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练太极拳,使自己更好地修行

 昵称40561730 2019-11-29
文选自:图书《寓见太极》

一人一太极,一心一世界,一念一净土。此生托付真太极,真伟岸,真丈夫,一路走来,一路莲花,感悟人生,觉知人生,自在人生妙吉祥。

太极拳有多种流派,每接触一种,会发现它的拳术套路各不相同,习练风格也不同,但核心不异。太极拳是将中国传统的道家阴阳学说、中和之道、无我无为思想融入散手的拳术,时至今日当把练太极拳为养生之道。

清代名中医章楠谨《灵素节注类编》自序中写道:惟人为万物之灵,禀阴阳五行之全气,故卦象必有六爻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则太极为阴阳之根也,是故阴阳贵平。

练太极拳是练阴阳平衡,先要了解阴阳学说、中和之道,并不是单纯地比画几个手脚动作;同时需要通过套路导引气机的柔和受用,如天鹅一样,在奶和水混合相伴的情况下,通过吸水分离受用。

太极拳前辈们留下的套路,是根据他们当时对心境气机的体悟和解读,通过形和气的相应,贯穿他们自身个体气机导引载体的展现,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拳架。武禹襄、杨露禅所创的套路,就如设计开发的软件,先由不成熟到最终定型。编排动作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解读人体阴阳气机运化,更深刻地解读人生的真谛。

《内经》言:智者察其同,愚者察其异。套路是用来悟拳明心的,练太极拳要少点套路,多点智慧,靠的是解读传承人的境界思想和个人的领悟,这样才能守住同体共性之大道。

人的一生来到世界上,是为了安心觉醒体验生命,相信因果,安心做好人,安心做事,安心过日子。心安自生显现智慧,潜能大受用,心是无上微妙法。菩萨用心度众生,科学家用心做科研,太极拳人用心练神功。太极拳习练到一定程度,要用心意练架,脱形于架,否则反而被拳架缠住,局限于套路本身。

内外三合习练有准则,那就是行拳一定要与心相应,与心气相接,行拳架时要让心安舒,内固精气神,这是极其重要的前提。因气机神态心境各异,世间走架解读各异。有个总体的判断依据是:太极拳走架若出现胸闷疲倦、心气有压力等状况,则必须调整,否则非太极养生之道。

先规范形架,逐步习练内三合,往后脱离形架。练太极拳观念要改变,不是要一心推倒假想敌,要练就一颗至善至柔至刚的大爱心,远离在格斗化劲上用功。我们要想办法把心性激活了,只有心力强大了,才会超越形体的桎梏。

练太极拳是为了身心健康,在身与心的关系上,身体往往会因心力(定力)强化获得超越和掌控,内心远离恐惧和痛苦,通过身体的体验来降伏自我,融虚空灵。太极拳的精神不尽是练形架和劲道气机的松、空、圆、活,这些只是技巧而已;更重要的是调心、化空妄念,成就心性智慧的妙用。

练太极拳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把它当作一种无形的“生命饮食”,进行觉性营养的吸收,是一种生活观念。有必要对传统思想理论有所了解或去揣摩,因为太极拳是思想精神的导引术,走架没有思想是悟不出拳架个中的奥妙,通过动态中和之道的太极行拳,去觉知你的举心动念及气机显现。

如杨露禅的几大弟子,各具个性和解读方式,将太极拳传播弘扬光大。我们一定要明白,拳架帮助我们去体悟,觉察内心,感悟人生,故说:“一人一太极,一念一品味,一心一世界。”

通过练太极拳,可以吸收传统思想的精髓。依太极拳去解读,理解生命阴阳运化气机,这是属于内在的体验。通过练习动作,从有形练到无形,进而练到心性层面,吸收宇宙中和之道的精髓,滋养身心,具足思想和涵养,定能练好真正的太极拳。

形意拳老谱里面有一段话,放在这里笔者觉得很贴切,供大家参考。“心定则神宁,神宁则心安,心安则清静,清静则无物,无物则气行,气行则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物归根矣。”

如果每次行拳都能释放内心深处的压力,内境清明空灵寂静,外境和谐,使身心得到休息。那么此生托付太极修为是真太极,真伟岸,真丈夫,一路走来,一路莲花,感悟人生,觉知人生,自在人生,妙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