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修形成的“十国”概念,忽略了很多强大势力,造成后世的盲点

 思明居士 2019-11-29
欧阳修形成的“十国”概念,忽略了很多强大势力,造成后世的盲点

后周时期的形势图

“五代十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割据时代,被人们视为一种当然的历史概念。大一统的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的冲击后,中央朝廷权力衰微,然而并未瓦解,却在之后的百余年内形成了朝廷与藩镇共治的特殊政治格局,安史叛乱引发了唐帝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但是藩镇与唐廷却能达到一种妥协的平衡,期间不乏藩乱与平乱,但是唐祚却能在这种权力格局的重构中得以延续。

庞勋之乱和黄巢之祸,才是真正导致唐帝国崩溃的原因。两场大乱,使得藩镇势力在危机中膨胀,并形成区域割据的集团化力量,最终以藩镇取代大一统帝国。唐末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出身于黄巢集团的唐末强藩朱温,强迫唐昭宣帝禅让。朱氏藩镇集团从藩镇转型升级为朱梁王朝,朱温集团的权力中心汴州成为梁朝东都汴京。

朱梁虽然获得唐廷被迫转让的名义上的皇统合法性,但是并未能继承李唐帝国的大一统地位和权势格局。从实际控制能力看,朱梁王朝不过是一个强藩的国家化,其有效统治区域仅局限于中原一带。即便是在北方,终朱梁一朝,割据于河东的沙陀李氏晋王集团始终是朱梁王朝的劲敌。此外,幽州的刘仁恭集团,关中的凤翔李茂贞,也都保持实质的独立。遑论那些割据于南方的政权,不论其君主称帝,还是称王。

欧阳修形成的“十国”概念,忽略了很多强大势力,造成后世的盲点

后梁与割据势力图

朱梁是一个拥有名义中央王朝地位的区域性政权,而继之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样只是藩镇国家化的产物,也都是区域性的政权。所谓“五代”,即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前后相连的北方王朝。

日后取代后周的北宋王朝,最终完成了南北一统,虽然未能恢复所谓的“汉唐旧疆”,再现大一统。但是,北宋毕竟实现了华夏文明主体地理空间的统一,终结了唐末以来的割据政治。赵宋政权也是源于五代军人集团,其合法性来自于后周的“禅让”。

所以,赵宋立国之后,就必须要确立自朱梁起,至于后周的五个北方朝廷的政治合法性。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四月,宋太祖赵匡撤诏令参知政事薛居正监修“梁、后唐、晋、汉、周五代史”。开宝七年(973年)成书,即《旧五代史》。北宋政权的建立,起于赵匡胤在后周显德六年(960年)的陈桥兵变。军乱兵变是唐末五代政治的常态,也是政权更迭暴力实质的反映。

欧阳修形成的“十国”概念,忽略了很多强大势力,造成后世的盲点

《旧五代史》

但是,赵氏为了鼓吹北宋皇权源于神授,自然需要证明后周的合法性,才能宣扬宋、周政权禅代的合理性。基于此种原因,继而又要追溯五代各朝政权建立的合法性。譬如,对于在传统政治道德看来是弑君篡位的朱温,《旧五代史》却将其皇权神圣化,书中记载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二月,朱温“家庙栋间有五色芝生焉,状若芙蓉,紫烟蒙护,数日不散。又,是月,家庙第一室神主上,有五色衣自然而生,识者知梁运之兴矣。”出身代北杂胡的石敬瑭,又有臣事契丹并称儿的石敬瑭,最后称帝建国也被成为“天运使然,非人力也”。

《旧五代史》还承续了汉儒的“五德终始”的政治神学,称“昔武王以木德王天下,宇文周亦承木德。”沙陀后唐的灭国,《旧五代史》解释为“土德之将谢故也。”赵氏逼后周恭帝禅位,也是五德终始的逻辑。《旧五代史》断代为史,故又称《梁唐晋汉周书》,五朝帝王皆以“本纪”记载,可见对其正统地位的承认。

然而,五代时期,除了立国中原的五个朝廷之外,中国境内还有很多割据政权。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对于这些政权的处理分成了两类,“僭大号者,立《僭伪传》;其不僭号而自传子孙者,立《世袭传》。”即将称帝建号的割据政权归入《僭伪列传》,名义上向中原五代王朝称臣的割据政权归入《世袭列传》。

欧阳修形成的“十国”概念,忽略了很多强大势力,造成后世的盲点

赵匡胤陈桥兵变

按照是否建国称帝为判断标准,其实就是看具体的割据政权对于中原五代王朝的臣服态度。《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至卷一百三十六,记载了当时割据势力中称帝的吴、南唐、闽、(桀)燕、南汉、北汉、前蜀、后蜀之事。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二至卷一百三十三,记载了当时名义上臣属五代中原王朝的凤翔李茂贞割据政权、鄜延高氏割据政权、灵州韩氏割据政权、夏州李仁福割据政权、南平高氏割据政权、楚国马氏割据政权、武平军刘氏割据政权、武安军周氏割据政权和两浙钱氏割据政权事迹。

按照《旧五代史》对于五代之外的割据政权记载,并没有“十国”的概念。北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儒臣欧阳修开始重新编纂五代历史,基于对现实政治危机的回应,欧阳修纂史饱含着浓厚的道德主义立场,其修撰内容难免乖离史实。

后世将欧阳修所纂史书称为《新五代史》,在这部新史以“春秋笔法”来褒善贬恶。对于五代之外的割据政权,欧阳修并未立“僭伪”名目,而是将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列为“十国世家”。但是,对于“十国”以外,但是实力也不容小觑的几个割据势力,诸如李茂贞、刘守光、李仁福等,统统归为“杂传”。

欧阳修形成的“十国”概念,忽略了很多强大势力,造成后世的盲点

欧阳修

欧阳修并未说明“十国”遴选的标准,事实上,唐末五代的割据政权中,凤翔李茂贞的歧秦政权、幽州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的桀燕,都是跨州连郡、实力强大的区域政权。李茂贞虽未称帝,但是歧秦俨然是拥有独立权力的王国,割据时间不仅大大超过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各朝,就是与“十国”中的前、后蜀等其他政权相比也毫不逊色。;幽州刘守光更是建国称帝,建号大燕,改元应天,而且控弦20万,雄霸河北一时,甚至还发行有自己的货币。相反,仅辖三州之地的高氏南平却被纳入“十国”范畴,其地位实在无法担当。党项首领李仁福割据夏州等数州之地,延续数世,遂为西夏王朝之肇始,也没有被纳入“十国”序列。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开始了后世对于唐宋之间这段纷繁历史的认知固化模式,即“五代十国”概念。最终确定“十国”概念的是清初的吴任臣。他在编撰的《十国春秋》的序言中说得很清楚:他撰《十国春秋》是“若欧阳五代史附十国世家于末”。

欧阳修形成的“十国”概念,忽略了很多强大势力,造成后世的盲点

《新五代史》

吴任臣的《十国春秋》仿照了欧阳修《新五代史·十国世家》的编排体例。其中微小的差别仅仅在于个别政权称谓的变化,他将高季兴建立的“南平”称为“荆南”,把刘旻割据太原的“东汉”之名改为“北汉”,这乃是借鉴了《宋史》的提法,并根据称谓习惯作出的更改。

欧阳修开始,吴任臣定型的“十国”概念,固化了后世对于那段历史的认知模式,也形成了所谓“五代十国”的话语。但是,这种认识模式也形成了后世对于那段历史研究的盲区,譬如对李茂贞、刘守光、李仁福等割据势力的研究,就相当不足,遑论其他一些规模更小,并未称王称帝的军政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