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你了,放弃每天努力12小时的计划吧

 gfergfer 2019-11-28

文/高冷冷:北大中文硕士丨哈工大化学本科



好笑。

前些天一时兴起,去翻了翻12年好基友的QQ空间。她的留言板,可以说是我的成长史了。

看到我考研期间的一条留言:

回家闭门苦读,谢绝一切应酬。喝酒什么都不要找我了。

呐,后一句是玩笑。

如今看来,考研之初这句看似玩笑的话,竟然一语成谶,完美概括了我的整个考研史,也作为十分重要的原因,引发了我考研期间持续并愈来愈严重的焦虑。 

/ 01 /

“闭门苦读”、“谢绝一切应酬”。我有过三段长时间的独处生活,虽然有和其他人同住,而且不少于两个,且经常到人群中去,也会见朋友,但大部分时间,并无足够有效的社交——可以理解为和关系亲近的人进行深层次的坦诚交流。

讲道理,作为一个本质上的内向者,真是太喜欢独处了,也太能驾驭独处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商场一个人在房间里码字看书,都觉得十分愉悦。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不时感到孤独,有时感到内心空落落的,“有如大雪在无风的山中飘落”。(最后一句是但丁的诗,我昨天看到的,这又强行植入,嗯为了身体力行冷冷所说的:想要记住,就要立刻使用

之前我说过一句话,“不要把考研当作生活的全部”。这句简单的话,真的凝结了我太多的苦痛和煎熬。 

/ 02 /

打一颗因为冷冷上了年纪,而略显陈旧的栗子。我考研之初,想着几百本书没看,和别人数年的积淀差距没弥补,制定的是每天学习18小时的计划,真是厉害死我了,啧。

别夸我,别震惊,因为我连10小时都没有学满过。

那时不敢出去玩的。以往三年,几乎每天和基友厮混在一起。然而那半年我们除了上课很少见面。

反观另一位同班同学,考的是北大化学,考研期间,照样每天宿舍楼下接送女朋友,以及周末出去爬山。

彼时的我,听到这些觉得很不可思议。所以后来人家考上了,而我没有,哈哈哈哈。

直到第二次考研,大半程依然在重复第一次考研的心理模式,记得那时我在书桌前,看着窗外阳光太好,日记里写道:天气真好,好想穿得美美的,出去走走。

但是我始终没出去。

是在最后18天,去了姑姑家。每天吃完饭和姑姑聊聊天,和表哥互黑或者打闹,进入有效的社交、拥有日常生活后,我没有做其他努力,状态自然而然放松下来了。

我甚至开始允许自己晒太阳,允许自己晚上八九点睡觉,早上七点半起床,而毫不焦虑,只是踏踏实实、平心静气地力图掌握我基本掌握的东西。

(话说,你们有没有发现,冷冷总是随时能拎出来某只胖友某天说的话呀,所以你们的留言,我如果看到了,基本上都是能记住的。23333,这是这只胖友去年9月16日的留言,真是厉害死我了,夸我!)

/ 03 /

后来我又有两段类似的独处的日子,一段一年、一段半年。总感觉,这些日子,在某种层面上,对我这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模式,产生了某种质的影响。

我时常看到胖友们的留言,说自己接下来打算努力学习,减少无用的社交,以免浪费时间。

事实上,当你放弃日常生活这些“不重要”的东西,你会陷入失去秩序的虚无困境之中。

呐呐呐,你是可以见到人,虽然没怎么说话;还可以在线上聊微信、偶尔打电话;还可以回复胖友圈。仿佛有了足够的社交。

但那是不同的,面对面的社交,是流动的,是有眼神、语气、表情的沟通和博弈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群居动物。社交、人际关系,是人天性的需求。

/ 04 /

即使你坐在人群中,如果你没有搅动你们之间的湖面,你依然是“一个人”。

我深有感触的是,当你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填满:孤独、焦虑、恐惧。你会过度关注内心感受,作为个体,你成了孤立的封闭的风暴地,飓风不时发生,但是无人问津,无人安抚。

而你,大可不必把这些当作努力所必需经受的事物。

呐呐呐,这是写给每一个胖友的,在你决意投入某项长期的努力之前,记住:

不要放弃社交,不要放弃日常活动。当你关注生活,让大脑的认知资源,被外界占据更多些的时候,你自然会减少对自身的关注,更少地沉湎于情绪。

这些“不必要且不重要”的日常活动,能够改善情绪、增添活力,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抑郁的方法。(《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

进入人群,进入有秩序的日常生活,就像是一个人走上了拥挤的公交车,无论路途多么颠簸,你都不会倒,周围的秩序在支撑着你。

任何时候,你都应该拥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和朋友聊天的权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