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平安——低估还是高估? 周五一则离职消息将中国平安推倒了舆论的中心,中国平安联席CEO李源祥辞职...

 地久天长9999 2019-11-28

周五一则离职消息将中国平安推倒了舆论的中心,中国平安联席CEO李源祥辞职,未来将出任友邦保险CEO,这可能也是这几天平保股价走低的原因之一。中国平安本身管理机制十分健全,加上李源祥的接任者陆敏也是平安的资深高管,这个事件的影响应该是短时期的。但是经过这几天的下跌,平保现价到底值不值得买,这就要通过公司现在的估值来做判断。

以上是最近三年平保最高、最低股价和对应市盈率、内涵价值的情况。股价为复权价格,红色字体为2019全年业绩的预估。

平保估值的最高点出现在2017年底,动态PE达到了19、PEV1.9,当时如果以这个估值买入股价至今涨幅也就10%。

平保最低估的时间出现在2017.4、2018.7和2019.1,PEV都在1倍左右,可以看到这几年平保出现了几次很好的买点,而且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机会,所以永远不要因为怕错过而匆忙买入,低估的买入机会总会出现。

按照2019年内涵价值预估值测算,现价平保PEV差不多1.3倍,处于底部区域,市盈率8.6倍,为这几年的最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平保的业绩近期快速释放,带来估值的迅速下降。另外,AH的溢价、折价指标也可以反应出平保的低股,目前平保A股对港股的溢价率也降到了4%以内,这也是近些年的低点。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现价平保估值较低,此次离职的事件可能会带来比较好的买点。

那么李源祥辞职是否会影响平保的未来的竞争力呢,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如下:

1、平保的管理机制健全,一个人的离职不会对公司整体业务有太大影响。平保也不是第一次出走高管,之前也有很多业务线的负责人被挖走成为一些知名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例如微众银行、IBS等,此次李源祥的离职同样也不会对平安的业务有实质影响,反而说明这些公司对平安优秀能力的认可。

2、国内虽然已经开放保险业,而且李去职竞争对手友邦,但影响有限。友邦的目标用户跟平保是不太相同的,很多买友邦的人都是为了在境外配置资产,这与平保主要客户群的诉求是不同的。而且国内保险行业一直面临些国外保险公司的非直接竞争,并非没有竞争,不堪一击,最典型的就是香港的地下保单,一二线城市的相当一部分人群已经通过各种手段配置了友邦保险,但是在这些城市,外资保险的占比还是很低。如果在国内竞争,国外保险公司也要遵守内陆的法律和监管政策,大家基本是在同样的规则下竞争,未来的竞争格局不会因为开放而出现明显变化。

3、从经营结果上可以看到平保的优势非常明显。平保的各个业务板块基本都领先行业,而且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占A股所有保险公司的比重接近50%,这是很牛的数字,在全球所有快速增长经济体中都不一定能找到第二个,及时以后这个比例会下滑,以中国市场的体量,收入和利润总额也是非常惊人的,这些数字从事实上也证明了平保的优秀。

综上,李源祥的离职不会对平保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反而可能因为短期内投资者情绪的变化而带来股价的下降,出现比较好的买入机会。

$中国平安(SH601318)$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今日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