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被大家公认是一个比较平庸的皇帝,却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弯刀书斋 2019-11-30

一提起文字狱,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孱弱无助的文人因为自己的著作得罪统治者而被囚在森冷凄凉的牢狱中的情景。他们有的人或许能够免于死罪,罢黜为庶民;有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只能抱着自己的作品踏上黄泉路了。

古代的文人创作作品是有风险的,因为他不知道哪一天就被有心之人利用,从他们的作品中断章取义,给他们安上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

对于文字狱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这是《汉语大词典》对其的定义。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又将文字狱定位在了明清时期,认为文字狱是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

《汉语大词典》对文字狱的定义是对整个古代文字狱进行了一个笼统的描述,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则概括出了明清时期文字狱的主要特点,那就是作品中的文字对于统治者不利或者说统治者为强化皇权而利用文字狱来巩固统治。

事实上,文字狱自古就有之。最早的文字狱雏形始于西汉。随后,魏晋时期、宋元时期也有大大小小的文字狱出现。直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文字狱发展到空前绝后的鼎盛阶段。直到清朝嘉庆时期,文字狱基本才在历史上宣告了它的消亡。

在清朝的前中期,最让普通知识分子们闻风丧胆的,莫过于因言入罪的文字狱。清朝的许多文字狱,往往著书立说者本无心,但被人牵强附会成了大逆之言,轻者一人受戮,重者全家遭殃,人人闻之而胆寒。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清朝的文字狱,自顺治朝开始出现,第一桩是发生在顺治十八年(1661)的明史案,此后历代逐渐增多。康熙、雍正两代,各发生过10多起文字狱,而乾隆一朝,更有130起之多,超过了之前所有父祖的总和,是清朝文网最为严苛的年代。

不过,自乾隆的儿子嘉庆亲政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为乾隆朝的冤狱平反,然后几乎是彻底废除了人人痛恨的文字狱制度。自嘉庆以后,清朝基本上废除了文字狱的制度。

清朝的文字狱,以雍乾二代最为严酷,长期钳制士子们的思想。如若嘉庆继续大兴文狱的话,士气不断消沉,清朝的国运未必能长久。好在嘉庆皇帝亲政后,结束了压抑士子达百年之久的文字狱,给了自由思想言论重新萌芽生长的空间。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五位皇帝,庙号仁宗。嘉庆是后世比较公认的资质平庸的皇帝,在他的任内,大清朝由康乾盛世逐步走向衰落。在人们的印象中,嘉庆帝理政才能不强,又缺乏革新精神,除了扳倒权臣和珅这件事干的比较漂亮外,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成绩。

其实在嘉庆继位之初,除了扳倒和珅,他还干了一件在当时震动朝野的大事,平反并结束了清朝的文字狱。从顺治到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制造了大量的文字狱,大部分是冤狱。所谓文字狱就是从文人的作品中断章取义,罗织罪名,对读书人从思想上进行镇压。

嘉庆是乾隆的小儿子。一般而言,在一个大家庭中幼子受到父辈的影响更小,所以思想往往也比较独立和开明。比如嘉庆在一道为乾隆时期文字狱翻案的谕旨中指出:“文字诗句,原可意为轩轾。……挟仇抵隙者,遂不免藉词挟制,指摘疵瑕。是偶以笔墨之不检,至与叛逆同科。既开告讦之端,复失情法之当。”

嘉庆这番话,说得非常公正。

嘉庆

乾隆朝的统治时间比较长,他所制造的文字狱也是最多的,很多人深受其害。嘉庆继位后,按照惯例,要指派大臣编撰乾隆实录,记录乾隆帝的言行和政令。编写乾隆实录势必要涉及到乾隆朝的文字狱问题,编修大臣感觉如实写文字狱不太合适,影响乾隆帝的“光辉形象”,需要进行必要的曲笔和掩饰。但这个笔该如何曲,编修大臣感觉有点儿把握不准,于是就来请示嘉庆帝。

因为担心嘉庆帝不了解文字狱是怎么回事,编修大臣就随手抽了两份乾隆朝文字狱的卷宗,拿给嘉庆帝做参考。嘉庆翻开第一份卷宗,是乾隆四十二年江西王锡侯的“《字贯》案”。王锡侯是个读书人,中过举人,但没有中进士,所以没能进入官场。虽然仕途受阻,但他还是很有才华的,平时靠写作出书为生,是个作家。

文字狱

乾隆四十年,王锡侯出版了一部新书,名叫《字贯》。《字贯》是一部工具书,就是字典,本来跟文字狱应该不搭边,没想到却被人给举报为逆书。原来,王锡侯曾经得罪过一个当地的地痞,这个地痞发现王锡侯在《字贯》的自序中大肆吹嘘自己的作品,同时拿《康熙字典》进行对比,指出了《康熙字典》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他向县衙举报,说王锡侯对康熙帝大不敬。

此时正赶上乾隆在全国范围内查抄禁书,地方官员不敢怠慢,很快把《字贯》案层层上报,最终报到了乾隆帝那里。乾隆正对各地官员查抄禁书不积极感到生气,决定杀一儆百,重办此案。他发现《字贯》不仅序言存在问题,书中还有不避圣讳的情况,最后把这个案子定为了“大逆”。后来刑部依据乾隆的指示,将王锡侯判了凌迟处死,家属连坐,家产充公。

乾隆

编修大臣带来的第二份卷宗是乾隆四十三年江苏徐述夔的《一柱楼诗》案。徐述夔很有才华,曾经做过知县。但他感觉自己当知县有点儿大材小用,怀才不遇,所以平日经常做几句诗,发发牢骚。他写过一些对现实不满的诗句,如“旧日天心原梦梦,近来世事益非非”,还有“江北久无干净土,乾坤何处可为家”等等。还写过一些疑似怀念明朝的诗句,如“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后来这句诗被乾隆认为是怀念明朝,推翻清朝的意思。

徐述夔的诗起初并未出版,知道的人不多。他死后,他的儿子为了纪念父亲,给他出了诗集,就叫《一柱楼诗》,这也是当时江浙一带的风俗。后来徐述夔的儿子也死了,他的孙子徐食田跟人打官司,对方是个无赖,抓住了《一柱楼诗》的把柄,向上举报,最终案发。乾隆帝把这个案子定为大逆罪,但徐述夔父子已死,逃过此劫,他的孙子徐食田倒了霉,被以藏匿禁书的罪名判了死刑,同时牵连了很多当时刻书校书的人。

一柱楼

嘉庆帝看完这两个卷宗,心情很沉重。他感觉这些文字狱显然是冤案,祸国殃民,必须取消。况且淸初搞文字狱,主要是为了消除士大夫心中的反满意识,巩固统治。现在已经时过境迁,满汉合流是大势所趋,再搞文字狱不合时宜。嘉庆四年二月,嘉庆帝下发上谕,给王锡侯、徐述夔等人平了反,受连坐的家属、子孙现在仍然服刑的一律释放。并且从嘉庆朝开始,再也没有发生过新的文字狱。

嘉庆做为封建专制时代的君主,能对前朝的冤案进行平反,否定了他父亲乾隆的一些做法,实在是难能可贵。他终结了清朝延续一百多年的文字狱,对后世影响深远,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