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内侧疼痛及相关解剖(三)

 xyf4345 2019-11-29

什么是鹅足肌腱?鹅足肌腱是由大腿前后方及内侧共三条肌肉的肌腱组成的,它们分别是: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这些肌腱汇聚在一起后的形状,因为长得像鹅足,因此有“鹅足腱”之称。“缝匠肌”起自髂前上棘,肌纤维自外上方斜行向内下方至小腿止于胫骨粗隆,其作用使大腿外旋、外展和前屈,并使小腿旋内和屈曲。“股薄肌”起自耻骨下支的前面,肌束向下经股骨内上髁和膝关节后方的内侧,在缝匠肌肌腱的深面止于胫骨粗隆内侧。其作用使大腿内收,屈小腿并使屈曲的小腿旋内。'半腱肌'起自坐骨结节,向下止于胫骨粗隆内侧。其作用有伸大腿,屈小腿,并使小腿旋内。这三块肌肉,对于膝关节的屈曲和内旋都能起到辅助作用。肌肉收缩会牵拉肌腱,肌腱附着于骨骼,因此拉动骨骼产生了人体运动。为了减少肌腱在拉动骨骼过程中与骨骼表面产生过度摩擦,在鹅足肌腱与胫骨之间就形成了特定的软组织——鹅足滑囊。

病因病理

鹅足滑囊炎是一种“over-use injury”过度使用损伤,高频次的屈伸膝关节、内收内旋小腿等,又没有适当放松使得肌肉紧绷,会使鹅足滑囊壁增厚,并伴随滑囊液过度产生,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产生鹅足滑囊炎,这在跑步者当中并不少见。加之鹅足滑囊区局部肌腱互相嵌插、排列紧密,当这些肌腱配合协调不一致,也容易产生慢性劳损,加剧了鹅足滑囊炎,这是肌肉本身的紧张。如果当髂胫束或者臀大肌紧张时,胫骨会发生外旋,此时鹅足肌群为了对抗外旋会被过度拉伸,从而产生撕裂,因而造成炎症和疼痛。如果小腿三头肌无力,那么屈膝时就需要鹅足肌提供更多的力量,此时也容易造成鹅足肌腱炎。

主要症状

膝关节内侧关节线下方2-5厘米疼痛、压痛、肿胀;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膝关节屈伸、上下楼梯(尤其是上楼梯时)疼痛加重。

治疗

治疗就是松解这三条肌肉,重点是鹅足肌腱的位置;如果是外旋肌的紧张,那就要松解髂胫束、臀大肌等;如果是小腿部后侧肌肉失去力量,那就要强化这些肌肉。但同时也要通过拉伸和一些力量训练来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鹅足滑囊炎。

收肌管又称Hunter管或缝匠肌下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在缝匠肌深面,由股内侧肌、缝匠肌、长收肌和大收肌围成。它是一横截面大致呈三角形、长约15~17 cm的肌肉间腱膜性通道,前壁为缝匠肌及位于股内侧肌与大收肌间的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上口与股三角尖端相通,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上角。
隐神经是全身最长的皮神经。起自股神经,在股三角(腹股沟韧带、缝匠肌、长收肌)内伴股动脉外侧,下行入收肌管,在收肌管下端穿大收肌腱板,行于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隐神经在膝关节内侧穿过缝匠肌与深筋膜后通常分出2条主要分支:髌下支和缝匠肌支(又称小腿内侧皮神经)。髌下支穿过深筋膜分布到膝关节前面,支配膝关节前内侧的皮肤感觉;缝匠肌支和大隐静脉一起沿小腿内侧缘下行,再分出多个分支,分布至小腿前内侧、内踝和足内侧的皮肤。

病因病理

隐神经在传出收肌管处被致密的结缔组织包裹而无活动余地,因此活动不当,神经易受到牵拉、摩擦、挤压,从而导致局部组织粘连、水肿或者瘢痕的形成,出现神经卡压症状。另外在其终末之也就是髌下支经过膝关节内侧骨凸时,该处皮下脂肪较薄,缓冲能力较差,且膝关节比较容易受伤,这就使这里成为了隐神经容易受卡压的部位。其次老年人膝关节退变,骨质增生,也是造成此病的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与诊断

在大腿下1/3内侧的收肌腱板(即隐神经出口处)可有明显压痛及放射痛,叩之有麻感。膝内侧及小腿前内侧的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如果卡压发生在隐神经的髌下支,则压痛局限在膝关节的内侧。
N张力检查,触诊,Tinel征
1.隐N张力检查(伸髋屈膝试验)
患者侧躺,患侧肢体在上,固定骨盆后,医生被动带患者髋部后伸与外展并加上膝关节屈曲,若能产生或加剧患者症状,则为阳性。
2.触诊与Tinel征
患者坐姿、膝屈曲,医生拇指放置胫骨结节处后,向内下方的胫骨窝处触诊,观察是否会诱发患者疼痛。也可叩击神经观察是否出现感觉异常。

治疗

松解组成收肌管的肌肉。尤其是收肌腱板,还要松解筋膜。

1.神经张力手法

神经滑动如同一根绳子一般有两端,神经一端被拉动,另一端就跟着所动方向移动。相对的,神经张力手法有如拉橡皮筋一般,神经两端同时往相反方向拉动。治疗时患者摆位与治疗动作与神经张力测试一样。

2.神经滑动手法

开始动作为髋后伸、外展与些微膝屈曲,接着,第二个动作要增加膝屈曲角度同时减少髋后伸角度。其中同侧上肢屈曲延展可帮助增强整体神经滑动的距离。

鉴别诊断


小小讲师:钱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