
擎引松放劲──接得住对方的劲叫擎,把来力朝自己身前诱叫引,引时身体放松,集中力量朝一个点打出去叫放。
乱环劲──出手腕对肩,独立胯对脚。出身轻如棉,粘身硬似铁。膝起望怀,肘发护心。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强攻要凶,快攻要稳。气贯掌心,力达四稍。高来挑,低来斩,平来左右排。动手找外勿找内,我在人之外,人在我之内。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自然然。打人先上身,头足两头进,中节攻进门。动步不动心,动身不动气。静不见机,动不见迹,发与未发之间才算动静二字间。对方踏中门我里摆,踏旁门我外摆。灵不灵在步法,稳不稳在步型。竖怕横,攥怕转。展如探海角,缩如坠深渊。木力直,金力坚,水力柔,火力烈,土力实。敌劲用我何处,我气沉到何处。前冲劲,侧旋劲,提拉劲,放空劲,粘逼劲,截劲。
滚劲──沿立圆旋转。
错劲──前后左右错开。
折劲──如翻板,接触点为翻板正中。
磨劲──如研墨。肘由内向外磨有抛出之意。肘由外向内磨如旋涡向里卷。
弹劲──弹簧力。
冷劲──突然发动。
正劲──通过劲头控制劲源。劲头与劲源要保持直线。
侧劲──脚踏旁门转身侧接。
定劲──对方身形灵活变动,通过试探把他的劲定住。几个接触点把劲使匀,暗运内力使对方动不得。
断劲──对方来力我一缩即吐,劲断意不断。
吞劲──对方正面击来我身缩手进。
刀劲──手如刀侧切。
锯劲──前后磨擦锯锉。
拍劲──用中劲拍在对顶力上,使跳起。
掸劲──轻轻的像掸尘土一样。
拽劲──用整劲快速牵摔。
擎劲──下按顶点,微向内含待对方脚提起再沉肘向对方中心发之。
踏劲──将内劲踏向对方臀后或足后根。
重劲──内力发在对方中心上。
离劲──似离非离,似粘非粘不使摸到我的劲。
化劲──劲出未全出,劲到未全到此时化之。
(六)八字秘诀:
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
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力尽 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为他人乘。
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如球碰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声铿锵。
按劲意何解,运用如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遇高则澎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入。
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 
挒劲义何解,施转如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旋涡,卷浪如螺纹,落叶坠其上,倏尔便沉沦。
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
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分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换捣碓,仔细维中心,失中徒无力。
(七)孙式太极拳口诀
太极拳本内家拳,不用拙力意当先。虚灵顶劲神贯注,下颏内收即自然。含胸自然能拔背,切莫形成“罗锅肩”。练时沉肩又附肘,肩耸肘悬不是拳。塌腰能使全身力,腰不塌住灵活难。两腿弯曲分虚实,太极要义在里边。呼吸下沉丹田穴,纯任自然莫强牵。上下相随成一体,动作绵绵永相连。动中求静静中动,练时神气务周全。切记要点莫遗忘,持久习练益自显。
上边歌诀是对练拳的要求,在练习推手时除遵守一般规矩还应注意几点:
(1)速度太快容易滑过,太慢容易死滞不活,圈子由大逐渐收小,作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2)进攻或引化都要作到手臂松柔,用意不用力。得寸进尺乘虚而入,出手不见手,手到不能走。
(3)肩关节松柔圆活下沉,肘关节始终下垂,脊柱竖直松沉,裆劲下沉,手臂由松柔到沉重,形成似松非松,柔中寓刚的内劲。
(4)引化进击,技高者用内劲,不被人发觉,意在人先,粘着点作轴心,触点成圈进行旋转,作到先引后进,半引半进,即引即进。所谓先引后进是指通过引化使来力落空而后进击。半引半进是指肘以上臂部稍后退,小腹(丹田)稍前进,肘以下不能超过腕掌承受着小腹前进。即引即进指用螺旋式弧形动作边化边打,即所谓小圈转关干脆直射一触即发。此也称截劲。
(5)步法要求迈步如猫行如临渊捋冰,动步要轻、稳、灵。两腿分清虚实,但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将欲迈左步,腰隙(肾)先向右抽换落实,小腹右侧充实,坐实右脚反之亦然。步法与手法下下相承受互相呼应,手足有相吸相系之意,注意外三合。动必进步,进必套插,管往对方前足外侧是套,前足进对方裆部中间为插。套为封,插为逼。破此遗失法运用膝节内扣或外撇,上顶或前顶。腿劲缠绕下沉如深植地中。还击时胯微后收下沉再弧形向上向前进逼。力起脚跟,注于腰,通脊背,形于指。将欲放劲,步须暗进(先进后足半脚再进前足半脚为好),放劲时身手步眼一齐到,三尖和眼神对准同一方向。
(6)眼法。发令在脑,传令在眼,精巧处全凭眼法,身手步都要随目光的动向而转换。欲往上打必先寓往上之意,目光微往下视,再往上直射,目光决不可与动向有偏差向前放人,目光须前注,入木本分劲断意不断一克如始战。眼神要兼顾周身上下,目光许有专注,但眼不能呆视,如捕鼠之猫的眼神。有成就的拳家交手时必须把视觉,听觉,触觉有机配合起来。
(7)不丢不顶。不丢是人走我随,一面粘随,一面微微送劲粘逼。不顶是人进我退,人刚我柔的动作,作到他进一分我退一分,不多不少,退多了便丢,退少了便顶。退时注意走弧形。进之愈长不可及,退之愈促不容引化。
(8)发放。意贵远,劲贵长,动贵短。发音向上用哼,向下用哈,向远用咳。
(八)对“神不外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的理解。“神不外溢”是指练拳思想集中,用心打拳,交手要用意念支配行动,我意在他先,但不要瞪眼,咬牙、握紧拳头假装凶,平心静气,心平气和,不让对方察觉你的意图。“形不破体”是指站定姿式以后脚下有个底面积,以两脚为径画一个圆圈,在胯部也画出同样大小的圈,在肩部再画同样的圈,身手腿都不要越出这个底面积的圈,以保持重心稳定,同时内气,内力也在三个圈内运行。假如你的手臂超出圈便觉没力量,容易受人控制。所以拳家讲究“打人如亲咀”就是指近别具匠心离打人,这样在圈内打人有力量而且进退变换灵活。“力不出尖”是指发出的劲不是顾前不顾后的直劲而像打足气的球体四面八方都有劲,如果是一面直劲便是出尖易受人制。
有的人小有成就便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与人推手气势汹汹,误把威风当威望,把老师的牌子当自己的权威。盛气凌人,这种神气外溢的作风没有不失败的。
学拳有几种类型的人,有的有大聪明,有的有小聪明,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幼慧早熟。那些有大聪明,大智若愚的人,总是虚心求教,不满足一知半解,打破沙锅问到底,弄通拳理,弄懂拳式,默默坚持练功,持之一恒,在人前不卖弄本领,好像个傻小子,这种人是真正的大聪明人,总有一天功成名就中状元。那些耍小聪明的小神童,一教就会,一看就懂,本是半瓶子醋,却善夸夸其谈,在人前好卖弄。练功却投机取巧,一天打鱼十天晒网,这样的人断难成就大业,结果必然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咀尖皮厚腹内空”。
(九)敷、盖、对、吞
敷──与人交手,我用掤劲接按对方手臂,使之如被绳捆,行动不灵。
盖──我两臂双掌盖在对方双臂上,在意念上用内气把对方盖住,用掤劲压推,如他有上起劲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从前上方将其发出,如若下沉我则今伸掌指将其向前下发出。
对──劲路对准对方中心线。
吞──对方冲我胸部击来,我涵胸缩身将其手臂吞进来,而同时我手背冲前击云。
(十)名言解
(1)动手先上身
内动是动之源,外动是动之效。头领,身动,足底随。一进不可无一不进,一退不可有一不退。
(2)手足齐到才是真。
这是指合劲、中劲、整劲。
(3)拳如炮,形如龙
炮指用抖绝劲,突然爆发,龙指三曲之形,曲才能吞吐,吞是引进落空,吐为沾实展发,吞吐合一才是拿。
(4)遇敌如同火烧身
把敌当毒物,决不准沾污我身,当彼接触我如火烧一样发出猛烈抖劲。
(5)头打落意随足走
主要是中正,头进足随,足落何处,头要打向何方,头不能超足尖,头与足不能左右偏离。
(6)起而未起占中央。
头不能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保持中正不偏。
(7)足踏中门抢地位
指对准对方中心线踏入,并非进裆,由侧入中心线仍是踏中门,抢地位即是快,令其难防。
(8)肩打一阴返一阳
是指双肩上下,左右、前后交替运用。有反打、返打、侧打、扣打、翻打、摆打、撞打。
(9)两手只在洞中藏
丹田两侧为洞,肩打时一手封闭一手藏,用肩的手洞中藏以突出肩。
(10)左右全凭盖势取
肩打要有压倒盖住对方的气势。肩击距离虽短,因为是根节所以劲力大。
(11)束长二字一命亡
束者缩也,长者伸也。束是指肩打,长是指肘打手打,肩一击肘又到手即云,一二三合一,致敌死命。
(12)肘打去意占胸膛
指用肘打对方胸心部前打不高于膻中,不低于中脘。左右横打高不过肩,低不越脐。后打高不过背心,低不过命门。
(13)起手好似虎扑羊
指用冲劲和扑劲。虎行风生故需冲,扑无原则用上按中塌下托。上中下都要有冲劲和扑劲。
(14)沾实用需展放
沾要实,按要紧,身齐进,力齐发,意远,劲长。
(15)或往里拨一旁走,与人交手,三角而站,里拨走外,外拨走里。
(16)后手只在肋下藏
前手为阳,后手为阴,阳手问路,阴手打人。
(17)降龙伏虎霹雳闪
动如关电雷鸣,取胜一瞬间
(18)云闭日月
云指手、日月指眼,交手首取敌眼。
(19)胯打中节
指用胯打对方胯骨和大腿根节,欲进左胯先上右胯,进右先上左。外打用鱼打挺。里打要抢步。
(20)尾打落意不见形,猛虑坐卧藏洞中。
用尾声闾打人要下坐如虑坐窝,尾声打背前收,背打要后挺。
(21)膝打几处人不明
膝打人比手足距离近,力量大,令人难防备。
  和身展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
和身指随身附和,展指出,转指翻转,不停势指不僵不滞,随身而转,随转而击,这是膝打人的要诀。
(22)足打踩意不落空
足起有谋,足落有意,起望腹,落望膝,起望膝,落望足,起也打,落也打,踩前足令其变化不灵,踩后足令其应手而倒。
(23)消息全凭后足蹬
起步要蹬劲,前脚落,后脚蹬,左足向左横肉跨时,右足必须向右蹬劲,退步前足向前蹬,使身体后移,蹬时集中脚掌。
(24)与人交勇无计备
交手不能按计划办,而要因势利导,随高打高,随低打低。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劲力不涣散。
(25)去意好似卷地风
要狠要毒要快,发拳要猛,转身要急,身灵步活,像旋风那样敏捷。学得不行好把式不如跑把式。
(十一)孙式太极拳与形意拳,八卦拳有密切的统一源流,融进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形意拳一触即发的本能,但无形意,八卦的外形不能练出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如不懂形意八卦的劲路也很难理解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在这里简介形意拳的几个劲路:
(1)明劲。合而刚,整而发。刚有僵刚,有柔刚。僵刚是初学者未换过劲来,是本身原有僵力。要换劲第一必须松肩,把根节肩峰放松落下,使肩井穴开放,肩关节开扩,气血才流畅,转动才灵活。第二肘要下垂,尺骨藏内劲。第三塌腕,意气劲贯注神门。第四劳宫穴内含。
(2)暗劲。为易筋入槽,伸筋拔力。暗藏在尺骨中的内远远超过手上的明劲。暗劲长筋腾膜。
明劲主攻,暗劲主克制。
(3)化劲,精气神高度统一,不及不离,不丢不顶,神灵体活,变化莫测。明劲主顺,暗劲主横中,化劲主从。
(4)踏劲,足前掌涌泉穴向下直踏,像鸡走路有蹭劲、搓劲、钻劲。
(5)扑劲。如猫扑鼠,虑扑羊。劲起涌泉,发尾闾,主宰腰,提于脊,透发于胸,由膊而膀,由膀而肘,由肘而手。
(6)外三合。不仅是肩对胯,肘对膝,手对足。还需要两肩根与两胯里根均齐抽劲才算肩与胯合。两肘向下垂劲,两膝往里扣劲才算肘与膝合。两足后跟均向外扭劲,两手互拉相应才算手与足合。
(7)练理不练力。(练阴阳“虚实”动静,开合之理)
  练本不练标。(练本是气沉丹田下盘稳固等)
  练身不练招。(练身主要是练出内劲整劲)                                                                                                                                                                                                                                                                                                                                                                           
(8)四梢。血梢:发欲冲冠。
     骨梢:齿欲断筋。
     肉梢:舌欲摧齿。
     筋梢:指欲透骨。
(9)打中转,不要转中打。太极拳搂膝扭步要圆着转前手推,后手按,打着转,不要转完身子再伸手推。
(10)脚腰手。发人从底下运劲由脚传到腰,由腰到手三位一体,发出一个整劲。
(11)虚实转换。首先从脚上练,左边来劲左脚虚,右边发劲右脚实。然后身体各部门都能分出虚实,最后达到处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12)孙式虎扑放人法。
甲初学放人。先蓄力后腿略曲,周身下沉、后腿再直起,重心由前三后七改为前五后五,脚下踩身前撞。
乙弹抖放人。意想双手放在弹簧上,先反复作反弹动作,然后脚下塌,尾声闾前送,突然抖放。
丙旋动发人。一手下按一手前推,腰一旋转再对准中心线撞出。
丁转动放人。两手如放在磨盘两侧,一手推着磨盘转一手把磨盘掀起。把对方当磨盘,一手侧推着微微转动,一手对准中心线向前上推使之后仰跌倒。
戊摇晃放人。两手左右摇晃着把人推出。
已动步放人。踩步放人是前脚进半步后脚跟半步。三角步放人是敌后脚 支点稳,我向旁急撤前脚换后脚直奔中心线。拌腿放人是由侧后钗抖或铲脚侧踢。
附录坐盘内功法:
(1)寂照法。默视脑中光亮、凝注丹田有一片虚空田地。
(2)听息法。闭目默听自己心脏跳动,听自己气息、听宇宙声音。
(3)胎息法。放松入静,神凝丹田,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中心向脐部及腹部周围缓缓扩冲,同时腹壁稍向外张略有膨胀感。吸气时意想气从腹部前向背后收缩,同时腹壁略向内收。出息微微,入息绵绵,羽毛近鼻不见动,似以脐作微弱之呼吸。
(4)扩容法。把丹田、命门,会阴、尾闾这一区域看作容积,使之逐渐扩大容量、
(5)压气法。呼气时将气向丹田尾闾部催压贯冲,腹压增高内气充盈。
(6)转圈法。放松入静,两手如抱一红色火球,两手向上下,左右轻柔旋转,两掌贴于脐部,用意念将火球送入脐内,然后丹田内气作轻微的转圈活动。
(7)聚散法。呼气时意想丹田向周围四肢百骸或空间宇宙作圆形幅射状扩散。吸气时意想气从四面八方向丹田收聚。注意吸气提肛。
(8)景观法。意想丹田有一红色太阳或金黄色莲花或发亮灯炮,照整个腹部及全身。
(9)微动法。入静后,丹田尾闾作前后左右微微震动、肾动、转动,震波逐渐延伸到命门、脊柱、头部及全身。
(10)点火法。意想丹田有一团火从点火,起火,养火到丹田发热。
(11)意守法。似守非守,不及不离,勿忘勿助,头顶、身松、气沉。
(12)五行法。宇宙日月精华化作甘露,由头顶向下通透全身,两目内视,意想白色气体散于肺中,再意想白气化青水浸泡肝脏,再想青水进心脏变成红色气体再变红光照亮周身再将红光收回心脏,再想红光进入中脘,变成金黄色的光,向后照两肾,变五采之光最后收藏膀胱,练出透视工夫。
(13)咒语法。一念代万念,默念“一善得百福百善孝为先”。
(14)归无法。自身小宇宙与大宇宙混为一体。体身毛窍孔穴都打开吸气,意想自然宇宙清气透过全身毛孔归丹田,呼气时意想内气通过周身毛孔放射到空间宇宙,发射的越远、越大、越圆越好。最后通小周天大周天。
推手几则:
(1)推手松沉时也不能扔掉交会点,否则使是把点化丢了,以后不认何势都要牢牢的把握住点。(2)练拳推手前伸不能牵动重心,否则便被人所乘。
(3)欲要用前移重心推人时必须手不用和只松沉着腰腿前移,但手要膨胀着劲。
(4)接手既不移动重心也不用力只虚虚接住但要膨胀着然后待机而动。
(5)把握接触点要按透不可轻谓。被对方抓住或按住我必须不受力放松或化或攻。接住点放松把力转移到别处,如对方握 小臂我把劲转移到手上或肘部然后用手或肘部运他打他。缗拳推手用腰带,对方按住我肘部几乎把肘部压在我身上,我此时把劲暗运到手上,转腰旋转着从对方外圆打去,以对方实脚为中心令其旋转。推四合手对方挤来我必须随着对方的劲沉胯窝和正腰,不可妄动按时要用掌心随着对方的劲主动的带着走,不可死近不可擅自下沉。程史得意高足王贵兴来敝宅,恰周拳友石玉峰,本欲交流推手技艺,但接手便有一决高下之势,都使出吃奶的僵劲,象是老牛顶架脑袋扎地,猫腰撅屁股,我深不以为然。劲他们今后应练理不练标身不练招。松则轻、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意念的力量很大,对方的劲打 我身上,我不想受力,只用意念把来力向身下导引,复从下边向对方引去,结果对方的来力又还给了对方,是他自己把自己打出去的,真是活该!有句发自内心的话:练拳推手必须松柔,但不可把漂浮当轻灵,把僵劲拙力当沉稳。只要松柔了便能作到来无形去无踪,打人不知怎么打的,挨打不知怎么挨的。什么叫一动无不动,两人搭手必有一接触点,脚腿腰手都动起来向一个目标打去。怎样把对方的来力还给方?敌我双方互相把两手按在对方胸前巾实双方形成整体,此时谁先向前发力自己的力必然返给自己,等于自己打了自己。以此道理类推当对方动手发力我立即把来力通过接触点还给对方。我在活步推手时惯用的几个招式。论说应该是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世身不练招,可是要入门还得先懂些招式为好,因为拳理说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
我与杨玉华、丁双银练活步推手时常常运用以下几个招式:
(一)二人右手相搭,趁对方向前上朋之势侧身向前粘引其臂,左脚上有进一步闪身到对方右后,左手推其肩背。
(二)二人右手相搭感知对方有前进之意,我以右手轻握其腕,用短劲侧向身向后向下采带。
(三)上势不停趁对方身体不稳,转背身右腿挡住其腿,右臂翻转肘朝后臂伸直以腰劲横列其劲部。(四)对方双手按我胸部,我以双手向左右分之,随即左手采住其右手腕,曲右肘捣其心窝。
(五)前势不停对方用左手推开我右肘,我顺势进身以右肩部靠其胸部,靠时脚下站稳。
(六)对方双手握我左臂向我胸部按来,我左臂朋住左手向左上捋化,随以左手管住其左腕向下向里拧采之同时右手按住对方的肘部并不断向下向后引伸。
(七)对方双手按我胸部我以双手向左右分之,随以左手握其右手腕向左下列之,同时以右掌扑其左耳面部。
(八)对方突然以右拳击我胸部我以左手党拍其右臂肘关节向右侧挂之,同时右手钩其后劲向后甩之。 
(九)对方以右手击我,我以右手粘其腕向下采之,同时以左掌年其面,此时对方必抽右手以左臂朋架我左手护同,我顺势握左腕向左下挒之同时左脚落在对方外侧再以右手击其左肩。
(十)对突发左手向我头部袭来,我以左臂朋粘其肘部向左上引挂之同时上左脚于对方右腿外侧以右掌推击其胸部。
(十一)对方扬中手击来,我以左手向上朋挂来犯之右手,同时弓右腿俯身出右拳出其心窝。对方如用右手向前击来,我用右手向后扯之复上左脚踢出裆胯部。什么叫化劲?化劲包括粘和走,粘者不丢也,走者不顶也。粘是制人,是避人,二者构成化劲。蹲身时要注意垂臂忌外突。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无微不至才是落。轻灵的具体表现,如若举臂在意念上不可一次到位,假设由低到高有十个点,要一个点一个点的上举,如在某个点上意念不给继续上举的指令手理停在那里不动,如举到某个点上,意念下令不要上举而转变向下,这时手毫无阻滞的转移,有以上这样的感觉才叫轻灵。所谓间断,就是旧力已尽,新力未生,这时最易为人所乘,所以练拳推手劲不能断,即是偶有间断民要做到劲断意不断。腰隙指两肾,以命门为中心两个肾不断抽换,向左抽左脚实,向右抽右脚实,两脚的虚实变换主要靠两肾的抽换。退时走弧线为引进落空,退时走直线为引进落实。内劲忽隐忽现就是似有实无,似无实有。存疑,拳经有“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缺陷处,勿有断续处。”我总分不表这凹与缺陷处到底有什么区别?请智者教我。有人问我何为腾挪,什么是闪战,我也不甚了了,曾去问程师兄,他说腾挪是躲,闪战是雳,闪动作也就是快。虽经师兄一番指教我仍茅塞不开。简单理解腾挪是意想动而未动也就是预动之势也可说是属于精气神方面的用语,好象猫捕老鼠在未捕以前的那个精神饱满,注意力高度集中,身势下降,眼露凶光那种神气。闪战是动度极小,避实就虚迅速突发,惊战之法,以小胜大,脚踏尾抖两手弹。三体式的虚足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谓之虚中有实,实足并不站死,只意念注重实股支持全身还要有向上提拨之意,谓之实中有虚。两人接手就得把对方的手控制住不使其走化,如引其偏离中心线向外边偏斜。与人活步推手沉肩附肘两手尽量不离中心线,尽量不把臂张开。为打住对方的劲不使其走脱。要分清主攻点与非主攻点,所谓主攻点就是距对方中心线近的点。为不使对方旋转,要打住对方两个点。太极,形意,八卦属内功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圆中也,形意直中也,八卦变中也。太极力灵,八卦力巧,形意力实。术极皮球,八卦弹簧球,形意钢球。三举形式不同内容一家也。八卦功人百练不如一走。功夫都在脚下。左旋右转走圈时必须有下列意念;(一)撑船篙。两足平起平落,步落趟泥,不准提后跟翻蹄,也不准扬脚党亮掌,想象后足如船篙撑地前足如船篙撑地前足如舟船前行。(二)搓麻绳。走圈时想象地上放着一根麻绳,两足交替前进时要搓着麻绳走,练出有分寸的虚灵劲。(三)展薄冰。想象脚下是随时都有塌陷危险的薄冰,所以要精神集中,小心翼翼,前足虚中有实,后足实中有虚,不能突然把重主移前足双要尽快的把重心送前足。(四)踩游蛇。想象两脚不断的踩砂踩蛇尾,有险象环生的机警劲。(五)猫捕鼠。从精神气质上有闪战劲。(六)踢门坎。想象前面有一道道门坎,需把门坎踢断才能前行,专练力贯足尖的点踢劲。(七)腾空走。立砖埋桩离地走转,练人体随意平衡的潜能。(八)负得行。两手和两腿负重而行,所持之特由轻到重。以上八法每法练三个月每天至少展昏各练一小时以上。八卦拳窍要(1)肩坠腰,腰坠胯,胯附膝,膝坠脚。十趾抓地,掌根前顶,二目注视虎口,练功进心想自己的胸内是空虚的,要抱膝两膝相互靠近为了护裆以防敌冲踏中门。两肩关节向两侧拉向下沉虚腋如夹一球,肘有重地之意,掌指上翘。(2)后肘窝对心品窝,翻塌时头肩肘手腰胯膝足一起向圆心拧转如同拧绳一般。(3)里脚迈直,外脚里扣,推磨一样。下身稳固上身灵活,眼观三面身不摇晃。(4)左右精熟不至在敌招式与自己习惯不一致而手足失措。(5)手足一致,上下相随,来去一致,前掌击人,后掌捋人,出手如锉。入手如勾,来去无空手,来去无二劲。(6)好汉怕三穿,肘不离和,手不离肘,贴肘下直穿,两肩如环,催带双臂,穿掌要向对方裆中插步。(7)内外兼修,气沉丹田,意到气到劲也到。(8)身势分三盘,上盘两腿微屈,中盘腰胯下坐;下盘膝与胯平。(9)舌顶上腭,鼻也呼吸。(10)大指微扣,中食二指伸直发开,无名指与小指靠拢,掌心内含。(11)合膝扣步,两膝相抱,回身扣前摆后,换式身体下蹲,输蠃在步,每动必把腰腿安排好。(12)进攻肘先进前脚,后脚蹬劲向前跟半步。后退先退后脚,前脚蹬劲后撤,跨步要离中,为避开敌正面攻击侧身斜上步。(13)出身时膀根先着意,蓄力劲蓄足后再发力这叫做手未动膀先攻未前伸先后缩,吸足再吐,肩一抖但打人。(14)前掌后掌力相通,欲使梢先动根,用根节劲击人。(15)声东击西,指上打下。(16)接手连续向对方鼻目穿击,穿时注意向左右跨步配合使己不在彼之正面。(17)攻防要走三角形,手也一要横一直成三角形,手脚都成三角形内中变化必无穷。(18)敌高我低,以低势攻其下路,敌比我矮用高势攻其上路,总要斜身绕步走圈,翻转要靠腰肢动转。腰转到不能再转时向回翻转必须用刚劲才行。(19)交手时使用刚劲以前,隐含柔劲使用柔劲之前必须以刚劲作后盾,敌柔我刚,敌刚我柔。(20)脱身化影是指侧转变化的身法。如向左右转四十五度,左右脚也随之虚实变化。(21)缗拳要精气神,劲骨与尾骨坚直,变时缩劲,发时伸,首尾相连婉如神龙。(22)膀在肩端不会伸,发挥膀靠进步。(23)刚劲骨中来。柔劲筋中来,发劲由脚而腿而腰再到手。  (24)三真:即内三合,四到即眼到手到腰腿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25)刚易断,柔难直。(26)上下翻打,左右穿击,天翻地覆,波浪起伏,排山倒海。(27)双方都是高手看谁腰上功夫大,双方身法都好,那要看谁步法高,走为上策。(28)要想动步必先提腰,如足先动腰后动必然身法散辞书重心不稳。(29)转身变招步幅不可大,不可离地太高。(30)胆气要胜人,一人拼命尤夫莫敌。胆壮心静,心静形松, 形松眼明,眼明手快,不管敌人拿什么利器,不可慌忙,以哼哈 之声震之,乘隙取之。(31)人众我,敌强我弱 ,不可力敌,只能智取,指东打西,避实击虚。(32)短兵相接,以意欺人,似胸有成竹,用镇定惊骇敌人。(33)黑夜遇敌伸手不见五指,靠蹲身下势,二目上视借天微光觅寻敌人。(34)遇冰雪泥泞环境与敌交手,前腰要横迈,扣成丁字步,合胯合膝,翻身变招不用脚跟脚掌拧转而高抬脚摆扣。(35)神形一致。练八卦拳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三年练架使手眼身法步熟练配合,十年精气神力臻化境积累丰富的实距经验。四十八法就是先辈总结的实战经验:(1)击人必须手脚腰三劲齐到。(2)进攻之前先考虑好退路。(3)打人用根节发力稳而狠,手为梢,膀为根,步为根,用半步距离短、速度快、变化灵、重心稳。(4)高挑低搂横掩避。(5)搭手转身才能引进落空。(6)变式短时间的停称为囤步。囤步时,必须前脚虚后脚实,劲断意不断。(7)含胸吸手,腰腹相随是取胜良法。(8)心与力合关眼劲才算整劲。(9)发劲留有余地。(10)对方脚跟已动,趁断根之际用我之余力继续作用敌身,不换招式通过续力第二次捋塌抖,如换招式等于给人以喘息稳定重心的机会。(11)快打慢,强胜弱不为能,高人一招才是能。(12)敌力大手快,我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就是千人围攻,也只能有三五个人接近自己,对其弱者灭其威,辞书其阵,惊散乌合。(13)高打低,矮打高,斜打胖捋带瘦。(14)手不动,膝暗顶伸。(15)彼越快,我越慢,看准空隙用整劲攻之。(16)多历害的拿法只要被拿之手顺势举过头顶便失去作用,另支手空其鼻刺其目。(17)敌人双手持兵器同我这空手人进攻,我只要闭住他的左手右手也就无用了。(18)敌前手击来我不按不抗,侧身以进,顾打合一。(19)敌强我弱,用粘字引他出手,他一出手我走开,他一收回我脱身化影如影随形乘势进击。(20)八卦讲空转到敌人背后攻迥手伸得不要太长,脚步也不能太大,用跨步落地蹲身而转。(21)敌盖我来我盖先,向右砸来我换步左手粘,敌要劈头我叠肘成桩横立,拯来手敷其上画圆圈化解。(22)直线打来我斜跨半步,如对方打斜我仍再斜上半步。(23)群敌包围攻的凶,要象蝴蝶穿花丛。  (24)心不痴,眼要准。(25)黑天昏月被敌包围,下势蹲身,借天色微光观察情势,走弯步快变换。(26)任凭兵器练得精,不入两手功夫灵,躲过锋芒击臂腕,夺走兵器才是能。(27)遇到强手只要挨近其身体左右周身旋转不但可保安全还能克敌制胜。(28)战胜敌人最好办法是让敌人心慌意乱,最好办法是两手直掌连环不断的空击敌人的鼻梁骨令其眼花了乱。(29)欲合先开,见开防合。(30)注意天时、地利、人和。避开刺眼光线,判明左右方向。 静待动,以逸待劳,守住自己不出漏洞。(31)封闭躲闪固然可护身,但无攻人之势,若能护身又能制人必须大胆与敌人靠拢贴近。(3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33)一招不中,连续发二招三招要招招直逼要害。(34)雪地不要挺身去打高。(35)稳步法的诀窍在于前进时足趾屈曲,落步时十趾抓地,足心含空,退步时要把脚后跟提起来,足尖擦地后撤,转身时先要扣步,不扣步不能回头看。(36)对敌时进退转换步子不要过大,大了身法不灵敏,小步便于靠近敌身,小步标准是迈半步,前进后退,左右跨步都是半步。(37) 中架中盘对敌为好。(38)低头如同眼不开,亦且身量往前栽,低头猫腰中枢死,招法步法呆。(39)挺胸坦肚。重心上移,气不能入丹田,必受制于敌。(40)全身力量在中枢,腰是主宰,动转,发力,蓄劲都在腰部,立身不正,腰中不舒,发力不整,因此必须保持腰背中正安舒。(41)太极拳说:意气君骨肉臣,而八卦拳却说:身如君王腰腿臣,强调了身法在八卦拳中的作用。(42)扭身是八卦拳特用身法,当敌与我贴近和右拳击我胸,此时用手法步法化解都来不及,只能用吸胸扭腰的办法向右转去击敌右后。(43)对方连续不断向我穿出,我不能一退再退而要用跨步侧步使敌落空。(44)闪躲东方西又来,摇身一变甩身开,用左右甩身法主要靠腰不能只注意手脚。(45)遇高大之人,蹲步沉身,使敌优势成劣势。(46)八卦之手不讲拿,因为只能拿一人且把自己的手占上,所以人拿人兮我亦差。(47)步步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技击制敌主要靠两脚不停的走动变化。站住不动就等于一朵鲜花扔在地上了。(48)出神入化,变化莫测为太上法。练八卦达到太上法要达到三个标准三个目的,即:力要足,劲在活,招要准。能连环发招,且作到招中有招,手外有手,使对方穷于应付。久练自化,熟极自神。应物自然令人招而生畏。上乘走转(一)八门任意走(1)意卢以踝走,忘掉两足;(2)意想以膝走忘掉两小腿;(3)以胯走忘掉两腿;(4)以肩走忘掉躯干;(5)以手走两足悬离地面;(6)以肘走身体地而行;(7)以头走倒立而行;(8)意想随宇宙走超其象外。(随天体转动)(二)内外随处行(1)舌上行口腔为天,大为平地,舌下为河,流水潺潺,舌上绿草繁花,意想自身变成很小的人,在舌面踏青行走黑心圈。凝神后口内津液如泉流出。(2)膈上行想象横膈膜变成平地,心胸宽阔,小人在横膈膜上行走转圈。(3)腹底行腹腔底变成了海底平地,小人环天宇在海底行走转圈。(4)手上行想象面前是大海,自己两手是漂游的两块木板,两脚交替踏着两块木板随意行走转圈。(三)天地任逍遥(1)地上行如旋风身体有平地旋风之感,精气神向周身皮毛灌注。(2)地球外行如壁虎想象在地球外围贴着地球走。(3)地球内行如迎风有迎风却步之感(4)地球中心轴处走脊柱有钻升之感(5)地球底下行走头如顶灯(6)空中行如白云。(7)天底行如登云。想象两足登天身体倒悬。(8)天上行如清风本章掌式变化顺其自然,地上行可走下沉掌等。八卦掌不外传之奥妙——六球一柱神边(两眼球,两肾球,两卵球,一个脊柱,妇女没有睾丸球,可有两个乳房球。)两眼球管住两手两足,当两眼球向中间靠拢着意两大眼角两手两足松软无力,当两眼球外,着意两小眼角时,两手两足便膨胀有力。当我们想象两个肾球向前边中间靠拢着意神阙穴(肚脐),则两肘两膝松软无力。当我们想象其分开向两侧牵拉时两肘两膝会膨胀有力。因为两肾球管两肘两膝,两丸球管两肩两胯,当我们想象两睾丸相合向会阴穴回收时,两肩两胯自会收缩,当想象其分开时两肩两胯自然会膨胀有力。转八卦分上中下三盘,上盘眼球找肾球,中盘肾球找睾丸球找足眼。肢体开展是有限的,意念的开展是无限的。如果在行拳时神形气力,启承开合都与六球一柱相连,即可心形如神龙,首尾相连,上下一致,周身一家,无形无象了。六球一柱是用法之总纲把自身比作一杆秤,人的两脚为秤盘,脊柱是枰杆,脊节为秤星六球为秤砣,两手为秤提,神意是持秤人。两眼向上丹田(两眼中间)合抱立刻神敛意专,头脑清醒,神意逼人。两肾球向中丹田合抱立刻腹收、背圆、胸空、气沉丹田,神清气爽、重心稳,心里踏实。两睾丸球向下丹田(会阴)回抱立刻感到溜臀吸肛,松腰圆胯,尾闾中正,神气贯顶,重心向下,周身轻灵。敌人向我进攻,以实力按我胸部,蒋触皮肤,我以意念想象身之六球断开,立刻身若摊泥,对方顿感落空,失去重心,向前倾斜。我随之意念想象六球相连,把人击出。口诀叫做“见人则开,遇人则合”,六球断开三三为坤六断为阴,连在一起三为乾三连为阳,连时中间加一柱才连上的三三故名六球一柱。断时六球与一柱脱离。六球田关合为,用一柱串上便为中,三个中串起来使为以一贯之,上下贯串不但中正且能力整。若敌单掌推击我之左胸,我则进右肾球撤左肾球,若推我右胸正好相反,如此敌必落空,再以手助之以眼视之必倾倒。我欲向上朋敌,先想睾丸再想眼球敌必被朋起失重倾倒。从健身的角度说主要养精气神,睾生精,肾生气,眼生神,脊为髓海是有造血功能。所谓“见人则开”是看见对方向我打来还没有打到我身上,此时我把六球断开所谓“遇人则合”是人已挨我身,我身上已觉得遇到了人,此时我意想六球连上故称“遇人则合”。欲将敌向上朋起,所以要先想睾丸球肩胯松沉使敌前倾拔根。再想两眼球,因为眼球是管手足的。心一想手足自会前攻使敌向后倾倒。前边说到人身如秤准,脊柱是秤杆,六球是秤砣,秤杆一般有三面秤星,迎面的是小花能称的斤数少,睾丸球中间是小花来势不重的可以此存之,侧面秤星是中花两肾球中间是中花可破中力。背面秤星是大花两眼球中间是大花可破大力。我与人推手过招应视对方击我之部位与力量来决定我对六球一柱的调度与使用。如敌人来攻我接住来力,此时我立身中正,手为支点,脊柱为杠杆,睾丸球抱尾闾上起,眼球向眼角看,在敌拔根之际向左或右移动两肾球敌必向前或左或右倾斜。两眼球还管远近,转脖颈变眼球威力无比,眼球动四球跟变化莫测。六球一柱可作为一种私下工夫于无形无象神鬼不知中进行锻练从而进入高级境界,久之能提高身法水平和技击水平也能强身健体。对脊柱的锻炼方法:(1)蠕动;(2)摆动(3)转动(一节一节的转动或摆动);(4)揩开(一节一节的上下拉开揩开撑开);(5)窝(前俯后仰)(6)观(意念从上到下反复内视脊髓)眼球锻炼方法有八:一揩,二摩,三转,四视,五数,六止,七照,八念。肾球锻炼方法有八:一搓摩,二拍打,三揉转,四念字,五观想,六虚握,七常抱,八游身。睾丸球锻炼方法:一揉搓,二牵拉,三拍打,四抽提,五虚握,六观想,七逆行。何为中正安舒?不偏不倚为中,不斜不歪为正,不浮不燥为舒。什么是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武术有千法万法,但到最后万法归自然,具体说:一神贯六合。内三合,外三合都不要刻意去要求,只要有了神气力就会精神贯串,神行体随无处不合。二一气支百体。四肢百骸一切外形动作作是内气自然流动的表现。不再用心意去支配。三一意生百家。功法纯青,遇到情况不假思索自然生出百象的方法。四一动化乾坤,一举动自然顺乎一挥,蒿草拔掉矣。世间万物都在运动中重复,重复就是返还,重复是量变过程,重复到一定程度就质变。练拳亦是如此,停不得,急不得,只有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毅力才行,重复不是呆练,傻练,必须在反复的练功中不断悟理,悟变,悟新。八卦拳的技击原则以动制静,避正打斜,以正驱斜,刚柔相济,刚在先,柔后藏,柔在先,刚后张,过刚必折是真理,优柔过胜等于休,随意变化才是拳。附八卦拳总歌:八卦拳,走为先,变化虚实步中参,收即放,去即还,指山打磨游击战。走如风,站如钉,摆扣穿翻步法清。腰如轴,气如旗,眼观六路手足先。行如龙,坐如虎,动如江河静如山。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要六合,勿散乱,气遍周身得自然,摆扣步,要仔细,转换进退在腰间,手打三、脚打七,手脚齐进莫迟疑,胯打走,肩打撞,周身挤掌暗打膝。高不挡,低不拦,迎风接近最为先。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也枉然。今天在南湖公园见杨玉华双银等练拳,觉得有几点毛病现记下来待明天告诉他们纠正。(一)前进后退,起落,左旋右转都是局部手足动作,所以身上都是空的。应该全身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手足动了,身子没随,所以是空的。(二)搂膝扭步不能节节贯串,步调一致,而是松散的活动。应该注意未动已前先全身放松一气着下沉,手背,小臂和肘如同沉压着对方的手臂,然后用意念粘压着对方手臂向后向上扬起,接着斜着伸腿。如果是左搂膝,左手在下与上扬右手同时随着腰的拧转一个劲的推压到位。(三)两手下垂再上提抬手肘,总是两肘向两肋后退去,这样手法如遇对方用拦阻,两手必然出不来。正确的作法应该两手下垂,后欲要抬手先向下松随即两手暗向小腹前运动,然后全身放松下沉,两手随着下沉向前上发出,必对方击倒。(四)练孙式弯弓射虎,双掌仰着向前上穿出也是肘向后退,如被拦阻仍发不出手,应该双仰掌暗向小腹前运动,全身向下松沉,双掌向前上穿出。八卦党的八大特点:(一)用掌不用拳原因是:第一掌比拳长。一寸长一寸强;第二掌比拳威力大,掌指比拳面积小压强大。第三用掌击人易于变化。可穿可戳可塌可削可扁刂 可按可截可掰可扣可推可托可钻可翻可挫可掉可拍可可打抓可勾可领可带可刁可挂可拧可抖等。(二)不走直线走圆圈原因是:第一圆形运动最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及其运动的自然规律。第二在技击中圆形运动可做到化打合一,走圈不和敌人正面冲突,避实就虚,以斜取正,破坏重心,攻其薄弱。(三)强调形象意识锻炼但又不能练成象形拳。如行走如龙,换式如鹰,动转若猴。又如动如龙,坐如虎,动转如狮子滚球。好多动作都以某种动物命名。这是为了使动作优美,为了提高健身效果,为了培养斗争意识,但强调不求形似而求神真。(四)以动取胜的游击战。军事家都认为“久守无胜理”,不停的与敌人左旋右转,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五)禁三害求自然。(六)明九节守八返。(七)顶坠空圆四梢全。(八)晓易理明阴阳。说说我对四合手朋劲的理解。总是说朋劲如水捧舟,舟重吃水就深,水遇到重力就自动化开但不能脱离,那有水离开船,让船掉到水底下的呢?船降水降,船升水升,粘的如胶似膝,难解难分。两支脚后脚如船篙,前脚如舟船,后脚推着前脚向前运动,直到重心由后脚运动到前脚。后脚除了向前蹬劲,还要由小腿向大腿运劲,使腿部有上拔之意,当重心移到前脚后脚仍然塌住劲,但后脚只虚虚站定不可用力成为挨打的支点。前脚成为支持全身的重心以后在意念上好象脚突然大了,似乎脚掌已伸到对方的脚后跟,前脚成为重心,前脚便是左右旋转的中心,如后脚成为重心,后脚便成为左右旋转的中心,也可叫做轴心。向前朋时两眼向两边眼角看而此时两腿要内视两肾,两个胯窝与命门(腰)摆成三角同时前运,周身以一动无有不动的意念,象水银灌满全身贯串着向前运,不可使一个地方有空隙,否则便出现间断被人所乘,两臂要放松,两手必须以劲达梢节的意念十指灌满向前推进,前朋到极点不可间断自然的转换为挤。以上都是外形,必须辅之于内意内劲内动,如丹田气必须随着前朋而暗向前运,两手前行气在手腕。总的还得如水捧舟,他向上我上随,他向下我下追,随屈就伸得寸进尺无也不入,两手臂宛如两个大象的鼻子,既柔和又灵活又有力,令人望而生畏,向前朋时身子也随之前移,当重心已完全移到前脚此时身子和脚都不要再随波之捋劲前移,站牢不动,此时只有手臂随着彼之捋劲前送,待彼捋劲已尽,我胯窝裹劲,身子上拔,向对方挤去,挤时后脚一定变虚,前脚变实,周身膨胀鼓荡,手遇到抵抗不要回缩也不硬顶,而用周身的膨胀劲去对付。练拳由量变到质变是绝对正确的,只要方法对,肯下苦功,到时候便发生突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温度降到零下突然由水变成冰,任中信、小白、石玉峰都是如此,他们都成高手了。今天与武尚文研究孙式太极拳云手,开始他不得其门而入,后来我把手臂横在胸前作云手起式伏,让他用手推我的横臂,我先转腰待转换过去再动手,不但化掉推力,反而把他捋出,小武顿悟,连说明白了。今天拳友问我何为半引半进?我说只是一知半解,粗浅理解就是前身进,后身退。如后臂退,命门退,前小臂进,丹田进,肩缩指进,腰退腹进,前脚前挺劲,后脚向后挺劲,前后形成互撑互拔的劲,对方来力打不实(因有后退的劲)欲走又被一种力量追来(因有前进的力)。无论是云手或是用挤靠,腿必须站稳站牢不得稍动,否则便放不出劲。介绍一种适合老年人揉手方法。我已年逾古稀对推四合手因不耐久站难于坚持,对于不沾既放的散推因跌跌撞撞的也不太适应。最后我与杨志新演练了自命名为“象鼻子”揉手法,即两支手臂用意念当成两象鼻子,其特点是柔韧、灵活、刚柔相济。舞动起来活泼轻松,有粘劲,步随身动,不拘形式,迈步完全是形势所迫挤出来的,显得无拘无束,与对方接触毫不接受力量,见力就化,像是用鸡毛掉了一下,手挨到身上如同按摩,我练得久了不但有利健康,也能把太极拳的要领拳理如放松,轻灵,一羽不能加,柔能克刚等形容出来。在观赏价值上双方四条大象鼻子缠绕在一起,宛如四条龙翩翩起舞岂不有趣。何为含胸?含胸朋有文章,内功拳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含蓄在胸,行于手指的说法。含胸有几层意思,一是背是一亏,肩肋有横撑竖裹,胸不得前突,亦不能凹进去成为罗锅腰,不能挺胸憋肚。二是把胸当成一块大宝石镶嵌在上身前面一个框子里不可随意摇晃,不能前伏后仰,前进要小心的抱着胸前进,后退亦要抱着胸后退,这样才上下贯串,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发力才整,才不致劲间断而空虚,三是胸中始终保持涵蓄松空的状态,从喉咙到丹田气运通畅,这条线上不论那个部位发生气上撞或有堵得慌的感觉,那就是身体有的部位不适有僵劲拙力发生,因此保持胸的涵蓄非常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