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五脏和西医五脏的不同

 华北老狼 2019-11-30

要想真正理解中国人伟大的医学典《黄帝内经》,首要问题是先弄明白它的思维方式,就是古人在建立这套系统时,他的所思所想。比如古时期并无时钟,人们是怎样弄清时间概念的呢?又是怎样建立起比如24节气之套至今都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呢?由此,谁又能说古老的就一定是落后的呢?

    民国初年的中医名家恽铁樵先生曾经说过《黄帝内经》里面的“五藏”,不是解剖学上的“五脏”,而是气化的五藏。在医的“藏”,是指内藏的系统,而“脏“是血肉的五脏。中医所讲的五藏都有内藏和外象的一个关系。所以恽铁樵说,《黄帝内经》里面的五藏,是四时的五藏,就像春夏天秋冬一样。比如春天主生发,而肝胆也是主生发的。

“藏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对人体生命功能结构的根本认识,是东方生命科学的基础。“藏象”二字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内藏外象”。“藏”与“象”,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内外相应、内外同构。“藏象”是一个表述内象的“象系统”。“藏”与“脏”虽只一字之差,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藏”反映的是意象思维的方法,“脏”反映的是具象思维的方法。

从《黄帝内经》的思维方法看,应当写成“五藏”。因为中医五藏—心、肝、脾、肺、肾,并不等于西医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它不是指脏器实体,而是指心运动系统、肝运动系统、脾运动系统、肺运动系统、肾运动系统。

中西医眼中的水肿病

西医认为,病人水肿,是因为静脉的血回流出现了障碍,或者是血管壁的渗透机能太强;还认为,患心脏瓣膜病的病人,最容易罹患水肿病,但是中医的理解却完全不同。

中医认为,病人水肿,是因为肾水和脾湿土太过,阳气不足,即身体内水太多了,而阳气的气化功能不够,就会造成水肿。气化功能为什么会弱?因为寒邪凝聚的力量太强。而气化的功能太弱,就会伤肾气和脾的运化,出现水肿。

对相同的病,中医和西医在分析或治疗当中,都会出现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观念不同所导致的。

一根手指上有“五脏”

中医不是按照解剖的模式支看待生命,而是认为五脏内藏在内,其气血反应一定在体表有表现,即是“象”。五脏都有象,甚至在一根手指上都能看出五脏的健康状况。

    比如肺主皮毛,手指上的皮毛问题和肺气相关,如果肺气好,皮毛就滋润。肉由脾所主,假如手指不饱满,弹性差,或肌肉萎缩,都说明脾有问题。肉里边有血,如果是手指冰凉的象,说明“心主血脉”的功能出了问题,血荣不到末梢。手指里有骨头,肾主骨,从骨头可以看出肾的问题。连缀骨头的是筋,肝主筋,手指弯曲的灵活性是握力表现的肝筋的功能。

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式,它类似诗意地表达了中医的意象思维。中医这个意象思维的总原则就是“同气相求”,是从“气”的层面,而不是“器”的屋面去看待身体。

五行与五脏、五体对应关系表

五行

五脏

五体

血脉

肌肉

皮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