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考研倒计时27天­­||考前必记【方剂】高频考点

 康泰wjr图书馆 2019-11-28
考点六十一:方剂  方剂各论(中)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5次及以上的方剂】
(各方的组成仅列出重点部分)
 
四逆汤【出题次数:6次】
 
1.组成: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2.功用:回阳救逆。

3.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4.药用、用法等:炙甘草:

①益气补中。

②缓姜附峻烈之性。

③调和诸药。

④解附子毒。

5.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吴茱萸汤【出题次数:10次】
 
1.组成:生姜(重用六两)

2.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3.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①阳明寒呕。

②厥阴头痛。

③少阴吐利。

4.方歌: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大建中汤【出题次数:5次】
 
1.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2.主治:中阳虚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

3.药用、用法等:饮粥二升,当一日食米粥。

4.方歌: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回阳救急汤【出题次数:5次】
 
1.组成:干姜、生姜同用。麝香0.1g。

2.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3.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

4.药用、用法等:五味子:

①益气生脉。

②合麝香防虚阳外越。加减:呕吐涎沫,少腹痛者加吴茱萸。

5.方歌: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寻,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防风通圣散【出题次数:10次】
 
1.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2.主治:

①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大便秘结。

②亦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瘾疹。

3.药用、用法等:“汗、下、清、利四法具备,表里双解,上中下三焦并治”。“解表、清热、攻下三者并用”。薄荷:疏风解表。

4.方歌: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参苓白术散【出题次数:5次】
 
1.功用:益气健牌,渗湿止泻。

2.主治:脾虚湿盛证:

①脾胃气虚夹湿泄泻。

②肺脾气虚痰湿咳嗽。

3.药用、用法等:“培土生金”。

桔梗:
①宣利肺气。

②以利渗湿。

③载药上行。

④培土生金。

4.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完带汤【出题次数:5次】
 
1.组成:君:山药、白术。

2.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3.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4.药用、用法等:“抑木扶土”。

柴胡、黑芥穗:
①得白术升发脾胃清阳。

②配白芍疏肝解郁。

配伍特点: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5.方歌: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补中益气汤【出题次数:6次】
 
1.组成:君:黄芪。

2.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3.主治:

①中气不足证。

②气虚下陷证。

③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脉虚大无力。

4.药用、用法等:“甘温除热”。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5.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归脾汤【出题次数:5次】
 
1.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2.主治:①心脾气血两虚证。②脾不统血证。

3.药用、用法等: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4.方歌: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当归补血汤【出题次数:6次】
 
1.组成:黄芪(君):当归=5:1。

2.功用:补气生血。

3.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①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②疮疡溃后,久不愈者。

③失血过多,阳气浮越,身热烦渴者。

④劳倦内伤,肌热烦渴,脉洪无力者。

4.药用、用法等:“甘温除热”

黄芪:补气固表、补气生血。

5.方歌: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此方煎。

炙甘草汤【出题次数:5次】
 
1.组成:君:生地。

2.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

3.主治:

①阴阳气血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

②虚劳肺痿:咳吐涎沫。

4.药用、用法等:“益心气,养心血,滋心阴,通心阳”。

炙甘草:①辛甘化阳。②温壮心阳。③补益心气。

生姜、桂枝:①温心阳通血脉。②防滋腻。

5.方歌: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与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加神。

一贯煎【出题次数:8次】
 
1.组成:君:生地黄。

2.功用:滋阴疏肝。

3.主治:

①肝胃阴虚,肝气郁滞证(肾阴虚肝郁)。

②疝气瘕聚。

4.药用、用法等:“滋水涵木”。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补而不滞)。

5.方歌: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大补阴丸【出题次数:8次】
 
1.组成:君:熟地、龟板。

2.功用:滋阴降火。

3.主治:阴虚火旺证。

4.方歌: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知柏合成方,脊髓蒸熟炼蜜丸,滋阴降火效力强。

地黄饮子【出题次数:6次】
 
1.组成:君:熟地黄、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

2.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交通心肾。

3.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积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

4.药用、用法等:

薄荷:
①疏郁而轻清上行。

②清利咽喉。配伍特点:标本兼治、阴阳并补、上下同治。

5.方歌: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真人养脏汤【出题次数:6次】
 
1.组成:君:罂粟壳。

2.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3.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

4.药用、用法等:罂粟壳:涩肠固脱。当归:养血和血。木香:

①调气醒脾。

②调气和血。

③补而不滞。

5.方歌: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天王补心丹【出题次数:6次】
 
1.组成:君:生地。三参:人参、玄参、丹参。二冬:麦门冬、天门冬。二仁:柏子仁、酸枣仁。

2.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3.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4.药用、用法等:

桔梗:载药上行。

茯苓、远志:养心安神。

丹参:养心血而活血,可使诸药补而不滞。配伍特点:标本同治、心肾两顾。

5.方歌: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酸枣仁丸【出题次数:9次】
 
1.功用:养血安神,清心除烦。

2.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不眠证)。

3.药用、用法等:

川芎:调肝血、疏肝气。

茯苓:宁心安神。

4.方歌: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天台乌药散【出题次数:5次】
 
1.组成:方中用高良姜。

2.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3.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寒疝少腹绞痛者。

4.方歌: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苏子降气汤【出题次数:6次】
 
1.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2.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上实:痰涎壅盛,胸膈满闷,大便不爽。下虚:腰疼腿软,肢体浮肿(肺、肾)。

3.药用、用法等: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

4.方歌: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甘草煨,上实下虚痰嗽喘,煎加姜枣苏叶随。

定喘汤【出题次数:6次】
 
1.组成:君:白果、麻黄。

2.功用:宣降肺气,清气化痰。

3.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哮喘证。

4.药用、用法等:“不用姜”防加重痰热。

5.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杏苏黄芩同甘草,外寒内热哮喘尝。

旋覆代赭汤【出题次数:8次】
 
1.组成:生姜五两。旋3代1、参2、甘3。

2.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3.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

4.药用、用法等:重用生姜五两:①和胃降逆止呕。②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③制约代赭石寒凉之性。

5.方歌:旋覆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临,重以镇逆咸软痞,痞硬噫气力能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