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衡道丨笔记】肺和胸膜肿瘤病理体系化课程学习笔记(三)

 CandyMint 2020-11-05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雄增教授倾情呈现的《肺和胸膜肿瘤病理体系化课程》现已上线「衡道研习社」小程序。

今天,跟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郑强老师的学习笔记,一起来复习下第三讲:肺恶性上皮性肿瘤(一)腺癌课程中都有哪些知识点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病理科 郑强

肺和胸膜肿瘤病理体系化课程

第三讲

肺恶性上皮性肿瘤(一)腺癌

本次课程围绕2015年版WHO分类展开,重点解读其更新内容:

一、2015年版WHO肺癌分类介绍

WHO 新分类主要变化(1)

  • 将肺腺癌分列为三类:

    浸润前病变

    微浸润性腺癌

    浸润性腺癌  

  • 提出 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

  • 弃用 BAC 及混合型腺癌 

  • 过去诊断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肿瘤如下:

    纯BAC(即AIS)

    微浸润性腺癌(MIS)

    沿肺泡壁生长为主的腺癌

    混合型浸润性腺癌

    浸润性黏液腺癌

  • 增加:贴壁状腺癌、微乳头状腺癌、肠型腺癌

  • 取消:黏液性囊腺癌、印戒细胞癌、透明细胞癌

WHO 新分类主要变化(2)

  • 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要求标本量和质量;诊断分型;推荐采用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 强调了影像学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 TNM分期中的T(肿瘤)以浸润成分为准。

 二、2015年版WHO肺腺癌分类

1. 浸润前病变——非典型腺瘤性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

  • 可见于腺癌旁;

  • 具有肺腺癌相关基因改变;

  • 新分类中AAH概念等同于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CT征象

  • 纯GGO (pGGO)  ≤5mm,偶可达12mm,可单个或多个,生长非常缓慢。

病理学表现

  • 通常 ≤ 0.5 cm; 

  • 贴壁生长

  • 细胞轻-中度非典型,“图钉”样,可有核内包涵体

  • 细胞间有裂隙;

  • AAH与AIS可是一个连续过程;

  • AAH不再分高、低级别。

2. 浸润前病变——原位腺癌 (Adenocinoma in situ, AIS)

  • 严格地沿着肺泡结构生长(贴壁状生长),局限性(≤ 3 cm)腺癌,缺乏间质、血管和胸膜侵犯;

  • 相当于过去的纯BAC

  • 无乳头或微乳头生长方式,肺泡腔内无瘤细胞

  • 肺泡间隔增宽,伴有硬化;

  • AIS分为非黏液性和黏液性两型,后者极罕见;

  • AIS只是在手术切除标本中做出该诊断,小活检标本无法确定有无浸润,应诊断为“具有贴壁生长的腺癌”,加上备注“浸润成分不能排除”。

CT特征

  • 纯GGN → 混合性GGN;

  • 一般≤2cm,生长慢;

  • 病灶增大或密度增高,可能向浸润型腺癌进展 ;

  • 黏液型AIS通常表现为实性或大部分实性病变。

鉴别诊断:

细支气管周化生(Peribronchiolar metaplasia, PBM)

  • 与小气道损伤相关的修复性改变;

  • 位于呼吸性细支气管周,沿肺泡间隔轻度纤维化,有增生的立方或低柱状上皮细胞(有或无纤毛)代替正常衬覆的肺泡细胞,不要误为AIS。

3.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

  • 贴壁状生长为主(≤ 3cm),任何一个浸润灶最大径 ≤ 0.5 cm;

  • 微浸润病灶判定标准:

  1. 非贴壁状生长方式,可为腺泡状、乳 头状、微乳头状和/或实性生长;

  2. 肿瘤细胞浸润肌纤维母细胞间质;

  • 如有淋巴管、血管或胸膜侵犯 ,有肿瘤性坏死或沿气腔播散时,不再诊断MIA,应直接诊断为浸润性癌;

  • 多灶浸润时,以最大一个病灶的直径为准;但也可以将总浸润成分的百分比乘以整个肿瘤直径,如 ≤ 0.5 cm则为微浸润;

  • MIA也只是在手术切除标本中做出该诊断,小活检标本无法确定有无浸润,应诊断为“具有贴壁生长的腺癌”,加上备注“浸润成分不能排除”,不建议测量浸润范围;

  • MIA在影像学表现上不一致,还未很好地描述。通常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即主要为毛玻璃成分的中央有一 ≤ 5mm的实性区。

4. 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nocarcinoma)

  • 贴壁状腺癌(原来的非黏液性BAC生长方式,浸润灶> 5mm);

  • 腺泡状腺癌;

  • 乳头状腺癌;

  • 微乳头状腺癌;

  • 实性腺癌;

  • 浸润性腺癌变型;

  • 不再使用混合性亚型;

  • 原来的非黏液性BAC主要以沿肺泡壁生长方式,如肿瘤浸润灶最大直径> 0.5cm,诊断为贴壁状浸润性腺癌;

  • 其他亚型分别为腺泡状、乳头状、微乳头状和实性浸润性腺癌;

  • 浸润性腺癌按主要的组织学亚型命名,如肿瘤内其他亚型成分>5%,也应在病理报告中注明,并报告各亚型所占百分比。

(1)贴壁状浸润性腺癌

  • 贴壁状腺癌仅用于以贴壁状生长为主的非黏液性腺癌;

  • 贴壁状生长方式可见于转移性癌 ;

  • 预后较好;I期贴壁状腺癌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达90%;

(2)腺泡性浸润性腺癌(Acinar adenocarcinoma)

  • 腺样结构;

  • 腺腔内或瘤细胞内可含有黏液;

  • 与有塌陷的AIS不同:

    肺泡结构消失

    肌纤维母细胞间质 

  • 筛孔样结构是腺泡性腺癌的特点之一。

(3)乳头状浸润性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 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衬覆在含有纤维轴心的乳头状结构表面,突向肺泡腔内;

  • 不必考虑是否有肌纤维母细胞的间质;

  • 要与制片时切面等因素导致肺泡壁伸向肺泡腔内的假乳头鉴别。

(4)微乳头状浸润性腺癌(Micro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 微乳头呈簇状生长,中央缺乏纤维血管轴心。这些微乳头可附着于肺泡壁上或脱落到肺泡腔内。常有血管和间质侵犯,有时可见到砂粒体;

  • 以微乳头状为主的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行为,易发生早期转移,预后很差。

(5)实性浸润性腺癌(Solid adenocarcinoma)

  • 肿瘤细胞呈多角形,排列成实性片状或巢状;

  • 无贴壁状、腺泡、乳头状或为乳头等生长方式;

  • 如100%为实体性成分,则需做黏液染色证实2个高倍视野中每个高倍视野 ≥ 5个肿瘤细胞含有细胞内黏液,以与低分化鳞癌和大细胞癌鉴别。

三、 浸润性腺癌变异型

  • 浸润性黏液腺癌

    混合性浸润性黏液和非黏液腺癌 

  • 胶样腺癌

  • 胎儿性腺癌

  • 肠型腺癌

(1)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 胞浆内含丰富黏液的杯状细胞或柱状细胞;

  • 肿瘤细胞呈贴壁状、腺泡、乳头状和微乳头状生长,以贴壁状生长为主;

  • 肿瘤细胞表达CK7、CK20和HNF1ɑ,不表达TTF1和napsinA;

  • 多数有KRAS突变;此外,少数还可有CD74和NRG1基因融合。

(2)胶样腺癌 (Colloid adenocarcinoma)

  • 气腔内充满细胞外黏液湖,肿瘤细胞高柱状,位于肺泡壁或漂浮于黏液湖中,肿瘤细胞表达CK20, CDX2和MUC2,局灶或弱表达CK7和TTF1;

  • 黏液性囊腺癌非常罕见,新分类已删除,归入胶样腺癌;病理报告中可在胶样癌的诊断后面备注“以前的黏液性囊性癌”;

  • 影像学或巨检中见到的单房或多房的黏液性腺癌现也归入胶样腺癌。

(3)胎儿性腺癌(Fetal adenocarcinoma)

  • 类似胚胎的肺小管,由富于糖原的、非纤毛细胞组成小管状结构的腺癌;

  • 肿瘤细胞常有特征性的核下空泡,腺腔内可见到桑椹样鳞状细胞团

  • 大多数胎儿性腺癌为低级别,预后较好;少数为高级别胎儿性腺癌;

  • 当胎儿性腺癌与其他类型混合存在时,按照主要成分进行分类;

  • 与其他腺癌相比,典型的胎儿性腺癌好发于年轻人。

(4)肠型腺癌 (enteric adenocarcinoma)

  • 形态上和免疫组织化学与结直肠癌类似,肺腺癌中出现肠型分化,当超过肿瘤的50%时,诊断为肠型腺癌;

  • 肠型肺癌包括腺管样或乳头状结构,有时为筛孔状,被覆的肿瘤细胞多数为假复层高柱状,腔内有坏死和明显的核碎片;分化较低时,实性成分更多;

  • 部分瘤细胞表达CDX2和/或CK20和CK7,也可表达Villin;而另一些肿瘤只具有肠型形态学,不表达肠型免疫表型;

  • 诊断肺肠型腺癌之前,必须首先排除转移性肠癌。

(5)透明细胞腺癌/印戒细胞癌 :归入实体亚型

  • 透明细胞和印戒细胞不是特殊的组织学类型

  • 无特殊临床意义;

  • 实体型腺癌中含有>10%的印戒细胞样成分,56%病例有EML4-ALK的融合基因。

四、小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的新进展

(1)局限性

  • 不能反映整个肿瘤的组织学亚型; 

  • 常难以判断是否存在浸润;

  • 肺癌组织学具有显著异质性 ;

  • “AIS”和“MIA”不能用于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的诊断,而大细胞癌和多形性癌也无法依据小活检或细胞学做出诊断。

(2)小活检和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一些新要求

  • 小活检和/或细胞学标本难以进一步分型,尤其分化差的NSCLC,过去常诊断为非特指性NSCLC(NSCLC-NOS);

  • 新要求需要借助于免疫组织化学(TTF-1, p40等)尽可能将NSCLC区分为倾向腺癌倾向鳞状细胞癌,以提供药物治疗的选择。

NSCLC,倾向于腺癌或鳞癌 

  • NSCLC,倾向于腺癌

    TTT-1+、p40-

    TTT-1+、p40+(相同肿瘤细胞)

    TTF-1-、CK7+、p40-

    TTF-1-、CK7+、p40+(相同肿瘤细胞) 

  • NSCLC,倾向于鳞癌 

    TTT-1-、p40+++

    TTT-1-/+、p40+++(相同肿瘤细胞)

    TTT-1-、 p40-、CK5/6+++(除外间皮瘤)

  • 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用于病理诊断外,要适当留存一些做分子检测(基因突变、扩增和重排等)

  • EGFR基因突变最常见于外显子21密码子L858R上的点突变和外显子19的框内缺失

  • EGFR扩增、KRAS基因突变和EML4/ALK基因重排的检测也对药物反应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 EGFR突变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直接测序法ARMS(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法。

EGFR突变肺腺癌特征

  • 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多见于不吸烟亚裔女性;对TKI治疗有效;预后比无EGFR突变肺腺癌好,即使对常规化学治疗反应率高;

  • 组织学上,EGFR突变肺腺癌以贴壁状生长方式为主。

EML4-ALK重排肺腺癌的特点

  • EML4-ALK病人发病年龄轻(平均年龄分别为52岁和64岁);亚洲人常见;临床分期晚男性多见;不吸烟者多;对化学治疗反应率和总生存率相似;

  • 组织学上,EML4-ALK肿瘤以产生黏液为特征,西方人中常为含有印戒细胞的实性生长方式,而东方人中常为腺泡生长方式

EML4-ALK重排检测方法

  • EML4-ALK重排检测推荐用双色分离探针FISH法。阳性阈值定为50个细胞中>15%个细胞(≥ 8个细胞);

  • 不推荐即时定量PCR法;

  • 免疫组织化学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EML4-ALK特异性单抗(D5F3)与ALK FISH检测法一致性高,有可能作为替代FISH检测的一个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录笔记可以很好的帮助记忆。欢迎向小衡(service@histomed.com)晒出你的学习笔记,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过程~


肺和胸膜肿瘤病理体系化课程每周四更新!

第四讲课程已上线衡道研习社

点击图片,进入课程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本公众号,并在使用时注明「来源:衡道病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