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时除了明暗对比(明度)外,最常见的就是冷暖对比的使用。明暗对比表现出景物的形态,冷暖对比使画面生动。 整个画面可以处理成冷暖色块的大对比,比如向阳面和阴影。同时,一个大色块中也存在冷暖的小对比,即在一个暖色块中也要注意局部仍然存在冷暖对比,反之,冷色块中也有局部的暖色。冷暖对比无处不在,画面就非常生动。
其实,黑色都分冷暖,可见冷暖对比无处不在。群青和赭石接近一比一调配,就接近暗黑色了。两种颜色的比例,加上水的多少,就产生了不同浓淡的冷暖色,分成很浓(粘稠状),浓或较浓(酱油状),较淡(可乐状),淡(水状)。绘画过程中大胆尝试调色,建立调色的感性认识是本节两色练习的目的。 同时水彩绘画中基本不用纯正的红、黄、蓝、橙、绿、紫等非常艳丽刺眼的颜色直接上色块,因为自然中的真实色彩都是在眼中被调和过的,可以理解为世界的景物是不同灰度的颜色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灰度的颜色,即不同鲜艳度和饱和度的颜色,就是颜色的彩度。 不同的彩度是通过色彩的调和得到的,其规律在下一节色彩基本原理中会阐述。 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初步建立对彩度的直观认识:
最后,一个小技巧:今后绘画时有拿不准的配色,就直接用赭石和群青去调,不会有大问题。所以这两种颜色应该是你所有颜料中消耗最快的,这就对了。 《台湾回归坊》 1-只用红赭和群青两种颜色完成,群青是偏紫的暗蓝,红赭是偏红的暗橙,两者互为补色 2-刷水后,天空上较淡的冷灰,群青里加一点点赭石。地面上较淡的暖灰。 3-这两种颜色调配,会降低各自的彩度和明度,直至黑色 4-石舫的背阴面,一边用较淡的冷灰平涂,同时趁湿点洒一些较浓的暖灰,使冷色快中有冷暖对比。反之石舫门洞后面的背景,一边用较浓的暖灰平涂,同时半干是点撒一些浓冷灰。 5-三段空间法:前喑、中亮、后灰。这幅画充分暴露了康松巴比松木浆纸的缺点,干的太快,整个画面都显得干巴巴的,真不建议用。 《岩石》 1-双色调色练习,只用红赭和群青 2-过程中同时注意练习快速涂色,快速完成的能力,最后干透后做细节刻画 3-近处左侧岩石下部用红赭带水平涂时趁湿点上群青色(画面混色),以产生斑驳效果,整幅岩石隨时用敲笔散色做纹理 4-三段空间法:前喑、中亮、后灰。能看到画面的褶皱,不四面封胶的本或不裱纸就这样,画的过程中更皱,更痛苦。 喜欢就多转发 你的鼓励最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