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阳海门忠贤祠莲峰书院

 岭东忘时堂 2021-04-21

    清光绪《潮阳县志》载:莲峰书院,在海门所城南,旧为忠贤祠,道光四年海门参将何岳钟拓建,光绪四年署知县张璇,参将冯耀祖捐修,始延山长主讲官课焉。

    清代潮阳县四大书院之一的海门莲峰书院,又称忠贤祠,其坐北向南,面莲花峰而倚钟南山麓之莲峰古寺,主体建筑为三间一仪门而二厅二天井格局,面阔12.9米、纵深30.2米。莲峰书院创于明,自古至今,闻名远近,是纪念宋丞相文天祥、隐士张鲁庵、明金吾将军江应龙、隐士吴从周等忠贤的祠堂,同时也是官府于此设置兴学育才之书院。在明清及至现代,莲峰书院历有修葺,是一处保持有古风古貌的传统书院建筑,书院春雨是莲峰八景之一。

    资料载,南宋末年,文天祥从江西举兵勤王,匡宋抗元,后转战东南沿海,为追寻漂泊于海上南逃帝舟,屯兵潮阳,于祥兴元年(1278)冬临莲花峰遥望帝舟,为莲花峰留下忠踪故迹,后有不仕元的隐士理学家张鲁庵慕名前来,效法首阳高风,筑室讲学于斯。因忠贤于此,故而莲花峰成了后世瞻忠仰烈的名胜迹地,成为儒道释高士栖尘外而梅隐之所。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驻海门金吾将军江应龙和隐士吴从周,于钟南山张鲁庵隐居处及吴从周讲学之海镜堂云水结庐处,创建祠堂纪念宋丞相文天祥及元隐士张鲁庵,因有一忠一贤,故取名忠贤祠。清道光四年(1824),南澳总兵蒲立勋、潮阳县令王履祥、海门参将何岳钟拓建成莲峰书院,门联镌:座拥莲峰五岭风云横笔阵,门迎练海千层波浪涌词源。柱联:立学因胜迹,想歌铭气壮,乃知为忠为孝,即从此日焕文章(何岳钟撰,上联佚)。

    清光绪四年(1878),县令张璇、参将冯耀祖募资再次大修,并聘知名学者拔贡郑安淮主持讲学。民国廿七年(1933),岭东佛教会根宽会长募资改建,因传统土木结构怕白蚁破坏,故采用钢筋水泥顶结构。1981、1997年又修,并保持修旧如旧,同时将多幅领导人和名家丹青题词刻立于内。

    在海门当地,每逢文天祥五月初二诞辰和十二月初九就义日,民众便于此举办活动,纪念文丞相、鲁庵先生、应龙将军、从周先生,及因抗击海贼阵亡的清参将陈名魁、守备李象斌六位忠臣贤士。

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工作室

撰文:张声金、

摄影:安静声音

声明

本作品为岭东忘时堂、普宁青年摄影、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