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休中人的范围,一般是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间范围为基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人员叫做老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改革以后退休的人叫做中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参加工作,改革以后退休的人员叫做新人。 我们国家进行了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第一次是1992年全面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次是2014年10月对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主要牵扯到一个视同缴费和实际缴费的问题。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是视同缴费年限,之后必须要按照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待遇。 至于过渡性养老金,其实还跟另外一次养老保险制度变革有关系。是1995年,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家建立起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养老保险待遇。 当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前,工作年限的退休待遇,就有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之后实际参保缴费年限,退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2014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直接建立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以,2014年9月之前的参保年限,退休待遇就有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了。 不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也是要保持大家退休待遇稳定为主。于是,对于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的退休中人国家设置了十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实行新办法和老办法待遇的退休比较,在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基础上,额外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的高出一定比例。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增发10%;2016年退休,增发20%;一直到2024年退休,增发百分之百。 实际上,老办法退休待遇的计算公式非常复杂,每年都会根据退休工资增长率进行计算增加,而且也会根据职务职称增加额外比例。但是不再是按照现在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退休金了。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退休待遇已经进入理顺的高峰期,2018年以前的退休中人,退休待遇计算因素已经全部具备,各地正在积极理顺中。 四川省曾经承诺过力争于年底前完成此项工作,现在山东潍坊等很多地区已经完成了理顺。 但是还是很多网友反映没有理顺,建议咨询一下当地的人社局和财政局,一般来说已经理顺在即了。 |
|
来自: 青木森森 > 《法律政情民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